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九年级第一学期 >> 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半期 >> 正文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答案

积累与运用(30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huì。
                           

2、根据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文段的横线。 (3分)
   没有丰富肥料滋养的土地,是------的土地;没有先进文化沐浴的民族,是-----的民族;没有优秀文化浸润的心灵,是------的心灵。      (荒芜     愚昧     贫瘠)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4、与下面语段空缺处衔接得当的是(   )  (4分)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④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  ③①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②①③④
5、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句子。(8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2分)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2分)
  (3)“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2分)
  (4)“感动中国”2007年度获奖者钱学森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他的事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的句子:“              ,              。”来表达。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0分)
初中三年,是人生成长中色彩斑谰的三年,是丰收的三年,也是奋斗、紧张的三年。这三年里,我们与老师、同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临近毕业,依依不舍,学校团委希望各班以“难忘母校”为主题办一期专栏。
(1)如果你的专栏拟一个富有情感的标题,请回避本题题干内容。(3分)
                                                                     
(2)如果你的专栏的标题是《愉快的记忆》那么下面不可入选的材料是(    )(4分)
    A、赵老师生动有趣的实验课
    B、课间充满友谊的篮球赛
    C、同学间的一些误会和矛盾
    D、互相帮助,关心的片断
(3)同学们知道要办黑板报后,纷纷出谋划策,有个同学却说:“有什么难忘的,天天逼着我们学习,太烦人了”。同学们纷纷反驳他的说法,你也对他说:“                      
                                                   。(3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小题。(15分)
   欧阳修四岁而孤,母诲之学。家贫,至以获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度,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敏碎耳。”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辄,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母郑,亲诲之学                 
   (2)好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                   
   (3)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译文:                                                                      
  9、下面不符合本文中欧阳修性格的一项是(    )(2分)
     A、见义勇为      B、超然独鹜    C、聪慧好学    D、为政宽简
 10、本文介绍了欧阳修的哪几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至少三条。(3分)
 
(二)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11-13小题。(10分)
人不炼 不成器
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果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以上道理。
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最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章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就是说,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滑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侦察嫌疑犯那么窥伺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在这种境界,有诚意摆正自己的心而不自欺的,则会憬然警觉。“啊!我自以为没这种想头了,原来是我没有看透自己!”一个人如能看明自己是自欺欺人,就老实了,就不偏护自己了,这样才会认真修身,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能这样,一家子可以很和洽,家和万事兴。家家和洽。又国泰民安,这就可以谋求国际间的和谐共荣,双赢互利了,在这样和洽的境界,人类就可以齐心追求“至善”,这是孔子教育人民的道理,孟子继承、发挥并充实了孔子的理论,我上文所讲的,都属“孔孟之道”。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炼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11、通读,全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谈人应谈“修身”?(4分)
                                                                                        
                                                                              
12、“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身,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中的“不是…是”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
                                                                              
