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黄的大斗笠
|
李红 yuanyuanlihong@163.com 广东省珠海市平沙一中
〖教学目标与内容要点〗 1、学习散文诉朗读的停顿,训练朗读 2、通过关键语句理解、体会姐弟俩天真可爱的形象 3、理解用三幅风雨图写故事的方法 〖重点〗目标3 〖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大家喜欢图画吗?你曾经觉得一幅图画很美吗?它们为什么让人觉得美呢?其实,不仅用色彩和线条可以画画,用文字也可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文字画的画,看看它美在哪里,又为什么美? 二、检查预习 “预习提示”中加点字的注音 三、朗读课文 四、训练语感 用课后练习一,先让学生自由画,然后校正 总结:多读、多练 五、理解课文 提问: 1、文章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在脑海中能浮现出来吗? 2、这幅画美吗?美在哪里? 3、姐姐和弟弟分别有什么特点?两人关系怎样?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4、这幅画实际上有三个片断(镜头),看看各包括哪些段落? 六、理解关键语句 讨论: 1、你觉得课文中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点拔 A、“一团乌云”为什么是“偷偷地溜来”的? B、“可惜······”可惜什么? C、“一只手打在另一只手上”,谁打谁,为什么打,从打这个动作中看出了什么? D“金黄的大斗笠下还遮着笑”,笑怎么能遮住呢?这句话有毛病吗? 像这样句子文中还有很多,大家找一找,看看好在哪里? 七、课堂练习 1、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A、小山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啃着青草。 B、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C、雨水润着它,它是那么有生气。 2、仿写句子(根据所给的例句造句) A、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夜晚大街上的路灯像 。 B、斗笠像个大蘑茹,是那么美。 他(她)的眼睛像 ,是那么 。 八、总结 1、文章主要内容与特色 2、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朗读,生字,词语积累 九、作业布置 摘录文中写风写雨的词句。(在练笔本上)
〖教学后记〗:
三、我儿子一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能概括说出课文的思想内容。 2.理解并说出以儿子为第一人称写作此文的好处。 3.理解本文一些句子的情味,进而领悟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和情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并学习本文富有情味的语言。 2.难点:概括说出课文的思想内容以及以儿子为第一人称写作此文的好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下列词语,并注意加点字的音、形。 窥见(kui1):暗中看出来或觉察到。 谐音(xie2):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 鼾声(han1):打呼噜的声音。 唏嘘(xi1 xu1):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抽搭。 干涩(se4):又干又涩。指水分很少,不滑润。 揉碎(rou2):用手来回擦或援而使物体破碎。 喜滋滋(zi1):形容内心很欢喜。 面面相觑(qu4):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磨磨赠蹲(ceng4 ceng4):缓慢地向前行进,比喻做事动作迟缓。 守株待兔: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在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你觉得自己的家庭幸福吗?请二位同学描述一下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情况.(自由举手,教师选择)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一个幸福的家庭去坐一坐, 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厦门市人。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后当工人。1981年调福建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其中《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诗集优秀奖,奠定了她以“朦胧诗”的身份入主诗坛的地位。 她的诗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有美丽隽永的意象。近年来,她的散文也颇受人们关注,今天我们要学的《我儿子一家》就是其佳作之一。 三、理解课文: 1.朗读: 读:全文共有18个自然段,我们请9位同学,每人各朗读两段,注意按平时要求的方法去读。让我们再次熟悉一下课文内容,同时请全班同学为他们正音正字,并说说他们朗读的优缺点。 评及正音:先请几位评价,再抽查几个注音. 2.思考: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考后提问,(对能说出一二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归纳:这篇课文的内容很多,材料比较零碎。它不像《散步》那样集中写一件事,而是随着“我”的思绪,从过去写到现在,从未出生写到五岁,把其间有趣的、有情的、有意义的事或详或略地写出来。从而展示了自己一家人的真实、美好、有趣的形象。我们大体上可以对本文的内容作以下的归纳: 第一部分(l-4):“我”的孕育、出生、命名。 第二部分(5-10):“我”从小成长的家庭“德育”背景。 第三部分(11—13):“我”一家四口之间的和膝关系。 第四部分(14-18):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3.思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写出中心思想。 思考讨论提问并归纳:本文从儿子的视角写了自己一家人的一些生活琐事,表现了这个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和生动、健康的情趣。 4.讨论:作者以儿子为第一人称来写作此文,这样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后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和提示: 参考:起码有三点好处。第一,以孩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可以把生活表现得特别单纯、美好,使作品充满纯洁的重真。第二,以孩子的口吻来描述生活,使作品的语言洋溢着童稚、童趣,让人耳目一新。第三,以孩子为叙述者组织材料,结构的自由度更大。因为读者不会苛求一个孩子的思维要如何地严谨、完美,只要大体合顺叙就可以了。 由此可见,以孩子为第一人称来写作是有许多好处的,许多成熟的作家都尝试过用儿童为第一人称未构思和写作作品,以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我们都是健康纯洁的少年儿童,我们写作文更应该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写自己认识的生活,说自己想说的话,坚决摒弃假话、套话。只要我们用自己一颗健康、活泼的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我们就一定能写出一篇篇活泼、生动,充满童真童趣的好作文来的。 5.提问:感受理解体会这篇课文优美些语 学生先找,并说明理由,教师适时给予肯定: 参考:语文学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功,那就是学习语言。