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
|
音?”还有“子宁不来?”,前一个就是传递一种讯息,后面一种就是说要去找她。所以说就是递进的关系。 师:你普通话说的很好!说的很好!是不能够换的,第一句话,我不一定赞同,说领子和那个佩,佩玉那个佩戴是递进关系,不是很好说。但是其中的情感是这样的,不仅记得青青的领子,而且记得青青的佩带。第一段说,即使我不到你那里去,你怎么不给我带个口讯来之类的?带个口讯来让我放心嘛。这里有一个字要注意:第一段是“悠悠我心”,第二段是“悠悠我思”,一“心”一“思”,有何细微区别?一个是具体的“心”,一个是抽象的“思”,那意味着,思念的人不仅牵动了她的肉体,更是牵动了她的灵魂。后面就是她的情感压抑不住,即使我不去,你怎么不来看看我啊?前面只要带口讯,后面带口讯还不行,要来看看我。这当然要求更强烈,这个情感是在递进的。这个递进关系刚才那个女同学说的很好的。所以,在结构上,我们说这个优美的汉语,也体现在结构的精确。文章的安排,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它的前后三段的逻辑关系可以有多种,但是从这首诗来看它是递进关系。那么有没有同学来说说,那第三段和前面两段的关系呢?我们怎么样解释它? 生35:(思考)我觉得第三段和第二段可以调换,因为她从现在我在城门前来来回回等他,联想到以前衣襟啊,玉佩的事情。由现在的感觉写到以前的回忆。再加上为什么他不来找我不给我音讯? 师:你这个意思,备课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但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就是把“佻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放在前面去,也是可以的。先写她在那里徘徊,那个城阙是在城的边缘,古人在思念亲人的时候往往站在高处,那个地方比较高,看得比较远。她在那里徘徊的时候,开始就写“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首诗把这个内容放在后面第三段去,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前面两节是逐层深入的,一步一步更强烈,我们没有读到第三段的时候,假如我们是第一次读这首诗,我们读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错觉,这一对痴情的男女他们分开已经很久很久了。但是我们读到第三段的时候怎么样呢? 生36:一日不见。 师:就分开一天哪。(生笑)那说明什么问题啊?说明他们的感情非常的深厚,比天高…… 生(齐):比海深! 师:比维多利亚港还深!(生笑)所以放在后面也有道理。它在审美心理学上,形成一个落差,它把我们的胃口吊得很高,假如我们第一次读,它开始说,即使我不去看你,你怎么就不能带一个口讯呢?第二段说,即使我不到你那里去,你怎么就不能来看看我?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强烈的期待,看他们已经分开很久,结果只有一天,是思念之情把分别的时间拉得很长很长,“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生37:如三月兮 师:如三月兮,对。《诗经》后面其他的诗里面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看,这样读诗,这样品味就有意思。
四、改写 师:刚才我们看了那个女性的性格之美。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品味这首诗的优美。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做一点点练习。先不要动笔,现在不要动笔。等一下才要动笔,现在不要。你们学过《蒹葭》没有?学过没有?没有啊?但是你好像还背的出,你来背。 生3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你在哪里看过的? 生38:以前课本学过。 师:以前课本学过是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琼瑶写过一首歌,你们看过没有?琼瑶是台湾的作家。写过一个电影,后来拍成电视剧了。谁知道? 生39:是《还珠格格》吗? 师:不是《还珠格格》。(生笑)《在水一方》啊!有没有同学知道那首歌?哪位女同学给我们唱几句? 生39:我想是不是《情深深雨濛濛》? 师:我也不清楚是哪里的,是《在水一方》吧。有没有同学知道? 生40:老师唱一下。 师:你们鼓鼓掌,我就来哼两句。(生笑) 生:(热烈鼓掌) 师:琼瑶是用现代汉语改编的,她没有直接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她用了那个意境。她是这样写的:“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我唱几句,其他的不会。我来唱两句,酝酿一下情绪。(生笑)(师唱) 生:(热烈鼓掌) 师:我要把琼瑶写的歌词引进来,意思是说,《诗经》是用古代汉语写的,琼瑶借用了那个意境,然后用我们现代语言来改写,反映我们现代生活的。这首诗,我没有让大家翻译的,那么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把这首诗改编成一首歌词,我们看那个同学改的有味道,我们带到深圳去。现在就在这个纸上写,把它写成一首歌词,标题你也可以改。 生:(纷纷动笔写,兴趣很高) 师:那位同学念一念? 生40:(一女生主动吟唱)(同学鼓掌) 师:挺好。刚才那个同学用的是《水调歌头》的调子。有没有同学按照自己的调子哼几句,把那个意境哼出来。像民歌一样哼一下。就把第一段哼一下,你看这个班了不起。 生41:我不能控制我自己,想起你那青色的衣领,牵动着我的心,却无能为力……(鼓掌) 师:深情地,你把那个衣领牵动我的心唱得很深情,把我的心也唱动了!(大笑)我叫几个同学念一下,我看你第一段写得很好! 生42:我把那前面两句改为“你那青色的衣领不断扰乱我的心!” 师:你看你写的多优美!“你那青色的衣领不断扰乱我的心!”天哪,(哄堂)一个衣领就能扰乱我的心,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件衣服呢?是不是啊?哪位同学再念一下呢?你们写得很好的,今天课堂上时间不够。有没有同学还想念,一句两句都可以的,这个要加进自己的创造,你要把自己想像成那个深情的少女。再找个女同学念一下。你怎么写的? 生43:你那熟悉的衣领,总在我的心中徘徊。 师:她写得有点诗味,她把“徘徊”用到衣领上去了,有点像我们昨天讲的“陌生化”的手段。写的是衣领在徘徊,其实是她人在徘徊,心在徘徊。写得很好!“你那熟悉的衣领,总在我的心中徘徊。”很好的,有点诗的意思了。从语法上讲好像有点不通,但诗里面经常有这样的句子,还有歌词里面。开始我对流行歌不是很熟悉,我很少听,我小孩在家里唱“因为爱所以爱”,(生大笑)我说怎么这个句子怪怪的?是个病句啊!时间一长,我觉得是个很好的句子,“因为爱所以爱”,没什么道理,“因为爱所以爱”,再加其他的词都是多余的。(生大笑)再加几个词进去,多余的了。 最后,我想给大家留个邮箱地址,课后写好了欢迎发给我看看。另外,我办了个网站,网络实名叫语文味,网址是www.yuwenwei.net,我把网址写在这里,同学们记一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去浏览浏览。下课!(全场热烈掌声)
 上一页 [1] [2] [3]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学习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西地平线上》备课 |
下一篇文章: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