                                                                             
   13、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要“修身”。(4分)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4—17小题。      (15分)
窗外人生
1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时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看雨飘落,路上的行人在夏雨中匆匆走过……
2人确实需要向外看的勇气,不能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樊篱的渴望。人在屋里憋闷得久了,倦了,懈怠了,视角就凝固了;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嗮一嗮,思想就不会霉掉,人只有在天地间才会多些悟的灵感和做的创意,从容淡定之中,情感才能归于平和,真知方可还原朴素。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是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什么时侯能表现出那种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
3唐人的窗外别有一番天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门窗俱开的气势也只有唐人做得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凭高远望,极目江河湖泊,才能看懂化外之境,天地间凝结的浩然之气尽被唐人望收眼底,一览无余。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角的诗化,一种眼光的睿智,更是一种胸襟的开放,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那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中的一脉奇香,引领后来人书写自己的人生。唐人的诗性内含风骨,高蹈得让那些只会追逐利益的后人满面含羞。
4宋人的天地似乎是小了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从方塘中赏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情感交流也要隔着墙,已然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可极八表目光。定格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从此,大宋庭院的天空悬挂上一颗颗多感的心,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与自信,演变成“倚门回首”的秀气与精致,目光不再远行,直把雕塑雕成了饰物,放在手中把玩,舒缓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时伤情。即使宋人有将山水缩龙成寸的智慧,可这窗外庭院的视角也是狭隘多了。
5清人是背着一肩负担看窗外的,平添了许多无奈,把凭窗的浩叹写进小说,借形象的虚拟隐晦地传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冷眼旁观。蒲松龄的聊斋算是打开了一个与普通人对话的轩窗,让山野之人进来,让渔夫樵子进来,让他们身上的清新之气驱散狭小空间封闭了太久的腐气,晦气,浊气……可这种胸襟只体现在落第举子的身上,是有清一代学子的悲哀。曹雪芹来得率性,径直走到外面,从广阔的天地反观自己的书斋,悟通了人世间的百态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他饿着肚子依然能行走在大天大地里,用历经风雨饱润沧桑的笔触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文字,这是行走在天地间高傲的灵魂,是真正的读书人最后的尊严。在这本可窥一个王朝背影的大书中,让人看到了从兴盛到末路的历史,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
6凭着一扇扇历史中的大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史册的书香中向我们走来,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扣开我们日益禁闭的心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埋头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窗下囚徒,要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任目游万仞,让思想远行。
14、品读文章3—5段,概括三个不同时期的人临窗的气度。(3分)
                                                                           
15、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仔细品味加点词语在句中作用。(4分)
(1)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是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
                                                                             
                                                                             
   (2)情感交流也要隔着墙,已然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可极八表的目光,定格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
                                                                             
                                                                             
   16、作者通过对窗外人生的思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7、文章结尾写道“……要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任游万仞让思想远行。”有的同学读完后竟然说:“窗外有什么好看的?”你能怎样回应他?(4分)
                                                                              
                                                                              
三、写作(5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50分)
   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他们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接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下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紧握的拳头便缩不出洞口,当猎人闻讯赶来时,猴子惊慌失措,更是逃不掉。
没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是被自己的执着所俘虏。它只需将手放开就能缩回来。
心中的贪念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欲望与执着,使我们一直受缚,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是将我们的双手张开,放下无谓的执着,就是逍遥自在了。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
 
 
 
 
 
 
附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一
 1、 慧2、 高尚  纯粹  道德3、c
4、B  5、(1)门前流水尚能西2)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4)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6、略
二、(一) 7、(1)教  (2)符合  (3)使……佩服8、 凭一荒远的小县邑,尚且像这样,天下原本就可以推知了。  9、 D  10、1 欧阳修苦学  2 欧阳修被贬,却尽责治理地方3 欧阳修文采超群  
(二)11、1从个人成人成才的角度谈2从追求世界的和谐和平的方面12、这组关联词突出我们“修身”的最高目的是齐身、治国、平天下,从而突出“修身”的重要性。13、1天生的人,善恶杂糅,需用修身锻炼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2只有每个人崇尚和气,“止于至善”才能求得世界的和谐和平。3人世是苦恼的,是锻炼人的处所。
14、唐人:开放大气  昂扬向上 奋发有为宋人:视野狭隘 伤情敏感   精致细腻清人:封闭守旧 感伤无奈  冷眼旁观15、(1)作者夸张否定只知道伏案工作、勤奋,而用排比显示了临窗极目的必要性,语气强烈。(2)“定格”一词告诉我们宋人只有狭隘的庭院闲情,表达了作者的惋惜。16、表达了作者对窗外人生的向往,并鼓励人们走出禁闭,让思想远行。17、略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九年上册期中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答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青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201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六七单元试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测试题 参…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2(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题 参考答…
    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初中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期中复习(上学期)…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
    [初三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
    初中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初中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初三语文试题]上学期第二单元阅读训…
    初中三年级上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初中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
    2009—2010年度九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上学期]新…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1)试题语文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语文版…
    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
    人教版2010年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附…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试题(附答…
    2009-2010学年度聊城市高唐第一学期九…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09学年上学期初三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人教版初中三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题
    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及…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2010年秋季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新课标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试卷(附答…
    新课标八年级(上)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三语文试题 期中复习(上学期) 期…
    [九年级语文试题]期中复习(上学期)…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