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良人之所之也。” 早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以立谈者。卒之东郭间,亡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食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 与其妾讪其良人,而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译文:齐国有一个人,家中有一妻一妾。 这个男人每天外出,总是吃饱了酒肉才回来。妻子问他每天和他一起吃饭的都是什么样的人,他回答说都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 妻子听了,便对妾说:“丈夫每天外出,总是吃饱了酒肉才回来,问他同什么人一起吃喝,说都是有钱人家。可是却从没见过有什么尊贵的人到咱家来。我打算偷偷跟着他,看他究竟去什么地方。” 第二天一清早,她便尾随她丈夫出去。可是走遍了全城,也没见有什么人站住同她丈夫说话打招呼。最后,她随他来到了东郊外的一片坟地里,只见他向正在上坟祭祖的人们讨些残酒剩饭来吃;不够吃的,又东跑西颠地跑到别的地方去乞讨。——原来,这就是他饮酒吃肉的方法呀! 他的妻子跑回家,将看到的情形告诉了妾,并说道:“丈夫,是咱们终身依靠的人呀!可如今,他却是这个样子!” 而她们的丈夫还不知道这些,洋洋得意地从外面回来,照旧在妻妾们面前夸耀,摆出威风。 君子看来,世上的人们,为了升官发财、追名逐利而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让妻子们知道而不感到害羞,不抱头痛哭的,实在是太少了。 寓意:这则寓言中的齐国男子,他那好逸恶劳、为贪图享受而完全抛弃人格的行为,集中表现了剥削阶级的人生观。用齐国男子的丑恶嘴脸来比喻官僚的腐败、无耻,正是这个故事的寓意所在
梁玉秀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之、道、卒、施”的用法。 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 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说理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寓言故事说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迁移性阅读法。 一、教学设想 1、《齐人有一妻一妾》是一篇故事性极强的寓言,篇幅短小,文字较简单,除个别字词外学生基本能读懂原文,因此教师不宜过多讲解,以学生朗读为主。反复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2.孟子寓言的风格是精心选择故事的主人公,请执政者人瓮。《短文两篇》讲述了一些百姓故事,易于被执政者接受。言的是“齐人”“妻妾”“弈秋”之徒,道的是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学习进修,甚至街谈巷议,与政治大事毫不相干。作为一国的执政者,难得有机会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民情,做个爱民如子的明君圣主,即使仅仅是脸面上的事,也绝对会笑着细听分说。 在卑贱的子民面前,国君常想表现出凡人所不能及的判断能力。再者,他人的是是非非,与己无干,自然倍加严格要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时的国君绝对是英明的“旁观者”。“齐人”,堂堂的汉子,背着妻妾干那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恬着脸编瞎话蒙骗她们,这与掩耳盗铃有何区别?大是大非面前,妻妾尚能“泣”“讪”,执政者更能表现出坚定的立场,毕竟说人家容易。怎知最后引火烧身,面对自己犯下的类似错误,只好乖乖地自投罗网。大庭广众下,执政者如果手握两套行事标准,对人“马克思主义”,对己“自由主义”,圣主的颜面何在?孟子抓住了人们共有的对己宽松、对人严格的自私心态,让执政者心甘情愿地被牵引着走进其布下的理性思维空间。 3.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时仅仅是一个情景性的设喻,却可笑、夸张而荒诞,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醒豁的艺术效果。“齐人”去坟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食物,不至餍不返,归家时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乞”,一“骄”,掩盖了丑恶的事实,满足了可笑的虚荣心。寓言故事极尽夸张之能事,在形象的故事中寄托深刻的寓意,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变为通俗易懂、是非分明的故事,给咄咄逼人的说理披上了一件温情而美丽的外衣。虽折了点理性的锐气,却更易为人接受,穿透力无疑增强了。而人物夸张变形、有悖于常情的举动,将问题夸大,将危害加深,使教育警醒意义更明确。生活中未必有这样的人物,但不能否定在求取财富与地位等生活大事时,没有人做与“齐人”或“宋人”一样的勾当。作者的是非价值标准依附在正面或反面人物的身上,在对主人公或褒或贬的叙述和描绘中,作者站在了最前端,并将指斥的矛头从寓言故事中伸出来,瞄准了许许多多有类似问题的社会中人。《齐人有一妻一妾》中两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从深层次上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立场和观点。除了那个并不存在的“齐人”,被孟子刺中一刀的还有那些不择手段的“求富贵利达者”。