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中考 >> 语文学习教案 >> 正文

 

《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

音?”还有“子宁不来?”,前一个就是传递一种讯息,后面一种就是说要去找她。所以说就是递进的关系。
师:你普通话说的很好!说的很好!是不能够换的,第一句话,我不一定赞同,说领子和那个佩,佩玉那个佩戴是递进关系,不是很好说。但是其中的情感是这样的,不仅记得青青的领子,而且记得青青的佩带。第一段说,即使我不到你那里去,你怎么不给我带个口讯来之类的?带个口讯来让我放心嘛。这里有一个字要注意:第一段是“悠悠我心”,第二段是“悠悠我思”,一“心”一“思”,有何细微区别?一个是具体的“心”,一个是抽象的“思”,那意味着,思念的人不仅牵动了她的肉体,更是牵动了她的灵魂。后面就是她的情感压抑不住,即使我不去,你怎么不来看看我啊?前面只要带口讯,后面带口讯还不行,要来看看我。这当然要求更强烈,这个情感是在递进的。这个递进关系刚才那个女同学说的很好的。所以,在结构上,我们说这个优美的汉语,也体现在结构的精确。文章的安排,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它的前后三段的逻辑关系可以有多种,但是从这首诗来看它是递进关系。那么有没有同学来说说,那第三段和前面两段的关系呢?我们怎么样解释它?
生35:(思考)我觉得第三段和第二段可以调换,因为她从现在我在城门前来来回回等他,联想到以前衣襟啊,玉佩的事情。由现在的感觉写到以前的回忆。再加上为什么他不来找我不给我音讯?
师:你这个意思,备课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但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就是把“佻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放在前面去,也是可以的。先写她在那里徘徊,那个城阙是在城的边缘,古人在思念亲人的时候往往站在高处,那个地方比较高,看得比较远。她在那里徘徊的时候,开始就写“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首诗把这个内容放在后面第三段去,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前面两节是逐层深入的,一步一步更强烈,我们没有读到第三段的时候,假如我们是第一次读这首诗,我们读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错觉,这一对痴情的男女他们分开已经很久很久了。但是我们读到第三段的时候怎么样呢?
生36:一日不见。
师:就分开一天哪。(生笑)那说明什么问题啊?说明他们的感情非常的深厚,比天高……
生(齐):比海深!
师:比维多利亚港还深!(生笑)所以放在后面也有道理。它在审美心理学上,形成一个落差,它把我们的胃口吊得很高,假如我们第一次读,它开始说,即使我不去看你,你怎么就不能带一个口讯呢?第二段说,即使我不到你那里去,你怎么就不能来看看我?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强烈的期待,看他们已经分开很久,结果只有一天,是思念之情把分别的时间拉得很长很长,“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生37:如三月兮
师:如三月兮,对。《诗经》后面其他的诗里面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看,这样读诗,这样品味就有意思。

