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D >> 登高 >> 正文

 

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杜甫《登高》一诗的教学及感想

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   ──杜甫登高》一诗的教学及感想   浙江省慈溪市慈溪实验高中 陈宝贵     【摘要】   课堂教学要追求浑厚的教学气象,浑厚的气象是教学基础的“工具性”和教学思想情感价值的“人文性”的整化。而丰厚的教学内容,丰沛的教学情感,独到而新颖的教学解读,适度的旁逸斜出,生命互动的课堂氛围是浑厚教学气象的要素。
  【关键词】   杜甫《登高》 浑厚 工具人文整化 教学气象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的互动,所以不应有什么固定的所谓“模式”。老师自己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生命情感的涌动,进而走入文本的境界,从而达成理解、感悟、创造的目标;同样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诱发老师的体验,这样便会呈现出充满活力的课堂生命互动的景观。而一堂课内容的厚薄、感悟的丰寡、格调的高低、张力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浑厚还是寡淡的课堂气象。

  杜甫的《登高》一诗,是杜甫去世的前三年在四川夔州所作。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

  对此诗的教学,我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

一、文化性导入

  导语如下:   阅读杜甫的诗《登高》。   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九九重阳节带病“登高”时所写。   我便想到他在23岁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那首诗表达了杜甫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悲怆的人生情怀;想到了李白“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恢弘和壮阔,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地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峥嵘的情韵。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等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登高之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我们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从王之唤的《登鹳雀楼》中、从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它不象在河边、江头“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没有“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旖旎。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登)和旷茫无边(高)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登高”诗的常态。

  感受下列“登高”诗,你喜欢哪一首,或喜欢哪一首中的哪一句,并说明理由:

  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金陵凤凰台》、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杜甫的《登岳阳楼》、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这些诗都属于“登高”诗的范畴,对她们的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登高赋诗”的文化现象,并通过阅读有所感悟。为杜甫《登高》诗的解读展示广阔的背景和参悟对象。所以不求深和透。
  二、大背景展示

  对于一篇作品要不要展示如何展示作品的背景,有以下因素来决定。第一背景对作品的理解影响的程度,第二学生对作品的背景了解的情况。对于杜甫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这篇诗及背景又是较为生疏的,而要较有深度地理解这首诗,又不是靠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所能完成的,因这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它所表达的情感是作者一生经历的凝缩,如果仅仅把当时的情况介绍给学生,他们不可能感受到“意蕴”的“深广”,不可能感悟到“境界”的“高远”,不可能理解杜甫为什么遭罹许许多多的磨难还有如此深厚的对人、对自然的情怀。对于这篇作品,不仅需要展示其背景,而且需要卷轴式的展示,当然它不是平面的,而应选好节点,定好枢纽。这种背景是诗歌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登高》不可缺的语境。

  我选以下节点作为背景:

  杜甫是一个悲苦的诗人,是唐代由兴到衰的见证者。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安史之乱”。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有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担当意识和人生理想。他身上体现了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献身社会、关心民瘼的核心价值。读杜甫的诗会时时刻刻被他那种博大的悲悯情怀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都体现了他所具有的人文情怀。

  读杜甫的《登高》要了解其人生经历的以下节点:

  杜甫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情怀;

  杜甫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抱负和理想;

  杜甫曾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忍辱和辛酸;

  杜甫曾有全家以吃根度日、幼子因饿而夭折“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大悲痛;

  杜甫曾有由于“安史之乱”十年漂泊的经历;

  杜甫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而受尽侮辱的时光;

  杜甫曾有从叛军营中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杜甫的晚年在成都凭很难挡风遮雨的一堂安居,生活只能靠朋友接济;

  杜甫50岁后患上肝病,写此诗时55岁,那年的9月9日重阳节,已重病在身。

  一个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伟大诗人,9月9日“登高”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倾诉了怎样的人生感受呢?

