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三十年代的诗歌,陈敬容(郑敏)有一个形象的概括:一种是“梦呀,玫瑰呀,眼泪呀”,一种是“愤怒呀,热血呀,光明呀”,前者走出了人生,而后者走出了艺术。这种揶揄,也许不无偏颇,但总体说来,还是相当精当的,甚至还可以延伸到现代。我们的民族,不缺乏低婉哀切的呻吟和激昂慷慨的呼喊,所缺乏的,是对苦难和丑陋的直面与正视,按照鲁迅的说法,就是缺乏“真的猛士”。
正是在这点上,《赞美》突破了新诗的羸弱与贫乏,有了一种坚强的站立,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近乎冷酷的自觉性”。从北京到湖南,再辗转贵州而至云南,尤其是在云贵高原上,几千里的西进路程全靠脚去丈量。在雨季的烟雾弥漫中,远方的炮声依稀在耳,漫山的野花再绚烂多姿,也不过是对遇难者的祭奠。行走在那些深山巨谷之中,诗人感受到“在幽深的谷底隐藏着最含蓄的悲哀”,那些作为“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的,是“在耻辱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在望眼中一一地浮现,又一一地淡去,却又深深地镌刻在灵魂之中。
家园,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掠过茫茫野草的风,是干燥的;呜咽于低压暗云下的水,是单调的;埋藏于忧郁森林里的年代,是周而复始的。尽管“多少朝代升起又降落了”,尽管春天和秋天年复一年地经过,家园并没有因此而美丽。然而外寇的铁蹄踏过来了,甚至连“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也不能够,只有“放下古代的锄头”“坚定地融进死亡里”,剩下年迈的母亲用那“干枯的眼睛”做欲哭无泪的祈盼,剩下年幼的孩子忍着辘辘饥肠做遥遥无期的等待。这是人民的命运,这是民族的命运;这是现实,这也是历史。甚至,诗人不无冷酷地说:“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这,有点近乎绝望。
但真的绝望了吗?没有。孩子们还能够“在饥饿中忍耐”,在忍耐中成长。不管他是不是还接过父亲挥过的“古代的锄头”,“翻起溶解过祖先的土地”,还是真的能够走出这样的轮回,总之民族就还存续着,既然存续着,就决不能说没有希望。于是,尽管踯躅,尽管清醒地感受到“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河山中等待”,但是,诗人愿意相信:“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于是,他伸出“带血的手”,拥抱它,和“每一个人”紧紧地“一一拥抱”。
“拥抱”,最能体现《赞美》所要表达的情感。拥抱是平等亲切的,拥抱是奔放热烈的,这既不是自上而下俯视的垂怜,也是自下而上虚情的礼赞。拥抱是走到人民之中,不管你如何粗糙如何佝偻,你是我的人民,你与我血脉相连,我是你的一部分。这样,诗人以消弭“个性化的自我”作为代价,将自我融入历史之中,成就了一个历史的自我,艺术的自我。陈敬容(郑敏)站在80年代末回首40年代现代派时,以为其中有一个主要特点:“强调在客观凝聚中发挥主观的活力,与浪漫主义的倾诉感情不同。深刻的主观通过冷静的客观放出能量。”作为现代派旗手穆旦的代表诗作,《赞美》将这一特点表现得很充分。
然则,《赞美》到底又赞美了什么呢?这是很多读者共同的追问与疑惑:赞美苦难与耻辱吗?赞美不幸与牺牲吗?又或者,在赞美觉醒与抗争吗?我以为都不是。它在赞美饱经忧患备尝艰辛的民族的坚强忍耐,赞美这个民族的人民在背负着重压屈辱地蕃衍生息,将民族的火种艰难地传递下来,传递下去。忍辱负重不等于蝇营狗苟,它需要承受,需要担当,佝偻着,也还算得上是一种站立,尽管不那么优雅。
一个能承受,敢担当的民族,总会有“起来”的那一天的。《赞美》没有呈现出“已经”的现实,但却呈现出一种“必将”的信念。
站在70多年后的今天,反复吟诵,我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苍茫,也依然收获那份确信。这是一份迟到的感动,也是一份深刻的感动。
徐子鸣 教学目的: 一、 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 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重点难点: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三、 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五、 阅读第一小节: 1、 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 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 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六、 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七、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八、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九、 课堂总结: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十、 布置作业: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