四、改写
师:刚才我们看了那个女性的性格之美。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品味这首诗的优美。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做一点点练习。先不要动笔,现在不要动笔。等一下才要动笔,现在不要。你们学过《蒹葭》没有?学过没有?没有啊?但是你好像还背的出,你来背。
生3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你在哪里看过的?
生38:以前课本学过。
师:以前课本学过是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琼瑶写过一首歌,你们看过没有?琼瑶是台湾的作家。写过一个电影,后来拍成电视剧了。谁知道?
生39:是《还珠格格》吗?
师:不是《还珠格格》。(生笑)《在水一方》啊!有没有同学知道那首歌?哪位女同学给我们唱几句?
生39:我想是不是《情深深雨濛濛》?
师:我也不清楚是哪里的,是《在水一方》吧。有没有同学知道?
生40:老师唱一下。
师:你们鼓鼓掌,我就来哼两句。(生笑)
生:(热烈鼓掌)
师:琼瑶是用现代汉语改编的,她没有直接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她用了那个意境。她是这样写的:“绿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我唱几句,其他的不会。我来唱两句,酝酿一下情绪。(生笑)(师唱)
生:(热烈鼓掌)
师:我要把琼瑶写的歌词引进来,意思是说,《诗经》是用古代汉语写的,琼瑶借用了那个意境,然后用我们现代语言来改写,反映我们现代生活的。这首诗,我没有让大家翻译的,那么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把这首诗改编成一首歌词,我们看那个同学改的有味道,我们带到深圳去。现在就在这个纸上写,把它写成一首歌词,标题你也可以改。
生:(纷纷动笔写,兴趣很高)
师:那位同学念一念?
生40:(一女生主动吟唱)(同学鼓掌)
师:挺好。刚才那个同学用的是《水调歌头》的调子。有没有同学按照自己的调子哼几句,把那个意境哼出来。像民歌一样哼一下。就把第一段哼一下,你看这个班了不起。
生41:我不能控制我自己,想起你那青色的衣领,牵动着我的心,却无能为力……(鼓掌)
师:深情地,你把那个衣领牵动我的心唱得很深情,把我的心也唱动了!(大笑)我叫几个同学念一下,我看你第一段写得很好!
生42:我把那前面两句改为“你那青色的衣领不断扰乱我的心!”
师:你看你写的多优美!“你那青色的衣领不断扰乱我的心!”天哪,(哄堂)一个衣领就能扰乱我的心,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件衣服呢?是不是啊?哪位同学再念一下呢?你们写得很好的,今天课堂上时间不够。有没有同学还想念,一句两句都可以的,这个要加进自己的创造,你要把自己想像成那个深情的少女。再找个女同学念一下。你怎么写的?
生43:你那熟悉的衣领,总在我的心中徘徊。
师:她写得有点诗味,她把“徘徊”用到衣领上去了,有点像我们昨天讲的“陌生化”的手段。写的是衣领在徘徊,其实是她人在徘徊,心在徘徊。写得很好!“你那熟悉的衣领,总在我的心中徘徊。”很好的,有点诗的意思了。从语法上讲好像有点不通,但诗里面经常有这样的句子,还有歌词里面。开始我对流行歌不是很熟悉,我很少听,我小孩在家里唱“因为爱所以爱”,(生大笑)我说怎么这个句子怪怪的?是个病句啊!时间一长,我觉得是个很好的句子,“因为爱所以爱”,没什么道理,“因为爱所以爱”,再加其他的词都是多余的。(生大笑)再加几个词进去,多余的了。
最后,我想给大家留个邮箱地址,课后写好了欢迎发给我看看。另外,我办了个网站,网络实名叫语文味,网址是www.yuwenwei.net,我把网址写在这里,同学们记一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去浏览浏览。下课!(全场热烈掌声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学习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绿》教学设计
    给我的孩子们(节选)
    威尼斯商人(节选)
    《雪》四人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与设计
    项链
    幽径悲剧
    议论文说理技法解析探讨
    行道树
    《采薇》
    再塑生命
    祝福
    老王
    生命与和平相爱
    邹忌讽齐王纳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有的人一纪念鲁迅有感
    李杜诗五首
    短歌行
    论美
    峡江寺飞泉亭记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
    气象物候(专题)
    散文家谈散文
    《成功》教案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学…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谈读书
    纸船
    陈毅市长
    旅鼠之谜
    守财奴
    桃花源记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谈语言
    收集家乡的谚语
    《七律·长征》
    食物从何处来
    枣核教学设计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7曹刿论战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离骚》教学实录
    《团圆》
    马说
    陈奂生上城
    回延安
    雨说
    社戏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自由写作实践
    菜园小记
    沁园春·长沙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单元教学设计
    夏之绝句
    单元探究性活动 八(上)第一单元:…
    孔乙己
    沁园春•长沙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沁园春•长沙
    繁星
    白杨礼赞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扁鹊见蔡桓公
    《江村小景》
    捕蛇者说
    《江村小景》
    《呼兰河传》
    11、中国石拱桥
    汉魏晋诗三首
    白洋潮
    作文训练一(关于审题立意)
    福搂拜家的星期天
    游记小品两篇《游高粱桥记》(袁宏道…
    《论语》十则
    《热爱生命》教案
    《斑纹》教学设计
    《送行》
    英雄潇洒走苍穹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苏武传学案
    斑纹
    《西地平线上》备课
    我的第一本书
    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
    《故乡》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巍巍中山陵
    新闻两篇
    《绝版的周庄》教案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一体化
    赵普
    中国赴南极考察简介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藤野先生
    我的母亲
    《黄果树瀑布》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