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画自己的一个童趣。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展示“我的童趣”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请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童趣故事和自己绘制的漫画,挑选3则全班交流。交流童趣故事和漫画 2教师小结,引入下一内容的学习:无拘无束的童年纯真而快乐,总有一天我们会长大,面对童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人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二、联系生活,体会失去童真之悲哀(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 提示学生思考: 1、这一部分里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生活与孩子生活的? 2、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 3、有人说《子恺画集》这名太普通,如请你给重新取个名字,你觉得取怎样的合适?能说说你这样取的理由吗? 例:《黄金时代》、《金色童年》、《纯真时代》、《蜘蛛网落花》、《舐犊情深》……突出童真的可贵或父亲对孩子的挚爱。1、听学生朗读体会作者溢于言表的“悲哀”。 2、思考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 3、给画集取名并讲述理由。 2组织学生思考后交流,明确: 孩子生活:出肺肝相示、彻底的真实和纯洁。 成人世界:俗务缠身、身不由己、无奈随俗。 作者真正的悲哀:看见心爱的孩子还不能体会幸福,而幸福时光就要结束,他们很快就会长大,退缩、顺从、妥协、屈服到像绵羊的地步,这种悲哀是难以克制的。交流并作笔记
三、学会在质疑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学贵有疑,本文中有许多句子内涵丰富,所表达的情感复杂,针对下列句子,请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之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2、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3、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学生品味、质疑、探讨、解疑,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四、诵读课文、体会丰子恺语言风格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品味丰子恺语言风格: 真情直白、亲切自然、毫不矫饰。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品味丰子恺语言风格。
课后学习:1、站在童年向成人的转折点上,你一定会有对童年的回望,也有对成人的憧憬,请仔细思考一下,你希望能留住童年中的哪些东西,又渴望成人后的哪些东西?你认为这些东西可以同时拥有吗?为什么?
《台阶》 学习目标: 1、阅读作品,了解中国农民勤俭坚韧的性格,和他们艰苦的生活。 2、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培养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感受中国典型的农民形象。 2、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感受父亲形象的特点与意义。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景导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给自己的父亲造一个比喻句,来表达对父亲的情感。看来父亲在同学们眼里都是崇高而令人尊敬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著名作家李森祥笔下父亲的形象。 思考,造比喻句。 二、诵读感知,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请同学带着疑问朗读课文,问题设计: 1、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有哪些表现? 4、父亲主要是造新屋,为什么不叫《新屋》?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请同学简要讲述故事情节学生讲述故事情节 3引导同学把朗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做好记载,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整理疑问,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三、探讨作品人物形象与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课件出示探讨题: 1、课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他身上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2、文中处处流露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3、你认为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父亲形象有什么特殊用意?研读课文,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必要时尝试着与同学展开讨论,以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评点,解决问题: 1、父亲有着农民在温饱基础上而产生的获得地位、获得尊重的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并为之不辞辛劳地奋斗,他勤劳诚实、朴实厚道、勤俭坚韧。 2、“我”对父亲充满了热爱、崇敬、同情、悲悯,因而全文基调是感伤的。 3、父亲的形象启示我们:中国农民身上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景仰与赞叹的,然而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光靠父亲这样的奋斗是没用的,还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制度,提高农业生产力,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并作必要的记录。 课后学习: 1、收集自己学习或了解的农民形象,看看他们身上体现的性格特征,关注他们的命运和生存状态。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引入:课文以《台阶》为题,以“造台阶”为全文的线索,在造台阶的过程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塑造父亲这个形象,体现他的性格的呢?(细节描写) 请同学研读课文: 1、找出文章关于父亲的细节描写,看看他们分别体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 2、思考一下这些细节与中心的关系。研读文本,做好圈点批注。 2请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讨论交流 3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和讨论后,再作一些必要的补充。重要细节如下: 1、父亲背得起三百来斤重的石板。 2、父亲总也洗不干净的脚。 3、父亲往黑瓦罐里塞角票。 4、父亲拣回一块砖一片瓦。 5、父亲在深秋早上踩黄泥。 6、父亲放鞭炮时“尴尬的笑”。 7、父亲托石板时闪了腰。 8、父亲坐台阶时不自在。 9、父亲挑水时受了伤。 10、父亲呆坐在新砌的台阶上…… 小结:小说紧紧围绕刻画“勤俭坚韧”的父亲形象这一个中心,选择了恰当的细节来组织材料。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作必要的记录。 二、在比较中明确课文的主题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1、请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农民形象,比较他们与文中的“父亲”形象的异同,认识父亲这一典型形象的现实意义。 例如:鲁迅笔下的闰土、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叶圣陶笔下的旧毡帽们……交流并比较:父亲除了具有中国农民身上的共同的传统美德外,他还是一个人性开始觉醒的农民形象。 三、质疑探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教师示疑:“学贵有疑”,老师在读这篇小说时,对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产生了疑惑,请同学们用文中的有关内容,给老师一个答案好吗? 提示:解放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学生寻找解疑的信息,并解答。 2请同学翻开第一课时中记载的疑问,看一下是否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如尚有未解决的疑惑,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回顾初读课文时的疑惑,对没有解决的疑惑拿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 四、结束新课,并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播放崔京浩演唱的《父亲》:“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要求:理解父辈的奋斗与艰辛,理解父辈的愿望与追求,以“我的父亲”为话题,写一点真挚感人的文字,聊以表达我们对父亲的感激与关心。听音乐,感受父亲形象,课后写一点关于父亲的文字。
《呼兰河传》(节选)
学习目标: 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景导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忆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唤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童年却与你们截然不同,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大花园,去感受什么才是童年的天真烂漫。聆听歌曲和老师的讲述,进入课本。 2用投影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她的坎坷经历,做到知人论文。诵读投影内容,并作必要的 记录。 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带着问题浏览课文,问题设计如下: 1、文章回忆了哪些人和物?他们分别有些什么特点? 2、作者是用怎样的感情去回忆和描写这些人和物的? 3、读完文章唤起了你哪些联想?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人物:“我”和爷爷(特点:“我”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爷爷勤劳、慈爱、通达。) 事物:大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蚂蚱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学习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