同样,面对昏庸、做事不能持久而又轻信谗言的齐王,孟子的寓言故事《弈秋》中站出了两个学棋小童,演示着齐王的错误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有良师的指点,有良好的愿望固然重要,但改正错误与学棋一样,是个不断内化的过程,没有积极主动、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一旦受了奸臣的引诱与哄骗,结果功业无成,也是意料中的事。 4、亮点探究 齐人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在形象的庄严、自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妙用了几个修饰性词语,起到了揭示人物性格、传达作者爱憎喜好的作用。 (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中的“必”。“必”,一定,表确定的副词。齐人每外出,必直奔坟场乞食,必饱食而后返,足见其兴趣志向之低下。他贪得无厌,为了追求物质与名利,放弃了对自身道德的修炼和提高。为了得到虚幻的利达,甚至不顾尊严,不择手段,低声下气,求取一些令人憎恶的利益。如此还能满足,还能自得,还能大言不惭、吹嘘夸耀,人格的沦丧,道德的堕落,正如其妻所言:“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仰望与俯视,多么强烈的反差,多么辛辣的讽刺。 (2)“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中的“尽”。“尽”,都,表范围的副词。齐人在坟场乞得一些酒肉,涨红了脸,在妻妾面前夸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借富贵者抬高自己的身价,比脚踏实地赢得名誉与地位来得方便与快捷。“齐人”势利卑鄙,虚伪做作,在妻妾前威风十足,自吹自擂,显现了虚伪无耻的本性。 (3)“遍国中无与立谈者”中的“遍”。“遍”,全,表范围的形容词。前番是竭力鼓吹,后者是残酷的事实。连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不屑与这样的人“立谈”,更别提成为富贵者的座上宾。一个“遍”字,是击破齐人骗局的重锤。 5.对比手法的运用,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齐人有一妻一妾》有两重对比。一是齐人坟场“乞”与妻妾面前“骄”的行为对比,是真相与表象的对比。通过对比,人物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表的庄重自足形成强烈的反差,达到了美学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锐的讽刺。二是妻妾勺齐人人生准则的对比。齐人在坟场乞食而没有丝毫的羞耻感,甚至在足不出户的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两个妇道人家能明大理,强调在追求“利”的同时要注意采用正当的手段,要“行丈夫之道”,不能苟且,不能诡迂。为人不齿、行“妻妾之道”的恰恰是大“丈夫”。两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揭露了齐人的丑态。通过对比,揭示了作者关于态度与结果有必然因果联系的观点。 6.分析孟子寓言的幽默性 孟子的寓言情节简单,却诙谐、有趣而意味深长,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显豁的艺术效果。通过想像将生活中的问题的情状与特征夸大,以更深刻地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危害。齐人去坟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酒食,得了蝇头小利就心满意足,其行为荒诞可笑,为人所不齿。孟子将齐人的行为夸大,使之成为艺术形象,背地里“乞”食,妻妾前“施施”“骄”言,使读者在强烈的反差中产生审美快感,并对对象做出否定性的评价。《揠苗助长》中的宋人,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举动愚蠢而可笑。《月攘一鸡》中的主角改正错误却又不坚决,持“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的观点。孟子的寓言故事通过影射、夸张等手法,机智风趣地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丑陋的现象做了含蓄地揭露、批评,使读者在人物夸张变形、有悖于常情的举动中,微笑着领悟到作者传递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复习前面课文中孟子的说理方法--设喻、对比、类比等--寓言说理。 2.指名朗读,正音。 瞷(jiàn) 墦(fán) 讪(shàn) 施(yí)从良人 3.齐声朗读课文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餍、富贵、瞷、国、终、讪 4.齐读课文,理解多义词 之、施、卒 5.齐读课文,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反"、 "蚤"、 "施" 6.齐读课文,学生翻译全文。 7.分析理解: 1.在本段文字后,原文尚有一句话:"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试翻译这句话。 2.从这句话看来,这篇寓言的寓意何在? 8.学习这篇寓言,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讨论)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批评卑鄙小人行为) 9.作业: 1、熟读课文 2、自译《弈秋》
人教版大纲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是“孟子单元”,《齐人有一妻一妾》被选入“短文两篇”一课。笔者参看了《教师教学用书》“有关资料”中吴小如先生《读〈齐人有一妻一妾〉》一文后,很受启发,但是觉得其中的一段论述未得要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