  对这首诗的解读,如不了解杜甫的生命境况,不可能走进文本、体会那深广的情怀、高远的境界。但背景的介绍,由于基本上需要纵贯其一生,又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其过程中和本诗联系最大的节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不失杜甫形象的立体呈现。
  三、抓住“主脉”,整体把握

  1、朗读:     朗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传导,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又是一种氛围的营造。文本和对文本的理解决定着朗读的风格、朗读的起伏变化,好的朗读往往通过储满情感的声音,凸显文本的情感、作者和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朗读通过声音符号不仅能传情导意塑型显象,而且能创造意境。我一般不使用磁带,使用磁带对教学来说,总感觉有些隔膜。而我对杜甫的喜爱有加,每每读杜甫的《登高》,想想他的一生有时不禁泪光闪闪,我是带着这样的心情,以一个40多岁读书人的情感、理解来朗读的。朗读前我让同学们依据我所提供的背景,进行默想,这已经创造了一种氛围。读后从学生几秒钟的极静到顿悟后的鼓掌中,我感到朗读达到了展现辽远而多层质情感形象的目的。

  2、悟意──抓“主脉”:     杜甫的《登高》情感是多元而丰富的。说其“悲凉”,由“风急天高”的空旷;说其“凄凉”,有“渚清沙白”的色调;说其“苍凉沉郁”,有“无边落木”的广漠,长江“滚滚”的汹涌;说其“羁旅孤愁”,有“悲秋长作客”的无奈等。其感情抒发的浓烈,已达到字字情丰的境界。整首诗无一废字、无一偏字,对这些“符号”所传达出的情感,我都让学生自己感悟。这样的感悟,我虽然要做必要的点拨,但都以学生的感悟为主,可看作是“非指示性”的。教学中这个阶段是必要的,否则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就会泯灭。而任何一首诗,无论它表达的多么曲折隐晦,在意象的展示中,总有其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出现,在整体感知中有意识地捕捉这些词语,是快捷准确地把握思想感情的关键。

    阅读必须从文本出发,结论必须从文本中得出。我看这应成为阅读的一项重要的指向。文本是思想感情之母,因此我便拎出以下词语:

    啸哀──悲秋──作客──多病──苦恨──潦倒。

    这样一个哀怨、凄凉、漂泊多病、穷愁潦倒、悲抑无奈的诗人形象便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道出于文本”的思维指向。而其他的一切表达都是文本的语境,它们是深度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最基本的是文本。

    教读后诗人的形象是清晰的,但如果领悟仅仅到此我又感到是平面的,因为没有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和当时的状况。事实是:一个人的某一阶段,无论感情如何复杂,他往往有一种最主要的情感支配其行动,决定其思想和情绪,而一个作家他必定从其作品中呈现出来,这就是感情的主脉。如果联系杜甫的一生,联系他当时的情况,联系诗歌表现的特点,便不难发现,诗的感情主脉是“哀”。这是杜甫发出的生命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大悲怜。哀大则心死,哀轻则悲鸣。也就是说杜甫这首表达了多层质感情的诗,其情感结构的核心是“哀”──生命中最痛苦、绝望的感情。

    “主脉”的甄辨、分析,就是一种整和,一种深入,一种综合把握后的清晰。

  3、意象探微:     当我们根据这样的思路,把握了诗人的基本思想感情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意象探微,则是诗歌教学必经的一步,否则教学就会有骨无肉。文章和诗歌的分析如果从其本身所构成的自足的系统来看,它的诗意呈现的规律,一是意象本身的赋予,这里有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比如诗中的“水”意象往往和时间有关。而最主要的是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其表现是意象前后限制、修饰、表示特点的词,也正是这些词语,透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这是精细化阅读所强调的阅读指向。

