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姑娘 上《道士塔》(实录)
|
草 发表于: 2004/10/16 07:35pm 吸取的优点: 1 随堂对学生进行读书习惯的培养:“拿到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一下作者,然后认真读一读序言和目录,了解了书的概况再选择内容来读,以后读书一定养成这个习惯。” 2 似乎拓展的不太多。 顶部 春姑娘 发表于: 2004/10/16 09:42pm
下面引用由xiaoyanzi在 2004/10/16 03:10pm 发表的内容: 读了几遍了,还是不敢轻易下笔!等我构思成熟了,与大家共讨。
诚惶诚恐ING~~~ 顶部 elvis007 发表于: 2004/10/18 12:24pm 这篇文章还可以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
比如引进朱大可的说法来引起学生的讨论。 顶部 华山混剑 发表于: 2004/11/12 09:59pm 要上这篇文章,向春姑娘学习.顶上来. 顶部 春姑娘 发表于: 2004/11/12 10:22pm [这个贴子最后由春姑娘在 2004/11/12 10:34pm 第 1 次编辑]
我的反思(一)
一个月之后再来看自己这堂课,发现问题多多,真是羞愧。我决定对此进行反思,并进行后设计,恳请大家多提意见,提携我进步。
为了更好地反思,先将这堂课的进程列出来:
第一课时 一、早读课朗读课文两遍。 二、导入。作者。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余秋雨? 三、从题目切入,读懂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1、看到“道士塔”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问题?你通过文章解决了这些问题了吗? 2、这个“道士”是什么人?请一位同学介绍道士王圆箓。作者特别说明,他原是一个农民,是想强调什么? 3、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介绍道教和佛教的有关知识。) 4、让一个农民出身的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5、这个农民出身的王道士是如何管理莫高窟的?这在第几部分写到?他管得好么? (反语,讽刺) 6、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只有三个字:我好恨!作者恨的是王道士吗?依据是什么? 7、该由谁来承担这笔文化重债? 四、品读第一部分 感觉哪一段写得最好?怎么好?
第二课时 一、 师:整个事件和作者的观点在第一部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上洋洋洒洒三大部分的文字?另外三个部分跟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链环式结构”) 二、品析语言。 请大家找出你认为精美的、有深意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找出你理解不透的或有疑问的语句,大家来讨论。
顶部 春姑娘 发表于: 2004/11/12 11:00pm 我的反思(二)
我上《道士塔》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引导学生学的,主要仍是文章内容,而文章的语文形式没有得到重视。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主旨用去了第一课时的大半时间,所做的事,正如开心说的,只是“读懂”。而这“读懂”只不过是阅读教学的最低层次而已。
我一直在思考:阅读课,教给学生什么?或者说,学生应该学会什么?
今天看到叶圣陶一段话:“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思维的发展来讲内容。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一个词而不用那一个词,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把这两者分开来讲,这一堂课讲思想内容,另一堂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堂课才算成功。”
现在我认识到,语文课,不应着眼于内容,而应着眼于语文形式,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因为,教师教读的目的,是凭借课文这个例子,使学生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从而学会读文章,写文章。
这节《道士塔》的第二课时的第一环节,我曾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整个事件和作者的观点在第一部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上洋洋洒洒三大部分的文字?另外三个部分跟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所用的“链环式结构”。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设计是这节课显出的一点微弱的闪光,它着眼的就是语文形式问题,然而我没有能够就此深入下去,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发展作进一步的分析。 顶部 江上清风 发表于: 2004/11/15 08:36am 一、教师引导学生学的,主要仍是文章内容,而文章的语文形式没有得到重视。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主旨用去了第一课时的大半时间,所做的事,正如开心说的,只是“读懂”。而这“读懂”只不过是阅读教学的最低层次而已。
我一直在思考:阅读课,教给学生什么?或者说,学生应该学会什么?
今天看到叶圣陶一段话:“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思维的发展来讲内容。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一个词而不用那一个词,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把这两者分开来讲,这一堂课讲思想内容,另一堂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堂课才算成功。”
现在我认识到,语文课,不应着眼于内容,而应着眼于语文形式,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因为,教师教读的目的,是凭借课文这个例子,使学生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从而学会读文章,写文章。 姑娘的反思很深刻啊。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考虑: 1、 语文课堂上的阅读究竟应该把什么教给学生?什么才叫读懂课文? 母语课的阅读课应该怎样把握阅读的层次? 2、 语言的学习在语文课上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叶老说得好啊, 语言的学习应贯穿语文课的始终。 长期以来,阅读课就是阅读课,写作课是写作课,是不是有点事倍功半呢? 3、 “不应着眼于内容,而应着眼于语文形式,” 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兼顾吧。 愿多向姑娘学习,贯于反思的教师必会让教书成为一种艺术。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就在这里。 顶部 yixiao 发表于: 2004/11/15 05:23pm 我觉得内容与形式应该并重,因为语文课毕竟还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责任,所以重内容不应该是什么错误。关键在于这篇文章本身更适合进行哪方面的教学。非常同意把文章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教学的主张,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往往难于做到兼顾,所以时时感到矛盾。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19 09:17am 下载了,也认真地研读了,忽然我不知道如何写这篇文章的评论了。知识太浅薄了,只能多姑娘说声对不起,我的诺言没有兑现! 谈谈自己的感觉: 当初许诺要写评论的时候,因为这篇文章讲的是余秋雨的文章,我不爱余秋雨,甚至是讨厌他;但我爱他的文章,爱文章的文化味。 我爱他的文章,但惟独不爱《道士塔》,因为在余秋雨所有的文化散文中,似乎这篇文章最明显的体现了余秋雨的身份——搞戏剧的(我一直以为把余秋雨定位为学者,是对学者的侮辱,他不配!)。戏剧化、矫情等硬伤在这篇文章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于是对春姑娘的文章有期待,期待讲出文化味,期待讲出文本的不足,期待讲出爱国的内容,也期待将出属于散文的东西(我是不是贪得无厌?)。 用三个字来概括我的第一感受吧: 一是平。姑娘的整节课比较平实,没有矫饰,没有可以地去追求所谓的新或者是奇,学生在平淡当中完成了对文本的把握。 二是紧。在这里我不想谈预设不预设的问题,因为课的存在就以为着预设必须存在。姑娘的课环环相扣,错落有致,是一堂在课堂结构上相对完美的课。 三是浅。姑娘对知识的整合和文本的挖掘给是一种浅的感觉。文化味单薄了些,同时对爱国情感的挖掘也有不足。当然对文章写作的评价就是小燕子的苛求了。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19 09:18am 有感与春姑娘的反思,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计划教案1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春姑娘 上《道士塔》(实录),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 |
下一篇文章: 济南的冬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