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史传1:知人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
【提示】
史传文阅读,宗旨在“知人”,通过对历史人物人生的观察和理解,吸取人生的经验或教训。“知人”离不开对人物行事的分析。这种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动机、过程和结果。
【讨论】
1.根据你的经验,史传文阅读之时,你是否认真想过,历史人物的人生对自己为人和行事有哪些启示?
2.《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课本选文中主要叙述了蔺相如的故事。你认为蔺相如从一个小人物成为朝廷重臣,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蔺相如在秦国朝廷上面临着哪些风险因素?他在秦王面前为何敢于大胆采取行动?
【讲录】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历史就是对往事的客观记录。但实际情况是,实际发生过的往事,与被记录下来的往事,是有所不同的。首先,很显然,一件事情的所有细节,所有原因,所有可能的影响,不可能被完整地、毫无遗漏地记录。无论历史学家主观上多么尊重、甚至企图照搬事实,他都是办不到的。换句话说,任何历史记载都是残缺的;历史只能是有选择的记录。其次,历史记录与历史学家本人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的理解密不可分。历史学家在书写之前,必然会根据自己的看法,确定哪些事实是“重要的”,哪些事实是“次要的”,哪些事实需要记载,哪些事实可以淘汰。也就是说,历史与其说是对往事的记录,不如说是对往事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传统的中国历史,关切的焦点是现实人生。历史记录的主要目的,还是理解人生,为后世提供人生教益。从《史记》的写法和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自述,我们可以观察出如下几点:
第一,司马迁写历史,以人物为中心。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把人摆在了历史的中心。这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史记》的重点之一,是使后世的读者了解前人的生平行事,从中吸取人生的经验或教训。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借鉴前人的人生,从而反思和改进自己的人生,这样历史就能给人直接提供教益。
第二,《史记》是被司马迁作为人生的最高事业来追求的。司马迁受宫刑,他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只要撰写出《史记》,就能“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史记》对他为什么这样重要?司马迁说,这是为了避免“鄙陋没世”,使自己能够“文采”“表于后世”——也就是说,《史记》是司马迁的人生事业。至于《史记》的宗旨,司马迁说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很重要,可见在司马迁本人看来,《史记》绝不仅仅是一部“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著作。“究天人之际”,说明《史记》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哲学著作;“成一家之言”,意味着《史记》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第三,《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都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史记》显然也是“发愤之所为作”的。这样,这部历史著作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也是能够理解的。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看出了《史记》的文学性或者说抒情性。
上述特点基本上可以总括为:《史记》是以人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的正史,都是沿用司马迁的纪传体,也都是以人为核心的。只不过,后世的历史学家没有司马迁那样遭受宫刑,所以个人愤懑的发抒成分就基本上没有了;撰写史书的目的也不是“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所以他们更关注的是记录历史事实而不是推究人生真理。但以人为核心,始终是中国史书的基本立足点。由此我们得出读历史传记的基本任务,那就是“知人”。
读历史传记,如果你只晓得一些故事,基本上算是白读了。读史传的重点,还是了解古人的行事,以增益人生经验。中国古人写历史,着重在人格品性、人生经验等方面,所以很留意展示人物的重要经历;当今的历史教科书,着重在探寻所谓历史规律,所以写得非常抽象,读起来兴味索然。《史记》比起我们的历史教材,显然有趣得多。
如何“知人”?“知人”是需要“论世”的。所谓“知人论世”,二者结合在一起的,不能分割。但“世”虽同一,“人”却不同,一个时代里,各色人等,活法不同。因此要“知人”,只能结合时世,从人物生平行事之中去进行具体的了解。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知人”,就要“论事”。这个“事”是“事情”的“事”。一个人如何做事?做的是什么事?这个事目的如何,后果如何?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就大抵能够了解了。
我认为,分析一个人物的行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动机分析: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目的是什么?
二是过程分析:这件事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三是结果分析:这件事的结果如何?对谁有利?
下面我就结合《廉颇蔺相如列传》,来谈谈如何进行这三个方面的分析。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君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