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二年级第二学期 >> 教学课堂实录 >> 正文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张磊


教学目的
1·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懂得今天既要实行改革开放,又要捍卫社会主义。
2·学习本文说理以后归纳结论的方法和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要求
1·不要从议论文的概念出发,要求学生去掌握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术语,可以通过比较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的特点。
2·本文没有分出自然段,可结合“理解·分析一”的提示和要求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找出中心论点。
3·应寓革命传统教育、反腐败教育于本文的教学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或补充一些感性材料,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4·比喻说理是本文的特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并掌握这一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讲道理后归结论点的写法。
2·领会准确、生动的论述语言。

教学难点
1·“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从全文看,“不良作风”"指哪些?“优良作风”又指哪些?
   (“不良作风”指文章第⑥句分析的党内可能生长的四种情绪;“优良作风”主要指第(17)句归结论点时要求全党保持的两种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针对上文,“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忧终究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所作的回击,前后呼应,判断坚定有方,气势磅礴,展示出坚持两个“务必”后的革命前景,对巩固和发展胜利充满信心,表达了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壮志,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   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结构。
 第3、4课时   讲析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今天要学习的单元是我们进入初中以来第二个议论文单元。学习这一单元,要达到课本提出的两条要求:理解思想内容,归纳论点;分析重点的层次,概括层意。同时初步了解议论文的一些特点。
三、解题。
  这篇文章节选自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的第十部分,全文收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到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当时,解放战争迅速发展,从1948年9月起,先后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百万雄兵准备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蒋家王朝虽还在顽抗,但已无法挽救其覆灭的命运了。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夕。在这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及时提出了全国胜利以后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这个讲话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起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四、检查预习。
  l·注音,解释。
薄(b )弱       不骄不躁(z o)       渺(mi o)小 
捧场:原指去剧场赞赏某演员的表演,文中指故意吹捧别人。
 2·根据“理解·分析一”的提示,给每句话标上序号,并划出层次,归纳层意。
       明确:全文共22句,可分三层:
⑴   提出问题 (1一3句):
 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革命即将胜利,国际意义伟大,巩固胜利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提出巩固胜利需要很久的时间,花费很大的气力。
⑵    分析问题 (4一11句):
  分析巩固胜利的艰巨性,长期性。
⑶    解决问题 (12一22句):
   指出巩固胜利必须坚持两个“务必”。
五、 研习新课。
1·  教读课文第一层
⑴     朗读第一层。
⑵     提问:开头3句话,提出了问题,哪句是重点?
   明确:重点句是第3句“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花费很大气力的事情”。
⑶    讲析提示:
 ①   第l句中“很快”,说明时间很短,突出革命形势发展迅速。(事实上,3月召开七届二中全会;4月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5月解放上海;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很有预见性。)
②    第2句中“将冲破”说明革命力量锐不可当。(“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是从世界革命的角度讲的,突出了中国革命的国际意义。)
③   第3句中“很久的时间”,说明巩固胜利的长期性,“很大的气力”正揭示了巩固胜利这一间题提出的作用。
 2· 教读课文第二层
①    明确:“糖衣裹着的炮弹”(比喻),用来形象地比喻资产阶级拉拢腐蚀革命者的手段,揭穿了资产阶级的阴险、恶毒。
②   为什么巩固胜利需要“很久的时间”,“花费很大的气力”呢?请默读第二层,考虑其外部原因是什么,内部原因又是什么?