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文中的一些精彩语句。 (1)“姨姨气急:‘我姐姐千辛万苦,哪怕养出个蟑螂来,你都该叫好极了!"—句中“哪怕养出个蟑螂来……”实属有趣而可爱的夸张,表现姨姨“气急”的情状,透露她对“我”妈妈的极端同情和对“我”爸爸的不满和揶揄。句子充满生活情趣。 (2)“…奶奶认不得,以一票否决。” ——句中“一票否决”是个极富时代特色的政治术语,用在家庭生活中,显得十分幽默,也表现出奶奶在家庭中的崇高地位。 (3)“奶奶回家喜滋滋发布新闻……” ——明明只说一件小事,却用“发布新闻”这样郑重其事的词语,名、实之间的反差造成幽默。同时也表现奶奶为儿孙的聪明、成就而有点沾沾自喜(当然,奶奶表现出的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能苛责于她)。 四、小结 舒婷是个诗人,她的诗美丽隽永,热情浪漫。而她的散文,也如同她的诗一样地热情浪漫和美丽隽永,让人读了心生美丽,心生热爱。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如诗人舒婷那样热爱生活,领悟平凡的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情趣,对哪怕是很辛苦的生活都心存感激,那么,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A类 2.完成下列练习: (1)据拼音写出汉字。A类 (kui1)__见 (xie2)__音 (han1)____声 (rou2)碎干(se4)喜(zi1 zi1)____ 唏(xu1)____ 面面相(qu4)___守(zhu1)___待兔 磨磨(ceng4 ceng4)____ (2)积累好词句3一5个,并模仿造句。B类 3.写一段描写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愉快场面;B类
教学后记:
1.短文两篇 教学目的 1 .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的脉络和主旨。 难点: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纤维(xian )奢侈(se chi) 蔚然(wei)躁动不安(zao)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2)纤维: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 (3)蔚然:形容茂盛、盛大。 (4)哲人:(书)智慧卓越的人。 (5)丰盈:①(身体)丰满。②富裕。 (6)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7)躁动不安:因急躁而活动不安定。 (8)稍纵即逝:时间一放松就失去了。 3.熟读课文,比较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二、导入 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 小说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人,应当赶快生活。”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学的这两篇短文就是谈生命问题,读后必将加深对生命意识的领悟的。 三、正课 1·作者简介: 《敬畏生命》选自《精美散文·哲理·文化卷》,作者张晓凤,台湾作家。《热爱生命》选自《生活百解),作者蒙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思想家和散文家,对培根、莎士比亚以及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影响颇大。 2.朗读课文《敬畏生命》(或老师范读、听录音),注意学生读时正音。 3.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成两段。 第一段:(第1~2)写我看到几棵正在不停飘散一些白色纤维的树。 第二段:(第3、4、5自然段)抒发对生命的折服和敬畏之情。 4.提问:文章是怎样描写这种树的? 讨论并归纳:“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 5.提问:文章描写这种树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这样写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表达作者对这种树的喜爱之情。 6.提问:为什么我对这种树感到折服、敬畏? 讨论并归纳:因为作者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7.提问:作者为什么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讨论并归纳:这些树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它们仍然不停地飘散。 8提问:如何理解“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 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讨论并归纳:这是说作者被这种树楔而不舍、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所感动,领悟到人生也必须有这种奉献精神。 9.请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文通过记叙描写我看到的几棵正在不停地飘散着~些白色纤维的树,抒发了要学习这种树的换而不舍、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10.提问: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第1、2自然段是叙述、描写,第3、4、5自然段是抒情。 四、小结 这篇散文记叙描写了我看到一种正在不停地飘散着一些白色纤维的树,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气锲不舍、不计得失的奉献。 五、作业 1. 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请用本课的词语表达下列几句话的含义。 1.一点儿也不觉得。() 2.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3.形容树木长得十分茂盛。() (二)请摹仿下面的句子造句。 例句:我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 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到湖水里。 第二课时 一、预习 阅读《热爱生命》思考课后练习二、三。 二、正课 1.朗读课文。(可全班朗读,也可个别读) 2.提问:作者对“度日”有几种理解? (1)天色不佳,令人不快时,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 (2)风和日丽时,是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3)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 (4)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3.提问:那些“哲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 讨论并归纳: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事似的。 4.提问:“我”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 讨论并归纳:“我”觉得生命值得称颂,富于乐趣。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5.提问:“糊涂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 讨论并归纳:“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 6.