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怎么理解“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象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
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所体现的香雪的心理?
明确:作者用 “贫穷”、“不光彩”等属于她的日常语汇来表达她的思想,通过这些词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香雪比她的姐妹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台儿沟需要的不是“完善”,而是“革新”。
4、品味景物描写
作者在描述香雪夜行30里的心理变化时,景随心变,描写了大山的夜景,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品味其中的妙处。
(1)第66段“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怕
(2)第69段“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不怕
(3)第70段“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犹豫
(4)第71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定
★教师说明:作者将香雪夜归的情景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就如一支优美动人的小夜曲。以上几处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怕——不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这一障碍的跨越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
▲教师总结:本文作者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多角度地为我们展现了人物的特点。既塑造了有着纯朴、直爽、勇敢等山里人独特的品质的台儿沟的姑娘的群像。又着力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迈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