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阅卷老师给你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秒,你的作文必须优点明显,特长突出。为此,必须形成以下几个重要习惯:
1、端正书写的习惯。
书写潦草的人,思路大多也拖泥带水,纠缠不清。端正书写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①前后两个笔画之间一定不要相连;②凡带“折”的笔画,一定要写出棱角。每次写作文时,都要坚持这样写,慢慢就可以了。
2、全面认识事物的习惯。
做到这一点,可以保证所拟标题不跑题,而且可以在“立意”一项评分标准中达到“切合题意”的等级,即最高等级;还可以使作文达到“发展等级”中的“深刻”标准。要形成这个习惯,必须熟练掌握政治课本中讲解的认识事物的五种方法:①实践的观点;②矛盾的观点;③联系的观点;④发展的观点;⑤一分为二的观点。
3、科学的思维习惯。
形成这个习惯,可以使作文切合题意,且思路清晰,表达利落,而且可以大大缩短写作的用时,提高效率。形成这个习惯,必须熟练掌握六种思维方法:①发散思维;②集中思维;③正向思维;④逆向思维;⑤纵向思维;⑥横向思维。
4、思考生活的习惯。
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上文提到的认识事物的九种方法,对身边发生的,电视、报纸、网络上看到的时新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并筛选你认为有价值的事件,择要写在素材积累本上。只有关注现实社会人生,才能写出真正有真情实感的、有意义的、从而深受阅卷老师喜爱的作文。
5、选用修辞的习惯。
每次写完作文后,从中划出几处关键句,检查是否运用了修辞方法。如果没有运用修辞,就立即将所划句子改写成修辞句。重点关注以下四种修辞方法:①比喻,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会增强议论的力量,增加文采;记叙文中的比喻可以使叙述描写更生动形象。②比拟,作用与比喻类似。③排比,主要用在议论文中,多角度论证,增强气势,同时使议论更严密。④反问,主要用在议论文中,增强议论的力量。如此反复练习,必能达到自由挥洒的美好境界。
四、方法举例
下面仍以山东卷为例,具体说明高分策略。那么,怎样才能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博得高分?
(1)立意。可以从矛盾的观点出发认识“光明与阴影”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矛盾双方的关系。除了指人内在的人性外,还可以是外在的:人的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幸运与挫折、幸福与苦难、圆满与残缺、高尚与低俗等等。二者共生,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有了光就有了影子。严格地说,二者不可分离。一定要强调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构成”就强调了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阴影”不等同于“黑暗”。“光明与阴影”的关系是多重的:斗争、依存、衬托、相辅相成、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等等。如此,可以使我们的观点切题而深刻,自然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2)材料。2010年2月21日,冬奥会上十九岁的小将周扬获得1500米短道速滑奥运冠军,这是2010年发生的一件重要体育新闻,当时,电视、网络都有大幅报道。如果能有感悟生活的习惯,考生就应该对这个事件进行分析感悟,记在自己的素材库里,并在考场上灵活运用。这个材料显然比司马迁、屈原、李白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为它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用心感悟身边发生的、看到的、听到的生活中的材料,是博得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途径。
(3)语言。从阅卷现场看,空洞、干吧、架空的语言只会引起老师的反感。阅卷老师更喜欢的是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
(4)文体。阅卷老师喜欢文体特征鲜明的文章,那些四不像的作文永远不会博得阅卷老师的喜欢。写议论文,就要以议论分析为主要表达方式;写记叙文,就要以叙述和具体生动的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5)书写。应把字写清楚, 笔画不要连,笔迹要清晰。
例文:
阴影之美
罗素曾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的确,人生的一切魅力都是由光明和阴影共同构成的。然而,我们毕生寻觅的只是光明之下的欢乐、幸福,却不知阴影之下的苦难与泪水,也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苦难与人生有多宝贵?那位充满智慧与良知的老者给出了我们答案。“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多高远。”这句话不也是索尔仁尼琴一生的写照吗?他风光过,出版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很畅销,被邀请去各国大学做演讲,声誉和财富都达到了人生的顶点。可是,正是他那埋藏于阴影之下的苦难成就了他。坐牢的经历铸就了他的坚韧,流亡多年使他有了更强烈的代表俄罗斯的良知讲真话的愿望。
若是没有那段阴影下黑暗的生活,索翁又如何能在万众瞩目的光明之下接受叶利钦总统颁发的“国家荣誉奖”?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就是穿破阴影后,接受属于自己的荣光。
我们常说,中国文人的命运是不幸的。但若不是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又怎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句子?我仿佛依稀看到了那位站在大明湖畔的美丽女子。李清照出身名门,饱读诗书,才华过人,后又结识了赵明诚,爱情美满。这是怎样一个上天宠儿!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闺思是让人如何也对她怜爱不尽的。
可生活到底没能给她足够的恩宠。人到中年,北宋灭亡,丈夫病逝,她还依然渴望在乱世中为朝廷做点贡献。可在那个“才藻非女子事也”的时代,一个孤弱的女子,纵有再多的抱负,也无用武之地。于是她只能孤苦地抱定她的志向到终老,无奈的吟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前半生上天赐予她的光明让她拥有了过人的才华和美满的爱情,而后半生生活施加给她的阴影,才真正使她拥有了超越古今的大气大度,大节大义。
光明之美,美的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