提问:“我”热爱生命,但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讨论并归纳: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亡之苦恼。人总是要死的,但~个人在有生之年,抓紧时间,为人民作出了贡献,他的生命有意义地过了,所以不感到苦恼和遗憾。 7.提问:作者认为要用什么样的方法享受生活呢?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要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8提问:为什么要这样享受生活呢? 讨论并归纳: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 而定的。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十分慷慨的,如果我们热爱自己的生 命,更会抓紧点点滴滴的时间,去学习,去工作,去干一番事业,那种我们的生命是十分充实,充满乐趣;如果我们胸无大志,碌碌无为,消磨时间,便会觉得活着无聊透顶,毫无乐趣可言。 9.提问:比较两篇短文有什么异同点? 讨论并归纳:这两篇文章都是谈生命问题。《敬畏生命》通过记叙描写“我”看到的几棵正在不停地飘散着一些白色纤维的树,被这种树锲而不舍、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所感动,领悟到人生也必须有这种奉献精神。《热爱生命)则是通过对“度日”一词的含义的议论,通过对比几种不同的人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理解,说明人们应当抓紧时间,热爱生命,享受生活。 10提问:对于生命,我们是由“敬畏”到“热爱”,还是从“热爱”到“敬畏”? 讨论并归纳:我觉得,生命的本质在死。人固有一死,生命是短暂的,如果我们在这短暂的生命中为人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那么这种生命是值得“敬畏”的。因此,我们要抓紧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热爱自己的生命,使生命过得丰盈充实。 三、小结 这两篇短文都是谈生命问题,学习后大家一定有许多感受。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生命刚刚开头。今后我们要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呢?我们也必须“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在人类历史的银河中发出一点光和热。 四、板书 我对“度日”的认识 天色不佳,令人不快消磨光阴 风和日丽慢慢赏玩 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飞快去“度” 好日子细细品尝 对生命的理解 “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苦事、贱物 “我”值得称颂、富于乐趣、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 糊涂人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寄托来世、虚度此生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简答:你是怎样理解“度日”的含义? (二)简答:你对生命有什么看法? 教学后记:
二、背影 〖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 1、掌握“狼藉”“踌躇”“蹒跚”“颓唐”“琐屑”等词语的音形义。 2、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4、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难点〗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训练 2、词语训练 3、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介绍作者及背景导入,学生阅读注解1。补充: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爱国者。 二、检查预习(学生板演) 1、预习提示中的字词的注音解释 2、补充:栅 迂 不能自已 惦记 三、朗读课文 点拨:注意读出感情,以最后一段为示范 四、默读课文,勾划以下表现以下内容的语句 1、人物、事件、地点 2、不能理解的词句 3、自已认为感人的地方 4、写背影的语句 五、整体理解 1、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这篇文章主要写谁?我?父亲?我和父亲之间?我的家庭困难? 3、文章总写的一句话是,为什么“最不能忘记”? 4、文章一共写了几个背影?其中写得最详细的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 5、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层次。 点拨: 1、明确主要事件与次要事件。 2、明确主要人物,文题为背影,写的是父亲的爱子之情。这点学生很容易混淆。 3、引导学生体会总写点题 4、初步理解学生对文章层次结构的把握。 六、说话训练: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经过 七、板书总结 1、学习重点:字词、朗读 2、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八、作业布置 1、造句 A、祸不单行 B、晶莹 C、踌躇 2、描写父亲的一个背影 九、板书设计 背 影 朱自清 一、难忘“背影”,思念之情,总起点题(1) 二、回忆往事(2-6) 三、再现“背影”,照应开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语段阅读,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2、揣摩文章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 〖重点〗 对第六段父亲买橘子的过程的描写 〖难点〗 朴实的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所学的字词掌握的情况(听写) 二、朗读、理解第六段 讨论: 1、这个背影是怎样的? 2、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点拨:动词、形容词的表意作用,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攀”“缩”“倾”等词的表达效果。 3、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为什么怕他看见? 4、父亲为什么“心里感到很轻松似的”? 5、送别过程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三、阅读理解2、3、4、5段 讨论: 1、我看到父亲的背影就流下了眼泪,这仅仅是因为离别吗?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的离别? 点拨:不同的背景下的事件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人们的感觉也不一样。 2、把2、3两段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3、4、5两段中的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重点语句理解 1、“其实我那的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课堂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金黄的大斗笠,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季氏将伐颛臾 |
下一篇文章: 咬文嚼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