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二年级第二学期 >> 教学课堂实录 >> 正文

 

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虚词的使用)


胡佑民

虚词的使用
1.考查虚词的两种题型:
(1)辨析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1)辨析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
如1997年高考题: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B  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群众的称赞
C  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D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如1998年高考题:依次填入下列一段句子横线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
小说家应尽可能地把人物对话写的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  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  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  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  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2.常见虚词错误有三种
(1)重复使用;如“为了优化高职生源结构,促进高职改革和发展,并且也是为了盘活中职,打通中职通向高职的渠道,我市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滥用虚词,“面对千疮百孔的祖国河山,所以无数仁人志士忧心如焚,千方百计地探寻着救国之路。”
(3)故意混淆关系,如“祖国未来的路极不平坦,我们只要抓住好每一次机遇,就能去迎接每一次挑战,就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3.虚词辨析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你的意见固然不错,但现在情况紧急,已经容不得等待了。”
[练习1]辨析下列线的虚词,区别它们的用法。
1.他来的太突然,以至于我们想准备也来不及。
2.他忽然就来了,我们怎么准备得及呢?
3.冰雹猛然间落下来,想躲也躲不过。
4.别人想去都去不了,他竟然不肯去!
(2)从词语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地方有些不能换用“对于”:
(1.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例如“小黄对我笑了笑”“我们对你完全信任”。
(2.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的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老师对我们好极了”。
(3.“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如“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我们对这件事回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的。”
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练习2]判断下列虚词的用法,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他对这篇小说不够熟悉,你问他也是白问。
B  乡亲们对于自己的子弟兵投入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C  老王对公司的新措施有些看法,也是正常的。
D  对于上级的命令,当士兵的岂敢不遵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
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又……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等;
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尚且(也)……何况”等;
表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宁愿……不愿”“宁可……不”“与其……不如”“或者……或者”等;
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尽管……却”等;
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就(那么)”“倘若(倘使、若)……便(就、那么)”“要是(要不是)……那么”“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
表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还……都”“不论(不管)……总(不)”等;
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那么”等。
[练习3]依次填入下文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些同志       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        知道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中的地位         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     当精神文明建设形势比较好,经济建设任务有很重的时候,他们往往        自觉不自觉地将精神文明当做“软”任务来看待。
A  不      不      尽管      然而      才
B  也      也      而且      但是      就
C  又      又      而且      然而      则
D  既      又      虽然      但是      也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       这么一条小船。
(2)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3)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  况且   何况   而且      B  况且   而且   况且
C  何况   而且   何况      D  何况   况且   而且
4.从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只要”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强调的是必要条件。
[练习4]依次填入下列文字空缺处的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           )两个都硬起来,(       )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个手硬,(       )可能有一时的效果,(      )最终两个文明建设都上不去。
A  只有    才    虽然    但        B  只要    就    即使    反而
C  因为    所以    尽管    可      D  既然    就    也    而
5.从语气的角度辨析。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
[练习5]下列恰当的词语哪些表示的语气强烈些?
A  你不该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离开别人。
B  你恐怕不该在别人有困难的是离开别人。
C  你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离开别人,合适吗?
D  莫非你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离开别人,还算够意思吗?
E  难道你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离开别人,也算够意思吗?
综合练习:
(1)下列各句中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你们来不来,这次活动还是要如期开展的。
