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
。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迳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这个事情一波三折,很好看。蔺相如的表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一般的意见是,“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刻画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形象。但明代的王世贞对“完璧归赵”这件事,就有不同的看法,他写了一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附在下面: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王世贞的观点很有道理。但我觉得,他的看法还没有完全做到“知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根据我提出的方法来分析一下。
这件事究竟有何玄机,一下子确实很难看出来。首先,我们用“结果分析”来分析一下:结果如何?对谁有利?请看“完璧归赵”的最后一段的交代: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很明显,秦国想得到和氏璧,但没有得到,因此秦国没有得到什么利益;和氏璧本来就是赵国的,赵国虽然没有得到十五座城池,却也没有失去和氏璧,因此赵国也没有损失。秦赵两国,都既无利益也无损失。通过这件事,唯一的获利者是蔺相如,他从宦官的一个门客,变成了“上大夫”。这是值得关注的。
根据王世贞的说法,拿不拿和氏璧到秦国去,“两言决耳”,并不复杂。当时的问题是,赵国对秦国处于弱势,秦国要求用城池换取和氏璧,赵国人感到害怕,因为具有强大实力的秦国势必不会把城池交给赵国。结合当时的天下大势,王世贞说得很明白:当时秦国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吞并六国的阶段,还没有掀起统一中国的高潮,“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这一点很重要,《廉蔺列传》中这段话很清楚地证明了这个现实: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从秦王的言辞看,秦国此时还是把“秦赵之欢”当那么一回事的。他不愿只图眼前爽一把,杀掉蔺相如解气,而牺牲掉秦赵两国的关系。而当时的赵国,只有蔺相如对这一点认识得很清楚;正因为对此有清楚的认识,他知道自己面临的风险是可控的,才敢于主动要求出使秦国,并在秦国朝廷上进行那样扣人心弦的激情表演。
在我看来,蔺相如最杰出的才能,在于善于把握大势。从他劝阻宦官头目缪贤弃赵奔燕这件事,就能看出蔺相如对宏观形势的判断相当精准。须知蔺相如要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是冒着巨大的风险的;他在秦国朝廷上从秦王手里骗回和氏璧的举动,偷偷把和氏璧运回赵国的伎俩,更有掉脑袋的可能。但蔺相如何以敢这么做?我以为就是基于蔺相如对天下大势的判断。蔺相如应该知道,彼时的赵国,还是一个实力较强的国家,宋代的苏洵就说“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蔺相如想必知道,当时的秦国,对赵国虽有野心却仍有顾忌,确实还没有决意彻底埋葬与赵国的关系,所以他才有胆量投入这场以性命为赌本的赌博。
正是蔺相如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使他觉得可以一赌。当秦国提出换取和氏璧之时,蔺相如应该知道:如果秦国不想与赵国决裂,和氏璧就没有必要送到秦国去,因为不送去对赵国来说也没有战争风险;如果秦国此时想与赵国决裂,和氏璧也不必送到秦国去,因为就算送去了战争反正也要来。既然这样,蔺相如为什么还要建议送和氏璧到秦国去呢?为什么他要自告奋勇去完成这个任务呢?他有什么把握说他一定会送回和氏璧呢?
秘密就是:这是一个危险的但值得一试的任务;之所以值得一试,就是因为这个任务对蔺相如本人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没有这项任务,蔺相如就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就不可能成为“上大夫”而只能继续扮演宦官的门客。
蔺相如利用了赵国朝廷对秦国的害怕,设计了“完璧归赵”的表演。他利用了当时秦国尚未打算与赵决裂的形势,终于让这一幕表演成功落幕。由此,蔺相如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他不再是一个“贱人”(廉颇语),而赫然成为国家重臣了。
上面这个方法,我称之为“结果分析法”。从一件事的结果如何,反过来观察整个事件的过程,以及这个事件的参与者的动机。“结果分析法”并不是只分析结果,而是以结果为观察点切入。这种分析方法,实际上是与“动机分析法”、“过程分析法”紧密联系的。同样地,对动机与过程的分析,也势必涉及对结果的分析。
总结上面的分析,我觉得可以看出三点:
第一,结果方面:整个完璧归赵事件,仅仅对蔺相如本人有利,它是蔺相如个人的机遇。正如前文的分析,和氏璧送与不送,都不影响赵国的命运;但如果不送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将失去出人头地的机会。
第二,过程方面:整个事件中,蔺相如的表现具有赌博和冒险的性质。正如王世贞的分析,整个事件也给赵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为战争也可能由于偶然因素而爆发。完璧归赵之所以没有带来战争,是因为秦王本人具有自我控制的理性,他不希望由于一块和氏璧而损害秦赵关系的大局,因而保持了克制。
第三,动机方面:蔺相如的动机是可议的或可疑的。蔺相如说:“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但王世贞的分析更为确切:“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以城易璧,只是一个交易:两相情愿,就完成交易;一方不愿,不交易就算了。无论交易与否,都没有理直或理亏的问题(倒是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往秦国却又偷偷送回赵国,而秦王完成指地图、斋戒、列九宾等环节后,赵国实际上已沦于背信弃义的境地)。蔺相如事前对赵王的说辞,实际上是强调了交易的必要性,并在其中注入了道义的元素,从而推动这场交易的进行。然后他主动请缨带璧出使,使这个事件得以发生。蔺相如为什么要这样做?《史记》没有说,但这为我们提供了猜想的空间。如果我们说蔺相如有意为自己创造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是对“完璧归赵”事件的详细分析。至于“渑池会”、“将相和”,我简单分析如下。
“渑池会”,我准备从过程角度切入来谈一谈。粗看渑池会上蔺相如的表现,很容易感觉到蔺相如在针锋相对与秦国方面作斗争。但细看过程,蔺相如的斗争,实际上还不是一味鲁莽的针锋相对,也有手法细腻的部分。例如,秦国人要求赵王鼓瑟之后,秦国御史书写的是“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要挟秦王击缶后,蔺相如要求赵国史官记录的是“秦王为赵王击缶”。“令赵王鼓瑟”,这个“令”字,比起“秦王为赵王击缶”的“为”字,要霸道得多。由此可见,在那种“酒酣”的场合,蔺相如还是很清醒的,很有分寸的。
这场宴会的过程中,蔺相如的表现总体上比较强硬,他甚至敢于以杀死秦王来进行威胁。他为什么这样强硬?是因为赵王在场,并受到了秦国方面的羞辱。赵王受此羞辱,注定了蔺相如即使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也必须拼死抗争。这是因为:
第一,赵王是赵国最高权力的代表,他能够左右蔺相如的命运。此时蔺相如以赵国上大夫的官位陪同赵王,捍卫赵王尊严的任务,当然落在了他的肩上。这个任务蔺相如是无法逃避的。
第二,赵王参加“渑池会”,本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现代文理解分析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沁园春·雪》教案 |
下一篇文章: 解读《将进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