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九年级第一学期 >> 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半期 >> 正文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第Ⅰ卷( 共60分)

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修qì)      合(fǔ)      防(dī)        叠嶂 (luán)

B首(qiáo   mèi    见(piě)        厚此彼(bó)

C空(lòu     huì)     迫(qiǎnɡ)      刚正不(ē)

D职(chèn    jū)       椎(jìnɡ)       顿开 (s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认真打扫、细心布置,我们的教室换然一新。

B.明察秋豪的判断力,往往来自辛勤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思考。

C.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每个部门必须步调一致,不能各行其事。

D闻名京城的西山八大处,层峦叠嶂,古木参天,环境幽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发令枪响了,我班体委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又为我班夺得了一个第一。

B.在分组讨论时,他能够做到语言丰富,夸夸其谈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C.《世界新闻报》为了获取新闻,不惜使用电话窃听、私闯民宅等非法手段,真可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善于扬长避短,各尽所能,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出色成绩。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法是以自由精神为艺术创作手段的。其本质形式是通过汉字书写,笔墨留下的线条起伏的轻重粗细、行笔速度的快慢顿挫和空间布局的大小疏密,                           

A.线条产生了优美诗意和流畅的节奏感,正是这些线条粗细与疏密造就了书法的魅力。

B.使线条产生优美的诗意和流畅的节奏感,正是这些线条自由运行的变化无穷造就了书法的魅力。

C.线条产生了优美诗意和流畅的节奏感,正是这些线条自由运行的变化无穷造就了书法的魅力。

D.使线条产生优美的诗意和流畅的节奏感,正是这些线条粗细与疏密造就了书法的魅力。

5.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①《左传》②《战国策》③《行路难》④《小石潭记》⑤王维  ⑥刘向 ⑦ 左丘明 ⑧欧阳修

A. ①②⑦     B. ②⑥⑦     C.③④⑤     D.③④⑧

6、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绕着熊熊篝火歌舞狂欢。

修改:在结尾处加“的场景”。

B荞麦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功能,常用于高血压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修改:将“增加”改为“增强”。

C诚信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更体现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修改:将“道德”调到 “基本”前面。

D双休日,大家郊游时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修改:删掉“不要”。

二、填空(共7分)

7.默写(5分)

1)《陈涉世家》中最能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2)《小石潭记》中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轻快敏捷的句子是:                      

3               ,志在千里。(4)纷纷暮雪下辕门,              

5)《论语八则》中,说明要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的句子是                      

8.名著阅读2分)

   在立浦特小人国,国王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什么?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古国的?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79小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初三(2)班本周要承担“国旗下演讲”的任务,演讲的主题是“中学生眼中的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请你协助班长做好以下工作:

9.为了说明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请你概括下面两则材料主要信息。(2分)

材料一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一览表(数字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

   收入(元)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亿元)

1978

343

134

211

2007

13786

4140

17.3

材料二  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调查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在城镇地区逐步普及,汽车、家用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农村居民中彩电、电风扇、洗衣机、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普及率也明显提高。

你概括的主要信息是:

10.为充实演讲稿的内容,同学们选取了一些历史事件,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2分)

A.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并做出重大贡献。

B“当代毕昇”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C2001713,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D.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制成功,我国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第二个自主研发并拥有抗虫转基因技术专利的国家。

11.请为演讲稿写一段结束语,谈谈你对“改革开放30年巨大成就”的感想,用上“今非昔比”“可歌可泣”两个词。(2分)

   同学们: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往          发夕至        B溪而渔       大敌

C杂然而陈者    勇往直        D.水而石出     花流水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分)

觥筹交错                           树林阴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                                                                  

⑵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译文:                                                                   

15.选段多处提到“乐”,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太守、游人和禽鸟的快乐之因。(2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完成下列各题。(11分)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①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③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④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⑤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⑥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⑦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⑧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16.感知内容。说说文章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杨木桩这一形象的。(2分)

   自身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存状态:在风霜雨雪中经受磨砺

   内在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揣摩语句。作者在第③段说,“杨木桩和风是朋友而不是仇敌”。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品味细节。具体分析第④段线的语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有几句话描写杨木桩十分生动形象,请选择一句加以赏析。(2分)

 

                       

20.杨木桩和小枣树有着不同的生命行走方式,作者赞颂前者,也不愿苛责后者。你如何看待生命的行走呢?请结合课外积累,说说你真实的感受。(100字左右)3分)

