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实践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窗。新大纲中“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个性。创造性的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个性化的阅读也是往往能体现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是富有创意的阅读。因此,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要追求个性化阅读,追求对文本进行多元的解读。”等新课程理念正式成为教师们努力实践与探索的热门话题。上星期实验一小的新课程开放日,听了《从现在开始》、《小柳树和小枣树》、《小小竹排画中游》三堂新课程的语文展示课,觉得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的不光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更是观念的转变。三堂课,无不体现了新课标的新,让我们受益非浅。 一、以读为本,引导感悟积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语言实践。由此可见,朗读应该是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常规训练。自读感悟,适时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堂课四十分钟,语文课无须每节都逐句逐段地去详细分析,但必须抓住重点、难点、疑点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要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以讲促读,讲读结合。
二、内化语言,注重积累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语文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需在心和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对于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出于口而了于胸。
三、关注阅读期待,让学生好奇地读
阅读期待是指读者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之前已形成的一种主观知识经验系统。在这种“阅读期待”之下的阅读,是一种将书面材料提供的信息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整合,从而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的阅读期待可以说是学生阅读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分析,关注阅读期待,让学生好奇地读。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很难想象,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仅凭毅力可以完成小学阶段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阅读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应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就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就会真正喜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