  明确:外部原因有两个,一是“"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在战场上,我们的作战能力没有人怀疑,但是资产阶级掌握生产资料,有某些经济建设的经验,他们认为我们缺乏建设能力,因而可以在经济建设方面和我们较量一番。这是国内阶级斗争的反映。二是“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究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他们当时扬言共产党养活不了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要低三下四向帝国主义讨乞才能度日,因此也可以卡我们,和我们继续较量,这是国际阶级斗争的反映。可见巩固胜利,斗争艰巨,而且要很长的时间。
  内部原因也有两个:一是因为胜利,党内四种情绪 (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受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二是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他们改变了同我们明枪斗争的方式,而用糖衣裹着炮弹向我们进攻,征服我们队伍申的意志薄弱者,从而导致革命失败。
〈补充材料,加深学生对内部原因的理解:
解放初期,不法资本家施放糖弹一例
  1952年初,上海揭发了不法资本家“太康药房”老板王康年骗取志愿军巨款的案子,王康年承办志愿军医药用品,收了3万元货款,却拿去做投机生意,而把一些卖不出去的过时货和一些失了效的药品交给志愿军。到规定日期,应交的前线急需药物还缺少一半。他自已供认,曾向25个机关的65名干部行贿。他在药房设立一个专门勾引干部的机构,叫做“外勤部”,除请客送礼外,还招待采购员住宿,招侍“家宴”,代付一切费用。他狂妄地自诩“大康就是干部的思想改造所”。〉
③   小结:事实证明,全国胜利以后国际上也好,国内也好,渗透与反渗透,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十分激烈。毛泽东同志当时就告诫全党:“我们必须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④    齐读第二层。
3· 教读课文第三 层
①  在解决问题部分,作者把夺取胜利比作什么?阐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作者连用了两个比喻: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第一步”与“万里”,“序幕”与“长剧”,形象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整个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阐明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没有任何因为革命胜利而骄傲、而停顿不前的理由。这段话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   在夺取全国胜利后应该怎样巩固胜利?作者的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进行了上述分析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了巩固胜利的观点 (中心论点):“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有密切的联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指思想作风,“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思想作风是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基础;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又是思想作风的表现。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坚持两个务必的有利条件:有批评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武器,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补充周总理艰苦奋斗的事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一件中山服
        我们从照片上电影里经常看到周总理穿着一套灰色的中山装,是那么的合身,那么的整洁,但谁能想到,这套衣服是几经缝补的。袖子补了又破,破了又补,补钉已有袖子的三分之一大了。给周总理缝补衣服的工人师傅说:“几十年来,总理做了几件衣服,我们记得清楚;但是给总理补衣服的次数却无法数清了。”有一次,要接待外宾,总理很风趣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同志,我今夭该穿哪套‘礼服’了。”当总理接过衣服正穿的时候,这位同志指着衣服上一块织补过的痕迹说:“总理,您这件‘礼服’该换换啦!”周总理笑着说:“这满好嘛,穿着补钉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客人。”又说:“织补的痕迹不要紧,别人看看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
③   最后,毛泽东用了“我们能够……”,“不但……还……”,“不但……而且……”,一层进一层地充分表达了共产党人蔑视帝国主义,蔑视资产阶级的伟大气魄和建设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解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也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预见。
④    朗读第三层
六、教学小结
1·  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安排结构顺序的。开头介绍形势,指出革命即将胜利的现象,然后提出巩固胜利的间题,简洁明了,针对性强,为什么要提出巩固胜利的问题呢?文章在第4句开始分析问题,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先分析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新特征、新特点,一方面是故人的"怀疑"和对失败的不甘心,另一方面是党内可能生长四种不良“情绪”。文章指出,资产阶级可能会变换手法,用“糖衣炮弹”,来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明确了这种情况将要出现的危险性,因而可以说作者高瞻远瞩,富有预见性。然后作者提出了谆谆的告诫,“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并进一步论述了夺取全国胜利和巩固胜利的辩证关系,说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而“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心论点 (两个“务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使文章的说服力极强,最后作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全党发出了庄严的号召,总结了全文。全文气势连贯,结构紧凑严密,充满了逻辑力量。
2·  结合“理解·分析”第三题分析比喻说理的作用。
  明确:比喻说理是本文的重要说理方法,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3· 比较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不同点,加深对议论文的感性认识。
   (不论什么文体的文章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但表达同一个中心意思,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
明确:
①   表达中心的形式不同。记叙文靠事件的具体叙述和形象生动的描绘来表达。议论文主要通过深刻的分析,摆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论述。如本文对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摆出了有说服力的证据(资产阶级的捧场和怀疑、帝国主义的估计、党内的四种情绪),论述了巩固胜利的艰巨性、长期性,从而使人确信坚持两个“务必”的正确性。