 

 

(二)阅读《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节选),完成下列各题。(7分)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节选)——梁思成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④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⑤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⑥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21. 读完本文后,说一说建筑中的“千篇一律”指的是什么。(2分)

答:                                                                        

22.说说文章③④⑤⑥段的说明层次。(3分)

      

23.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一说卢沟的美体现在哪里。(2分)

【链接材料

北京的卢沟桥全长200多米,的两侧有281根望柱,柱间相隔大约一米。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墩。放眼望去,两排柱子雄伟壮观。这281个望柱,每根柱上都有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的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984年经过核查,查清上的石狮多达489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在读书中升级,升级才能生存》,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在读书中升级,升级才能生存

林治波

①钟国兴的新作《升级才能生存》,是一本研究企业管理的书。全书阐明了一个观点:“在多变的时代,企业最激烈的竞争是升级之争,不升级便是死亡。”“升级是一种时代的理念,是一种时代的哲学,也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只有升级才能生存,只有更快地升级才能更好地生存。”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企业,也完全适用于个人。在今天的社会里,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人,如不及时地升级,就不能很好地生存。

②个人的升级靠什么?靠学习,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读书。

③对于读书,当下出现了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势:一方面,就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紧迫性而言,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没有今天来得突出。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使我们对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渴求。但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新媒体迅猛发展和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一些人无暇读书了,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读书了,而只是满足于浏览网络、收看电视。和已往相比,现在认认真真读书的人,似乎在减少。

④读书的必要性在于一个人不可能直接体验所有的实践,也不可能直接和很多的高水平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于是阅读这种间接的实践活动就有了必要。在现代条件下,我们获得知识、提高素质的途径固然比过去更多了,但读书的重要性并未因此而下降。在所有的媒介和读物中,书籍依然是获得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渠道。若就知识的系统性、思想观点的深度和阅读的审美感受来衡量,书籍依然不失为最佳的选择,无论是上网、看报,还是听广播、看电视,都不能完全取代甚至是完全不能取代读书的功用。

⑤有人说现在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了,没有时间读书,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不然。许多人的工作是很忙的,有的可谓日理万机,但他们中不少人仍然挤出时间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阅读。这说明,是否愿意做某一件事,实质上不是有无时间的问题,而是重视与否的问题——重视了,就舍得拿出时间、付出精力。即使拿不出整块时间,也可利用零星时间一点一滴地学习,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学有所成。犹如储蓄,日积月累,渐见其多;就像春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信息、报刊、书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对于个人来说,接受什么信息、阅读什么书籍的确成了一道难做的选择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多读一点旧书。所谓旧书,就是那些被证明见解卓越、质量上乘的经典名著,这样的书比起那些拼凑、剪贴的急就章的新书来,要好得多,从中得到的教益、启发、美感也更多。现实无论怎样精彩,毕竟是短暂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宝库,储存着无比丰厚的积淀。读书读旧、看报看新,读旧书、看新闻,研究历史经验、观察现实变化,不失为一条读书和研究社会的好经验。

⑦让我们呼吁读书的价值,保持读书的习惯,在读书学习中不断“升级”,以适应飞速变化的时代。

24.本文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

答:                                                                    

25.文章④⑤两段就“读书”这一问题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

    答:                                                                      

26.简述文章第⑥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第 Ⅱ 卷 (共60分)

六、写作(60分)

“润”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随风入夜,只见木抽芽;“润”是力量,滴水穿石,贵在一种坚持;“润”是美德,润己,及他,既是自我的丰盈,又是给予和分享。“润”,融汇着自然法则;“润”,贯穿着人生信念;“润”,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请以“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九年上册期中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青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201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六七单元试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测试题 参…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2(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题 参考答…
    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初中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期中复习(上学期)…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
    [初三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
    初中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初中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初三语文试题]上学期第二单元阅读训…
    初中三年级上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初中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
    2009—2010年度九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上学期]新…
    [九年级语文试题]期中复习(上学期)…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语文版…
    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
    人教版2010年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附…
    2009-2010学年度聊城市高唐第一学期九…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1)试题语文试卷
    人教版初中三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题
    2009学年上学期初三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及…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2010年秋季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新课标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试卷(附答…
    新课标八年级(上)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三语文试题 期中复习(上学期) 期…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试题(附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