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课时


李金贵 

课  题改造我们的学习课时1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成语的含义。 
    2、能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找出论点,分清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3、能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例证、对比论证及引证法,能说明这些论证方法的使用特点及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4、能体味分析文章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5、引导学生学习对问题的辩证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找出论点,分清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2、能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例证、对比论证及引证法,能说明这些论证方法的使用特点及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3、能体味分析文章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难点:课文中如何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
教、学具课文朗读录音
预习要求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方  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  注
一、思路、逻辑顺序及结构。
    对本文思路及结构形式的认识,如果只限于上节课分两个表图示,仍然是不够的,必须在进一步的阅读分析中,弄清中心线索及组织材料的关系,论点与论据的关系,逻辑顺序与结构形式的关系。
    ①“理论和实际的统一”这一观点在文中是中心论点,还是论据?提示:这一观点是理论论据。
    ②“理论和实际的统一”是怎样在文中贯串并连结全文的?提示:“理论联系实际”是本文的中心线索,正是依据这一观点,才安排了“成绩和进步、缺点、比较分析”这样的逻辑顺序,这是本文行文结构的内在联系。这样,理解本文的结构形式,必须将行文的顺序与逻辑顺序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领会。
    本文的结构图(此图可以板书)注:此板书的出现应是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沿着提问的回答、结合课文的内容一步步展现出来。“缺点”的右方还可以再提示具体内容。
二、对比论证。
    1.本文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覆盖全文的、对结构形式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论证方法是什么?提示:是对比论证。
    2.本文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问题的?提示(可板书)正是这两种对比的形式构成了文章的核心部分。还有一些具体的对比,学生可进一步在文中找到例证。
三、其它论证方法的运用。
    其它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引证。本文论证什么问题时使用例证?本文的例证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提示:第二部分在写“我们的缺点”时,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用的就是例证。作者用“首括式”将缺点加以概括写在段首,这就便于阅读。作者在三个自然段首分别概括以后,又在下一自然段(即本部分第5段),自己作了更明确的概括,以便过渡到下面举出具体事例来证明这些缺点。这种“分——总——分”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四、语言特点。
    因为这是一篇动员报告,所以作者使用的语言通俗、具体、明确,多使用口语、群众习见的俗语来说明问题;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又夹杂着一些成语甚至文言词语,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这些特点特别表现在一些词语相对集中的语段里,值得我们摘录出来,反复诵读、细细体会。
   1.重点语段。教师略加分析: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使用了一系列的谬语、成语来说明坏作风的存在,就精减了文字,浓缩了内容。②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的作风。这段文字整句与散句交错结合,成语与俗语并用,增添了语言的色彩。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的一种表现。极其工整的排比句和对称句、短句与长句的混合使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有一副对子(为清人解缙所作):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选用这副对子来给三种人像,最恰当不过。“形象大于思维”,对子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指出的三种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去描绘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有的放矢”的解说。 “实事求是”的解说。这两个成语的解说,都是结合文章特有的内容,作了经典性的概括,富于创造。
   2.其它成语。文中还有很多以上语段未能概括的成语,也应划出并加解释,并作为积累词汇而抄录。主要的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谬种流传”“诸如此类”、“等闲视之”“徒有虚名”“万古不变”、“生吞活剥”;还有作者独创的词语“言必称希腊”,已成为生搬硬套外国的东西的固定词组。
   3.用词的准确与分寸。文中很多地方用词准确,具有分寸感,这是写好议论文的重要表达能力。例如: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这里,用了“日益”二字,就是用词的准确、有分寸,因为二十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逐步地结合,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其它语句: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这里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缺点”得到了强调;先说有缺点,再说很大的缺点,这就使表达的意义有伸缩性,有分寸感。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用了“一般地说”,表达就周全了,二十年来,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可能没有做过这些工作。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的个别词句,而不会适用……。这“片面”二字下得好,引用马列词句并不是绝对的不好,反对的是“片面”运用,有了分寸,用语就理直气壮。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这就决定了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环节是搞好调查研究。“基础”一词用得准确。 
教后记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堂教学实录1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课时,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
    《项链》教学设计
    教学荷花淀
    荷花淀
    孙犁的荷花淀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
    语文荷花淀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水调歌头…
    综合性学习活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战争专题素材
    皇帝的新装
    高三复习教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句子衔接专题复学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 导学案
    虞美人
    职教语文第一册教案全集:萝卜、威尼…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剃光头发微
    紫藤萝瀑布
    七年级下册教案《丑小鸭》
    中国石拱桥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白杨礼赞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不朽的失眠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第二教时
    《登泰山记》创新教学设计
    海滨仲夏夜(教学实录)
    《黔之驴》教学设计
    陌上桑
    敬畏生命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一例——让“描写”…
    热爱生命
    《孟子》二章
    符合题意——高三作文教案(一)
    荷花淀
    诗五首
    外国诗两首
    爸爸的花儿落了
    《荷花淀》教学设计
    上枢密韩太尉书
    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案全集
    《米洛斯的维纳斯》讲稿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
    背影
    符合文体要求——高三作文教案(二)
    《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
    荷花淀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
    桃花源记
    屡被误读、删削的《荷花淀》:哪个版本…
    我的空中楼阁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第一教时
    生命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渗透——《我与…
    过秦论
    《祝福》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设计
    那些走出去的人(专题课)《序言》第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别云间》《…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
    《泰坦尼克号》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
    阿里山纪行
    活动案例: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我若为王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
    公开课《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
    《染血的汉碑》教学实录
    《意林童话》留用 《荷花淀里的鱼》
    《让视野更开阔》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
    《伐子》教学实录
    集体研究式教学——《药》教学实录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摆渡》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走进新课程教学案例——课堂是生长快…
    《宽容》序言
    语言运用之句子的衔接连贯教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伟人的细胞
    《羚羊木雕》案例探微——《羚羊木雕…
    归园田居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实录
    《邹忌风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范进中举》教案
    《天上的街市》实录
    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呐喊》…
    《两则》说课讲稿
    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胡同文化
    动词谓语的价——古诗文阅读指导
    麦琪的礼物
    《呐喊》自序
    小橘灯
    携手跨过门槛 共同丰富记忆——《散文…
    《伤仲永》教学实录
    《犟龟》教学实录
    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致橡树》…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女娲造人》简案及课后反思
    荡舟荷花淀(锦绣河北)
    作文教学实录
    《游褒禅山记》说课案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课时
    胡同文化
    致橡树
    扩招带来师资缺口 上海高校纷纷“高薪…
    张见亭
    泌园春·长沙
    《门槛》教学设计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课堂实录及点评
    荷花淀整合设计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游褒禅山记》说课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散文诗两篇
    作文教案--音乐赏析
    《吾家有女初长成》课堂实录
    苏教版小语第五册《习作5:给动物设计…
    羚羊木雕
    宽容(独幕剧)
    《〈名人传〉序》
    不朽的失眠
    情深意切,巧妙为章——高考作文高分…
    《赞美》教案
    《归园田居》
    《不朽的失眠》赏析
    高考作文高分策略――议论文运思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全集
    高考作文高分策略从点题开始
    从阅卷看高考作文高分策略
    《荷花淀》
    程少堂:《荷花淀》课堂实录
    荷花淀·优化精解备课参考
    第二册荷花淀
    屡被误读、删削的《荷花淀》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
    《季氏将伐颛臾》
    《感悟生命》课堂实录——七年级语文…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