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为广大观众朋友安排了由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徐福仙主演的《窦娥冤》。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讲述了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他的父亲误食而遭身亡。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的一个故事。
这是一出广大观众所熟悉的戏曲,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整出戏的矛盾冲突最高点,是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它强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作品用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河南省内乡县内乡职业中专 庞运鹏
[教学目的]
1、巩固学生元杂剧知识及对古白话的理解。
2、培养并提高学生古典戏曲的鉴赏能力。
3、赏析、理解《窦娥冤》主题,人物形象及意义,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
4、赏析,把握《窦娥冤》戏曲语言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把握窦娥人物形象及意义。
2、品味关汉卿本色的语言。
[教学方法]
诵读法、导析法
[重难点突破]
1、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分析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诵读、对比,把握语言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回顾导入
1、导语设计:
上一节,我们已经讲解了元曲特别是元杂剧的有关知识,并且让大家预习《窦娥冤》,下边检查一下上节知识掌握及预习情况。
2、习题
①元杂剧知识 ②典故掌握 ③古白话理解
三、讲解新课
㈠作者与背景
㈡《窦娥冤》剧情梗概(指导学生看课下注释①)
㈢欣赏精彩剧照,认识作品影响
㈣解题、导读提示,了解学习要点
㈤鉴赏分析
1、整体把握
①三个场面(找学生概括内容)
②本折线索(冤)及感情变化(怨→悲→恨)
③矛盾冲突(基本主题)把握
2、具体赏析
⑴戏曲语言,人物形象赏析
(问):窦娥身上最光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体现在哪些场面,哪些唱词中?
(生答):略
①分析第一场面,范读[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
(让学生品味语言,体会语言所体现出窦娥的感情及反抗精神)
②分角色朗读第三场面,继续赏析语言,人物形象
③点拔第二场面,把握窦娥善良美好心灵
(问):为什么要突出窦娥冤善良美好的一面?
(答):略
④整体把握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继续探讨作品主题。
⑵通过课堂练习,继续把握语言特点
①对比阅读《窦娥冤》与《西厢记》唱词。
②总结本剧(关汉卿)语言特点
⑶赏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继续探讨作品主题。
㈥思考讨论
明传奇《金锁记》由《窦娥冤》改编而成,剧中窦娥的丈夫蔡昌宗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赶考途中不幸落水,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考试,举夺魁。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色阴暗,寒风刺骨,提刑官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其冤案,一家人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父女得团圆”。
比较《金锁记》与《窦娥冤》的结尾,你更喜欢哪一个?谈谈你的感想。
四、总结
1、窦娥形象及意义(作品主题),学习其美好品质。
2、语言特点
3、艺术手法
4、读书、写作指导
五、作业
1、背默[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
2、思考讨论
作者在第一场面安排窦娥指天骂地,为何又在第三场面靠天地来显示其冤情?谈一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窦娥冤
关汉卿
冤
怨 悲 恨
(反抗) (善良) (反抗)
现实 ← → 浪漫
控诉、歌颂、表达愿望
课堂练习:
阅读《窦娥冤》与《西厢记》中几段唱词,回答下面问题。
《窦娥冤》: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西厢记》: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粉蝶儿]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烛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
思考:
1、元曲作家素有“本色派”与“文采派”之分,通过唱词分析,关汉卿与王实甫各属哪一流派?
2、试概括本色派”与“文采派”各自的语言特点。
从《窦娥冤》说司法腐败
|
|
泼皮无赖看上了年青寡妇,嫌寡妇的婆婆碍眼,暗中准备了毒药放到寡妇为婆婆煮的羊肚汤里预备“清障”,不巧反被自己的老爹受用了,老家伙一命呜呼。泼皮把寡妇告了官。
不用多说,许多人就知道这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的《窦娥冤》的故事。案情并不复杂,若碰上老包施公谁的保准判个一清二白水落石出,还窦娥清白。但窦娥不幸,碰上了一个昏官——桃杌,一下子就制造了个千古奇冤。
桃杌者谁?楚州太守是也。这封建官府,行政长官和司法长官一般都是一肩挑,所以桃太守也就兼着楚州府的检察院长和法院院长。该桃院长有点与众不同,他自称“我做官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告状来的给他下跪,他也麻利地给告状的下跪。下属问他:相公,他是告状的,你怎生跪着他?桃大人云: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
一句话说得很有些忠于职守的意思,好象也很有些“良心”,但桃院长的意思其实是:只要来了告状的,就是有了敲诈勒索的对象,也就有了“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机会,岂有不高兴之理?一高兴,就跪跪也无妨。桃大人是感激他们来送金银的,不为别的。联想到现在一些司法腐败分子像“三盲”院长姚晓红之流通常两头通吃后还对原被告任意蹂躏,桃大人至少比他们还讲究个礼貌性呢。
就是这个桃法官,因窦娥没送银两,便“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窦娥不认罪,他也有信条:人是贱虫,不打不招,使开了刑讯逼供拿手招数——左右,与我选大棍子打着!结果,打得窦娥“肉都飞,血淋漓”,捱不过只好招了。
本以为自己清白无辜,且相信桃“青天”“明如镜清似水”,能“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来着,不承想反被判了个杀头之罪,天真的窦娥女士碰上了司法腐败。绝望之下,窦娥临刑前提出了三点愿望来证明自己无罪:1、死后一腔鲜血休半点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去;2、身死之后,六月天儿天降三尺瑞雪遮盖尸首;3、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幸亏老天还不算腐败,遂了窦娥的愿,三条全部应验,为窦娥冤案作了显证。
翻读至此,我掩卷思索,很不戏剧地想:窦娥的愿起得有点玄呢,万一六月天不降雪可咋办?血溅白练也好,亢旱三年也好,多少还有点谱,但如果不是在南半球或北极圈要六月下雪可就难。其实,窦娥也许还不算太冤,毕竟湛湛青天为她显了灵作了证。恰好后来她老爸又管着审查她的冤案,使她得以平反昭雪。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贱虫”在桃杌们的刑讯逼供下屈打成招,被判了刑,被杀了头,而根本不会有什么六月下雪的奇迹为他们证冤。他们老死狱中或被斩刑场,不会被人们所知,不会被文人翻案,而冤魂只好背着罪名在黑暗中永远无望地游走着。
法律是社会正义和秩序的最后防线,从这个意义上说,司法腐败是社会腐败中最坏的一种,无论古今。因为它使小民百姓失掉了给自己申冤辩白的唯一合法机会,导致了寻求社会公正希望的彻底破灭。逼得他们中之强者往往铤而走险,而弱者,则就只好企盼六月下雪,把最微茫的希望寄托于最不可能之绝望。 (网友:韩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