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础 演 练
1.下面是《荷花淀》中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对她们的性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2)“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3)“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4)“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再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A.精明细心 胆大爽朗 谨慎小心 忸怩温顺B.精明细心 忸怩温顺 谨慎小心 胆大爽朗
C.胆大爽朗 精明细心 谨慎小心 忸怩温顺D.谨慎小心 忸怩温顺 胆大爽朗 精明细心
2.对下面语段中“总是”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水生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A.表明水生嫂对水生由衷的赞扬。 B.表明水生嫂对水生埋怨的情绪。
C.表明水生嫂当时又自豪又埋怨的情绪。D.侧面表现了水生等战士的爱国热情。
3.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B.“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4.《荷花淀》开头描写月下白洋淀风光,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自然环境之美,衬托人物内心世界的美。 B.写这里的富饶、美丽、宁静、和平,突出可爱的家乡不允许侵略者侵犯这个主题。 C.有利于刻画水生嫂勤劳、质朴的性格。 D.交代人物成长及战斗的环境。 5. 关于《荷花淀》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荷花淀》是“荷花淀”派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
B.《荷花淀》是一篇描写战争的的小说,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尤为细致逼真。
C.《荷花淀》是一曲农村劳动妇女的赞歌。
D.《荷花淀》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它重点描写了几个场面,整个结构显现出片段连缀的特点。
能 力 提 高
阅读《荷花淀》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9题。
(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二)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三)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6.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作“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7.“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给人怎样的美感?
8.上文写雾诉诸________觉,写风诉诸________觉,写荷香诉诸________觉,多角度写景,所以美感更加丰富。
9.作者为什么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荷花箭比作哨兵?
课 外 拓 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 子在 水里qiú 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dèng 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 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选自小说《 芦花荡 》,作者是著名作家孙犁
10.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qiú dèng 剥 藏
11.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1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13.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14.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