B  施肥过多,对农作物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C  这样做既不省力,效果也不好。
D  我关于医学的理论懂得很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科学家海弗里克曾将人肺纤维细胞的分裂与增值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推算人类寿命的方法。
B  这件事发生后,老师批评了他,同学们也觉得他这样对待父母未免太过分了。
C  她十分喜欢读书,只要有空,纵然是短短的几分钟,都不肯放弃阅读的机会。
D  烟和酒不是好东西,然而不能不坚决戒除。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有自己才有别人,有别人才有自己。自己也许愿意只顾自己,               自己和别人是相对的存在,离开别人就无所谓自己,           他得顾到家族亲友,          社会国家更要他顾到那些不相干的别人。          “自了汉”不是好汉,“自顾自”不是好话,“自私自利”、“不顾别人死活”、“只知自己,不知有人”的更不是好人。
A  但是    一方面    一方面    因而      
B  既然    所以           并且    因而     
C  既然    一方面    一方面    所以        
D  但是    所以         而          所以
(4)为下面一段文字的五个空缺处选择恰当的一组虚词:
A  我不由得想起了与之相反的一些令人赧颜的现象。家用电器,日常百货,      独货,合货        国营工厂,挖空心思给产品起个洋名字,        再卖给国人,却         国人是否方便。      出现了因看不懂“洋文炮仗”放法而把手崩坏了的事情。
A  不仅   而且   但是   无论   于是
B  无论   还是   然后   不管   于是
C  无论   还是   接着   不管   却
D  不仅   而且   然后   无论   却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课堂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虚词的使用),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近体诗八首》备课笔记
    咬文嚼字
    六国论
    《宽容》序言
    逍遥游
    长亭送别(论坛精华帖)
    促织
    哀江南
    窦娥冤
    闺塾
    雷雨
    《中国当代诗四首》备课笔记
    林黛玉进贾府
    《渡荆门送别》《秋词》
    《卧看牵牛织女星》第二课时
    《卧看牵牛织女星》第一课时
    《莺》第二课时
    《莺》第一课时
    《写作》教材之素材篇(论坛精华帖)
    装在套子的人
    沁园春·雪
    《杜鹃枝上杜鹃啼》备课笔记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世间最美的坟墓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备课…
    鸿门宴教学材料和设计
    《蜀道难》备课笔记
    《阿Q正传》备课笔记
    《孔孟》备课笔记
    茶馆
    米洛斯的维纳斯
    《人是什么》备课笔记
    说说教学模式(论坛精华帖)
    《过万重山漫想》备课笔记
    《外国散文两篇》备课笔记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
    《胡同文化》备课笔记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
    阿Q与教改(论坛精华帖)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
    我的空中楼阁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
    黄鹂
    《词七首》备课笔记
    《灯》备课笔记
    《花的话》备课笔记
    读《伊索寓言》
    《静夜》备课笔记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
    教育者,请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胡同文化
    一问一答见性情(《林黛玉进贾府》网友…
    六国论
    陈情表
    咬文嚼字
    我与地坛
    梵高传
    黄鹂
    死海不死
    林黛玉进贾府
    咬文嚼字
    记念刘和珍君
    《外国诗四首》备课笔记
    《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
    《呐喊》与《彷徨》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
    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同义词辨析)
    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修改错别字)
    背影
    工之侨献琴
    希望的田野上
    金黄的大斗笠
    沁园春
    季氏将伐颛臾
    用多媒体教学《沁园春.长沙》
    灯(第一课时)
    灯(第二课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
    孔乙己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再别康桥》只有一种“基调”吗?
    陋室铭
    Uint7  Sports
    边城
    荷花
    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
    群英会将干中计
    伶官传序
    沁园春·长沙
    边城(网友来稿-吐血推荐)
    《勾践灭吴》备课笔记
    “兴趣”话题写作指导(教案)
    祝福
    离太阳最近的树
    高二(下)语文(上海H版教材)《人物…
    摆渡
    智取生辰纲
    语文教学中小说应该怎样教?——谈谈…
    陈奂生上城
    《荷花淀》
    “口语与交际--即席发言”教学实录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雷雨(站长力荐)
    陈奂生上城
    杜鹃枝上杜鹃啼
    师说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死海不死
    高一教材写作同步(第三册)
    包身工
    梦游天姥吟留别
    赤壁赋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说课稿(论坛…
    咬文嚼字
    伶官传序(论坛精华帖)
    谏太宗十思疏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导读)
    关于《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教学
    《我的空中楼阁》教法指要
    《蒲公英》导语设计例谈
    致橡树
    古诗文中的特殊词语
    归去来兮辞
    《醉翁亭记》授课提纲
    《诗经》三首
    孔雀东南飞
    《醉翁亭记》“课前作业导学”设计的…
    杜鹃枝上杜鹃啼
    再别康桥
    畏俱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有的人
    美国贪吃松鼠变成大胖墩
    荷花淀
    滕王阁序
    俭以养德
    石钟山记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班会课)(论坛精华帖…
    一剪梅(论坛精华帖)
    高二语文读本学习辅导
    风景谈
    我与地坛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短文三则
    过万重山漫想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二课时课堂实…
    七根火柴
    俭以养德
    “友邦惊诧”论
    记一辆纺车
    理想的阶梯
    从三到万
    想象作文说课稿
    故乡
    项链
    怀疑与学问
    老杨同志
    古代诗词五首
    周总理,你在哪里
    梅岭三章
    松鼠
    阅读课教案
    Unit 1  That must be a record!
    二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马说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