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杜甫自天宝五载至十四载(746~755)住在都城长安。仕途的失意,生活的贫困,使他开始正视现实,对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认识逐渐加深。从此,反映人民的疾苦成了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写下了不少传世名篇,《兵车行》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在广阔的背景上再现了时代的苦难,并深刻地揭示了苦难的根源。学习时要仔细品味诗人激越、深沉的感情,领会诗的结构艺术和运用细节的技巧。
车辚辚②,马萧萧③,行人④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⑤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⑦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⑧。或从十五北防河⑨,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
注释: ①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当时唐王朝对西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天宝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古城名,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一役,死数万人。十载(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进攻南诏(辖境主要在今云南省),军大败,死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行者哭声震野。这首诗就是据上述情况写的。这是一首乐府诗。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②〔辚辚(lín lín)〕车轮转动声。语本《诗经·秦风·东邻》:“有车邻邻。” ③〔萧萧〕马嘶叫声。语本《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④〔行人〕指出征战士。 ⑤〔耶娘妻子〕父、母、妻子、儿女。耶,同“爷”,父亲。 ⑥〔咸阳桥〕即便桥,汉武帝所建,唐代称咸阳桥。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 ⑦〔干(gān)〕冲。 ⑧〔点行频〕频繁地征调壮丁。点行,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 ⑨〔防河〕在黄河西面驻防。当时吐蕃经常侵扰黄河以西的地区,唐王朝每年秋季都要在这里集结大批部队,防御它的进攻。 ⑩〔营田〕即屯田,利用士兵和农民垦荒以取得军队的给养或税粮。 ⑾〔裹头〕古代男子留长发,十五岁用头巾束发。这里的意思是,出征者年龄很小,不会束发,故里正代为束发。 ⑿〔边庭〕边疆。庭,旧时屋前空地。边疆大多是空地,故称“边庭”。 ⒀〔武皇〕原指汉武帝,这里借指唐玄宗。唐人诗歌中好以“汉”代“唐”,下文“汉家”也是指唐王朝。⒁〔开边〕用武力扩张领土。 ⒂〔山东二百州〕指函谷关以东的州。山东,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统称“山东”。二百州,这是举整数而言。《十道四蕃志》:“关以东七道,凡二百一十七州。”
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②无东西③。况复秦兵耐苦战④,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⑤虽有问,役夫敢申恨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⑦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⑧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⑨,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注释: ①〔荆杞(qǐ)〕荆棘和杞柳。 ②〔陇亩〕耕地。陇,同“垄”,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上面种植农作物。 ③〔无东西〕不分东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齐。 ④〔况复秦兵耐苦战〕更何况关中兵能经受艰苦的战斗。况复,更何况。秦兵,关中兵,即这次出征的士兵。下文“关西卒”,也指关中兵。 ⑤〔长者〕即上文“道旁过者”,这是“行人”对他的敬称。 ⑥〔役夫敢申恨〕我怎么敢申诉怨恨呢。役夫,行役之人,这是“行人”的自称。敢,“岂敢”的省文,怎么敢。申,诉说。 ⑦〔县官〕官府。古代指天子,因为畿内县就是国都,王者官天下,故称“县官”。又指朝廷,这里引申为官府。 ⑧〔信知〕确实知道。 ⑨〔比邻〕同乡。 ⑩〔青海头〕青海湖边。青海,就是现在青海省境内的青海湖,唐开国后经常在这里与吐蕃交战。 ⑾〔烦冤〕烦躁愤懑。
练 习
一 参考下面的提示,背诵这首诗。 提示:这首诗颇有一些名句,如“牵衣”二句、“去时”二句、“生女”二句等。在初步熟悉全诗大意后,要努力记住这些名句,再把它们同上下文联结起来,有助于较快地成诵。
二 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回答下面的问题,体会诗的结构艺术。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2.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的句子。
3.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三 紧扣加点词语,分析下面诗句的含义。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四 △试将这首诗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见《语文读本》第三册)
古代的车战
车战,是以战车(又叫“兵车”“戎车”)为进攻和防御手段的作战方式,其他兵种(春秋时期主要是步兵)都处于从属地位。至于它究竟起于何时,则很不容易确定。传说黄帝与蚩尤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一说怀来)作战,蚩尤能兴大雾迷惑对方,黄帝于是做指南车,车上有楼,刻仙人于其中,无论车子怎么转动,仙人的手总是指向南方,这样才打败了蚩尤。但这是后人附会,不足信。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车战是周武王和殷纣王的牧野(今河南卫辉市)之战。据《史记·周本纪》,武王兴师伐纣,有戎车三百乘,虎贲(勇士)三千人,甲士四千五百人,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乘是战车的单位,每一乘包括战车一辆、马四匹、甲士三人,还配有属于战车的七十二名步卒。从这个记载来看,当时战车数量已达到惊人的地步,这自然是长期发展的结果,但我们只能大致断定战车的制作不会早于殷代,因为在此之前,人们还不懂得炼铜的技术,而没有铜就造不出战车来。
用战车作战时,三个甲士站在车上,居中者担任御手,居左者持弓,居右者持矛,其余数十名步卒随车冲击敌阵。国君要亲自上阵用旗鼓指挥作战,他坐在车中央,御手在左,在右的手执武器保护他,称为“车右”。《之战》记述晋襄公出兵击秦,说“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御戎”,就是驾驭战车;“为右”就是担任车右。《曹刿论战》说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据当时惯例,曹刿应在“车右”的位置上,除协助庄公指挥作战之外,还兼有保护庄公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