    《登高》的首联诗人为什么对“风”、“天”、“猿啸”有“急”、“高”、“哀”、的感觉,对“渚”、“沙”设以“清”、“白”之色?为什麽“鸟”儿这样低飞徘徊?“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上诸种情况不正是渲染着一种心境的低沉悲凉吗?正是通过这些映现着诗人生命的无限凄凉。也可以说正是诗人心中哀怨、孤独、凄凉才感秋风急骤、天空空茫、声音哀凄等等。它呈现着诗人的人生经历。由于“哀”的情感笼罩全篇,首联中一个孤苦哀伤、心境凄惨的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的引导我仅仅抓住景与情的联系着力。颔联则塑造了一个秋意浓郁苍茫辽远的秋之境界。“萧萧”言树叶的飘零之声,从这里我们感受不到生命的飘零吗?听不出生命悲切的哀音吗?联系杜甫的一生漂泊、磨难重重、事业无成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大悲哀。而从“滚滚”激荡的江水中,不也感受到杜甫沉郁苍凉激荡不已的内心吗?“萧萧”之声不绝,“滚滚”之音不歇,人生的壮志豪情不减,人生的凄凉无奈在继。颈联:杜甫善用大数目的词,也爱写壮阔之景象,这些都是杜甫壮阔胸襟的写照,是其心境激荡的显现,是其博大人文情怀的自然展示。“安得广厦千万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而“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又表达了什么内容呢?宋代罗大经评论此诗句有八意,据此让学生分析出。“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惨凄也;“做客”,羁旅也;“常做客”,久旅也;“百年”,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无亲朋也。而总体上,通过深远意境的营造,抒发了他的羁旅孤愁、多病残生、穷愁潦倒的无尽的哀愁。尾联进一步抒发穷愁潦倒的感慨,而一“苦”字,可感受到杜甫不能为国尽力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心境。

  最后播放贝多芬的《悲怆交响曲》结束。

  对杜甫《登高》诗的教读,我采用了文化引题、大背景展示、深情朗读、抓情感主脉、意象探微等步骤,加上适当的旁逸、规律的总结,课堂始终笼罩着和本诗相协调的氛围,课堂互动有序,应该说追求课堂浑厚气象的目标实现了一二。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课堂的浑厚就是课堂的高效率。浑厚的课堂既有基础的,所谓“工具性”的体现;又有价值、情感的,所谓“人文性”的体现。好的课堂不可能只是所谓“工具”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思想、情感、价值的载体,“语言是人类的家”;也不可能仅仅是所谓“人文”的,因为人文精神不可能离开具体的语言而孤立的存在。课堂教学所应警惕的是离开具体的语言进行空疏:的“坐而论道”式的所谓的人文教育,和只知进行所谓的基础训练而把语言和思想、情感、价值分离的枯燥的工具性操作。两者有机的整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在工具和人文的长期争议中,作为一线的老师,是深知要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整化,往往并不是由于老师个人观念的问题,而是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一堂课如果从人文和工具性上来衡量,工具性体现较强的并不是不知道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功能,而往往是从语言所构成的自足的文章系统中,感悟不到所蕴涵的人文因素。同样“坐而论道”式的教学,所谓人文精神宣示较强的课,往往是由于不能深入到语言的奥区、感悟语言运用之妙,所以也就很难体现语言教学的基础功能。一句话一切都和一个语文老师的思想水平、语言功底有关。语文课堂教学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人文性”因素离开了基础的语言训练则虚,“工具性”因素离开了思想、情感的挖掘则死。所以我们应追求两者整化的浑厚的课堂风格。

  浑厚的课堂教学有几个要素构成:

  首先要有丰厚的教学内容。丰厚的教学内容这里并不是指量的增加,而是指质的精粹。面对同一文本,有的老师上得厚实,有的老师上得寡薄,有的老师一堂课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丰厚的内容是课堂具有大气象的基础。这里需要我们老师对文本的理解要深刻,能把握阅读的规律,把握旁逸斜出的度。对文本进行独特而有新意的解读,是使课堂丰厚的重要的因素。谈及诗歌的“意象”均知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意象所呈射出的情感中,抓住其情感的主脉,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无疑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不少课为什么学生的收获较小,这和课堂的内容的寡淡有关。寡淡的课堂既和内容的单调有关,也和感情的投入缺少有关。课堂上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普遍的知识讲的多,比如文章的线索、描写方法等;而老师对文本独特的体悟讲得少,对文本最具变化的语言表达的特点讲得少。当然有的老师本身就对文本没有感觉,或者照搬照抄参考资料就更不用遑论课堂的浑厚了。所以有些知识今日讲,明日讲,或者是对文本中学生一看就明了的问题反反复复地讲,课堂的浑厚怎么能够体现呢。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老师讲的是较新颖的内容,本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于老师对文本没有独特的感悟和认知,生涩而不圆融,学生的收获同样很小,有时还会感到我们老师把一篇好文章给糟蹋了的感觉,这些都是和浑厚的教学要求相差很远的。因此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积累,没有独特的思想,真的是求深也难,求透也难,求厚也难。

