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教学稿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能力目标: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品味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学法指导:1.三遍阅读法。总体要求是:用心阅读、可出声、可默读,尽量做到带着情感、带着体验,读出形象、读出趣味、读出品味、读出神采、读出语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一篇文章经过这样用心地、反复地诵读,相信同学们对文本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受,你的语文学习也会变得轻松而快乐。 2.阅读的欣喜来自于对未知的破解。散文常常以情感人,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说明文阅读的快乐来自于对未知领域的破解。《绿色蝈蝈》的题目告知了我们文章的说明对象,司空见惯的蝈蝈在法布尔的笔下妙趣横生,通过文章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蝈蝈的歌声和食物习性。我们发现常见的事物、现象中常常蕴涵着不为人知的奥秘,说明文就是将这些奥秘揭示给我们看。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如果准确把握了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就是破译一个个奥秘,我们就会获得阅读带来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预习是教学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其实质就是同学们的自学。传统预习往往仅停留在阅读课文、掌握字词上。把预习课文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字词,是对预习的窄化认识。其实,掌握字词只是预习的任务之一,预习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 1.疏通文句,把握字词。预习时阅读课文先要扫除文字障碍,要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形、音、义,做到会认、会写,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这些词语的语境含义,能在造句、写作中应用这些词语,使其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素养。 如本课中“狩猎、喑哑、静谧、篡夺、吮取、妒忌、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2.通读课文,梳理思路。这几种概括要点的方法你会用吗?①寻找法(直接在段中寻找中心句或中心词);②取舍法(留取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③归并法(把无主次之分的几个意思归纳合并起来)。阅读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示,例如: “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用“——”标明并认真思索;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整体感知要解决如下问题: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边读边画2—11段重要的信息。
3.读思批注,体验感情。在书的空白处以文字形式笔录读书收获,进行批注,及时记录下阅读中突然出现的感受和发现,包括联想想象、启迪感悟等。手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绿色蝈蝈》一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阅读时可以把精彩的语句画下来,在旁边简单写一写理解和感受,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对生命尊重与热爱的感情。当然,还可以提出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甚至是质疑,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
二、合作●展示
(一)谜语导入 猜谜语: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猜四种昆虫)谜底: 、 、 、 。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 (二)分组展示(抽签) 1.板块一:研习课文——读一读 请同学们朗读并讨论下面问题。 ①把你认为要注意的字音上黑板来写一写。 ②看看哪段话的哪些句子照应了课文标题“绿色蝈蝈”?主要写的是蝈蝈的哪个方面? 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点或二点为蝈蝈写一份求职自荐表。[读得有趣,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有所收益。 蝈蝈自荐表 姓名 美称 特长 主要事迹
自我评价 所求职业
2.板块二:品味语言——说一说 ①《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一出版即风行世界,不但为小读者喜爱,成年读者也啧啧称赞。你能从文中体会到这一点吗,总的来说是体现在使用修辞方法和运用优美的词语。请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一读,选出你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形式来说:我喜欢这个句子“ ”,因为 ” [例子:我喜欢“绿色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这个句子,因为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而且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流露纸上。] ②对蝈蝈的称呼:如'绿色蝈蝈'、“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可以再送给蝈蝈其它的称号吗?
3.板块三:课堂练笔——写一写 请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动物,看谁介绍得好。要求:你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用生动的语言;先不要说出这种动物的名称,然后,再请你的好朋友来猜一猜你写的是什么。
4. 板块五:质疑问难——问一问 例: “毫无疑问”是有疑问的。【课文】“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显而易见,“毫无疑问”用在这里是不恰当的。为了说明蝈蝈的捕食过程,文中先拿鹰捕云雀作对比,接着用“但是”笔锋一转,说蝈蝈 “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 ,按惯常逻辑理解,其结果应该蝈蝈被蝉捕获才是“毫无疑问”的,这就和文中蝈蝈捕杀蝉的结局相悖谬。所以,我认为这处译文是错误的。你能再发现一处吗?
5. 板块四:课外延伸——做一做 ①假如一只蝈蝈要去找工作,请你根据它的特点,为它写一份推荐书。 ②请同学们收集几个有关昆虫的成语、俗语或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同学们再猜一个谜语: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做活,四姐做活不点灯。____ ____ _____ _____
三、达标●拓展
一、在字词中夯实你的基础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狩( )猎 姊( )妹 妒( )忌 篝( )火 2、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A、更胜一畴 弱肉强食 喧嚣 ( ) B、惊慌失错 窃窃私语 静谧 ( ) C、津津有味 断肢残腿 暗哑 ( ) D、豪不犹豫 和睦相处 篡夺 ( )
二、在探究中优化你的学法 3、作者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我独自一人”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快速阅读课文,回忆作者写了蝈蝈的哪些习性?其中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那么,田野的节目是谁上演的呢?有些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