②    文章的结构安排不同。记叙文的结构主要依据事件的发生发展,由事件的演化形成层次。议论文则往往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方法形成层次。
七、讨论课后题五:准确生动的语言。
①   这个胜利将冲破 (冲垮)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 (重大)的国际意义。
        “冲破”一词用得准确生动。因为,“冲破”是指“战线”上某一段被突破。它既突出了革命力量的锐不可当,又很有分寸地表现了中国革命胜利在国际上的影响。如果用“冲垮”(使“战线”,全部崩溃)则过分夸大,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伟大”一词也用得十分准确。在本句中“伟大”指超过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程度要比“重大”(大而重要)深得多。形容中国革命胜利的国际意义,用 “伟大”要比“重大”合适。
②   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赞扬)。
 “捧场”是故意替别人的某种活动或局面吹嘘,而“赞扬”,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本句选用“捧场”,概括了资产阶级面对革命胜利的新形势而换用的手法,活脱脱地刻出了它的虚伪和别有用心,用得十分准确。
③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 (需要)向党内讲明白,……
  这一句用“必须”和“需要”似乎都可以,但“必须”比之“需要”强调的意味要浓得多,根据当时革命队伍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的教育,是必要和不可缺少的,所以应当用“必须”。
八、布置作业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课堂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近体诗八首》备课笔记
    咬文嚼字
    六国论
    《宽容》序言
    逍遥游
    长亭送别(论坛精华帖)
    促织
    哀江南
    窦娥冤
    闺塾
    雷雨
    《中国当代诗四首》备课笔记
    林黛玉进贾府
    《渡荆门送别》《秋词》
    《卧看牵牛织女星》第二课时
    《卧看牵牛织女星》第一课时
    《莺》第二课时
    《莺》第一课时
    《写作》教材之素材篇(论坛精华帖)
    装在套子的人
    沁园春·雪
    《杜鹃枝上杜鹃啼》备课笔记
    祝福
    世间最美的坟墓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备课…
    鸿门宴教学材料和设计
    《蜀道难》备课笔记
    《阿Q正传》备课笔记
    《孔孟》备课笔记
    茶馆
    米洛斯的维纳斯
    《人是什么》备课笔记
    说说教学模式(论坛精华帖)
    《过万重山漫想》备课笔记
    《外国散文两篇》备课笔记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
    《胡同文化》备课笔记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
    阿Q与教改(论坛精华帖)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
    记念刘和珍君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
    黄鹂
    《词七首》备课笔记
    《灯》备课笔记
    《花的话》备课笔记
    读《伊索寓言》
    《静夜》备课笔记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
    教育者,请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胡同文化
    孔乙己
    六国论
    陈情表
    咬文嚼字
    我与地坛
    梵高传
    黄鹂
    死海不死
    林黛玉进贾府
    咬文嚼字
    沁园春
    《外国诗四首》备课笔记
    《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
    《呐喊》与《彷徨》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
    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同义词辨析)
    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修改错别字)
    背影
    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虚词的使用)
    希望的田野上
    金黄的大斗笠
    《再别康桥》只有一种“基调”吗?
    季氏将伐颛臾
    我的空中楼阁
    用多媒体教学《沁园春.长沙》
    灯(第一课时)
    灯(第二课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
    风景谈
    工之侨献琴
    项链
    Uint7  Sports
    装在套子里的人
    边城
    荷花
    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
    群英会将干中计
    伶官传序
    沁园春·长沙
    《勾践灭吴》备课笔记
    离太阳最近的树
    荷花淀
    伶官传序(论坛精华帖)
    赤壁赋
    高二(下)语文(上海H版教材)《人物…
    摆渡
    智取生辰纲
    语文教学中小说应该怎样教?——谈谈…
    陈奂生上城
    《荷花淀》
    边城(网友来稿-吐血推荐)
    咬文嚼字
    “兴趣”话题写作指导(教案)
    陈奂生上城
    杜鹃枝上杜鹃啼
    师说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死海不死
    高一教材写作同步(第三册)
    包身工
    陋室铭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二课时课堂实…
    《蒲公英》导语设计例谈
    “口语与交际--即席发言”教学实录
    我与地坛
    谏太宗十思疏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导读)
    关于《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
    《我的空中楼阁》教法指要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过万重山漫想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说课稿(论坛…
    古诗文中的特殊词语
    归去来兮辞
    《醉翁亭记》授课提纲
    《诗经》三首
    孔雀东南飞
    《醉翁亭记》“课前作业导学”设计的…
    杜鹃枝上杜鹃啼
    畏俱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有的人
    美国贪吃松鼠变成大胖墩
    一问一答见性情(《林黛玉进贾府》网友…
    想象作文说课稿
    滕王阁序
    俭以养德
    石钟山记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班会课)(论坛精华帖…
    一剪梅(论坛精华帖)
    高二语文读本学习辅导
    雷雨(站长力荐)
    再别康桥
    短文三则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教学
    七根火柴
    俭以养德
    “友邦惊诧”论
    记一辆纺车
    理想的阶梯
    从三到万
    致橡树
    故乡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怀疑与学问
    老杨同志
    古代诗词五首
    周总理,你在哪里
    梅岭三章
    松鼠
    阅读课教案
    Unit 1  That must be a record!
    二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马说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