  其次背景展示的选择。文章是时代的产物,背景展示有时则十分必要,现在有一种忽视背景的现象。当然背景如何展示,展示什么,这要以对文本理解的需要而定,但背景在不少文章中,特别是离我们年代较远的诗文,展示往往十分必要的。我把背景理解为文章的语境,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当然,恰切的背景是课堂教学内容浑厚的必要要素。

  再者营造激情互动的课堂气氛,一点求透不平均用力,也是达其创造浑厚课堂教学气象应注意的问题,此不再赘述。

  浑厚的课堂气象,需要我们用整个生命去营造,而丰厚的内容,张弛有度的旁逸斜出,深刻到位的解读,充满激情的生命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其重要的因素。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登高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杜甫《登高》一诗的教学及感想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例
    登高全文
    杜甫的诗
    《登高》——杜甫独立唐诗的顶峰
    唐诗鉴赏指导——杜甫《登高》诗歌鉴…
    登高
    观景的惆怅和觅人的孤独 ——杜甫陈子…
    千古哀情 悲秋绝唱----杜甫《秋兴》与…
    杜甫〈登高〉探析
    杜甫简介
    昭君文化节纪念──明妃出塞
    一曲消沉的歌──略论杜甫《登高》一…
    登高习俗与杜甫的《登高》诗
    《杜甫诗三首》备课资料
    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杜甫《登高》赏…
    杜甫一生的八大打击
    杜甫: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符号──对…
    关于杜甫的人生思想及诗歌艺术
    杜甫的象征
    杜甫:时代和生活的良心
    忧民一世──杜甫
    《登高》──杜甫独立唐诗的顶峰
    《登高》主编导读
    《杜甫诗三首》电子教材
    借古感时意深远──杜甫《咏怀古迹五…
    七律 长征(3篇赏析)(原文)(译文)(注释…
    就《登高》《蜀相》浅谈杜甫的“沉郁…
    《登高》《秋兴八首》:在天道与人道…
    谈杜甫做诗的秘诀
    杜甫的社稷情怀
    《秋兴·其一》和《登高》比较赏析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与杜…
    浪子李白与情圣杜甫
    诗情萧飒 意境深邃──杜甫《秋兴八…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登高》的景象与情怀
    《登高》赏析
    《登高》诗歌鉴赏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独留青冢恨绵绵──杜甫《咏怀古迹(…
    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
    平庸议论话名篇──谈杜诗《咏怀古迹…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诗歌鉴…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诗歌鉴…
    秋风拂孤影 心潮逐浪涌──杜甫《登…
    《杜甫〈登高〉》课堂实录
    秋兴八首(之一)赏析及名家点评
    杜甫诗《登高》浅析及格律分析
    《杜甫诗三首》学法指导
    一曲忧国伤时的悲歌──杜甫《登高》…
    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
    苍凉沉郁的秋之歌──杜甫《登高》诗…
    千古悲愁一肩挑──杜甫《登高》赏析
    壮志未酬身将死,笔蘸血泪话苍凉──…
    层层递进,浑然天成──小议杜甫的律…
    《登高》绝响──读杜甫《登高》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重阳节的活动习俗
    浣花溪畔落沙鸥
    古典诗词赏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
    《杜甫诗三首》写作背景
    《杜甫诗三首》课文题解
    《杜甫诗三首》课文导读
    《杜甫诗三首》主题思想
    《杜甫诗三首》诵读提示
    《杜甫诗三首》生字注音
    《杜甫诗三首》多音字辨析
    《杜甫诗三首》形近字辨析
    《杜甫诗三首》词语解释
    《杜甫诗三首》知识归纳
    《杜甫诗三首》写作特点
    山行 杜牧(原文)(译文)(注释)(5篇赏析…
    杜甫“悲诗”的文化底蕴──《登高》…
    《杜甫诗三首》课文赏析
    《杜甫诗三首》疑难解析
    《杜甫诗三首》课文译文
    亲临登高──析杜甫《登高》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实录
    《杜甫诗三首》课文导入
    古典诗词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秋兴八首(其一)》授课心得
    《杜甫诗三首》结构分析
    和贾舍人早朝
    赠花卿
    古典诗词赏析——杜甫《登高》
    古典诗词赏析——苏轼《满庭芳》
    古典诗词赏析——王维《山居秋暝》
    古典诗词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
    古典诗词赏析——白居易《夜雪》
    《杜甫诗三首》教学建议
    《杜甫诗三首》教学杂谈
    恨别
    杜甫《登高》
    渔歌子 张志和 (2篇赏析)(原文)(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4篇赏析)(原文)…
    乡村四月 翁卷(4篇赏析)(原文)(译文)…
    忆江南(江南好) (2篇赏析)(原文)(译…
    望洞庭 刘禹锡 (3篇赏析)(原文)(译文…
    古诗词背诵 11首(原文)(译文)
    两小儿辩日 (1篇赏析)(原文)(译文)(注…
    赠花卿
    《咏怀古迹》“昭君篇”品析
    八阵图
    牧童 吕岩(2篇赏析)(原文)(译文)(注释…
    春夜喜雨
    江南逢李龟年
    百忧集行
    宿府
    百忧集行
    古典诗词赏析——苏轼《鹧鸪天》
    古典诗词赏析——王维《竹里馆》
    杜甫登高说课教案
    杜甫《秋兴》与《登高》比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公输》原文与译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与翻译
    阿房宫赋原文与译文
    醉翁亭记原文与翻译
    师说原文与译文
    后赤壁赋原文与译文
    《小石潭记》原文与译文
    曹刿论战 原文与译文
    古柏行
    长相思 纳兰性德 (4篇赏析)(原文)(译…
    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登高【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欣赏-注释-原…
    谚语定义
    岳阳楼记原文与翻译
    出师表原文和翻译
    怎样写想象作文
    怎样开家长会
    小学作文教学错位与回归
    拼音教学中的两人合作学习
    古典诗词赏析——白居易《暮江吟》
    改变习惯 人生才有希望
    望庐山瀑布 李白(原文)(译文)(注释)(…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张籍(3篇赏析…
    泊船瓜洲 王安石(5篇赏析)(原文)(译文…
    学奕 (1篇赏析)(原文)(译文)(注释)(作…
    伯牙绝弦(原文)(译文)
    天净沙·秋 白朴(3篇赏析)(原文)(译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4篇赏析…
    春夜喜雨 杜甫(7篇赏析)(原文)(译文)…
    诗经·采薇 (2篇赏析)(原文)(译文)(注…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4篇赏析)(原文)…
    村居 【清】高鼎 (原文)(注释)(译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原文)(译…
    古典诗词赏析——杜甫《阁夜》
    舟过安仁 杨万里(1篇赏析)(原文)(译文…
    春日 朱熹 (原文)(译文)(注释)(3篇赏…
    咏柳 贺知章 (原文)(译文)(注释)(5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原文)(译文)(注…
    望天门山 李白 (原文)(译文)(注释)(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原文)(译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原文)(译文)(…
    赠汪伦 李白 (原文)(译文)(注释)(5篇…
    回乡偶书 贺知章(原文)(译文)(注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欣赏.注释.释…
    夜书所见 叶绍翁(原文)(译文)(注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原文)(译文)(注释…
    绝句 杜甫 (原文)(译文)(注释)(6篇赏…
    把阳光洒向角落
    游山西村 陆游 (原文)(译文)(注释)(3…
    题西林壁 苏轼 (原文)(译文)(注释)(4…
    嫦娥 李商隐 (原文)(译文)(注释)(6篇…
    乞巧 林杰 (原文)(译文)(注释)(1篇赏…
    赠刘景文 苏轼(原文)(译文)(注释)(4篇…
    小池 杨万里(原文)(注释)(译文)(4篇赏…
    静夜思 李白(原文)(注释)(译文)(5篇赏…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原文)(译文)(注…
    所见 清 袁枚(原文)(注释)(译文)(3篇…
    和贾舍人早朝
    春晓(原文)(注释)(译文)(5篇赏析)(作…
    独坐敬亭山 李白 (3篇赏析)(原文)(译…
    古典诗词赏析——李商隐《无题二首(…
    古典诗词赏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
    古典诗词赏析——杜甫《秋兴八首(其…
    古典诗词赏析——苏轼《临江仙》
    古典诗词赏析——王维《鹿柴》
    杜甫《登高》教案
    析杜甫《登高》
    《杜甫<登高>》课堂实录
    画 远看山有色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