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题(填空和选择)
1.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需求发展是高级目标;分别作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心理辅导分别称为调适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
2.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
3.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称: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4.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消退法等;
5.艾里斯提出了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简答与论述
1.心理辅导的原则是什么?★★☆☆☆
答:1)要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
2.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哪些?★★★☆☆
答: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3.团体心理辅导的历程?★★☆☆☆
答:团体辅导的实施一般按下列步骤开展:1)确定主题;2)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3)团体成员选择与发动;4)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5)团体辅导活动效果评估;评估又分为;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和追踪性评估;
4.团体辅导的技巧有哪些?★★★☆☆
答:团体辅导的基本技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团体领导技巧,二是团体互动技巧。1)团体的领导技巧;a 反应技巧;积极倾听;同理心;澄清;提炼归纳;b 交互作用技巧;支持;联结;折中;阻止;c 行动技巧;发问;调节;示范;2)团队互动技巧;a 反馈与控制;b暗示 ;c 模仿;d 感染;
5.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答:1)儿童多动综合症;2)学习困难综合症;3)儿童过度焦虑症;4)儿童厌学症;5)儿童强迫症;6)学校恐怖症;
6.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答: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4)恐怖症;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6)性偏差;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
第十二章
小题(填空和选择)
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布鲁姆等人1956年的目标分类体系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3.教学目标的表述主要有:一是行为目标、二是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4.任务分析是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连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5.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综合和解释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考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6.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以标准化方式命题、施测、计分和进行解释的。标准化成就测验是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著的,具有很大的适用范围;
7.教师自编的测验通常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二是主观题;
8.客观题包括的主要题目类型有: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
9.主观题包括论文题和问题解决题两类;
10.良好的选择题标准是:题干应该明确简单,而选项又深具迷惑性;
11.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信度、效度、区分度;
12.情感目标中,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这一领域的目标所分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分别是:接受和价值和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13.动作技能领域所分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分别是:知觉和适应;
简答与论述
1.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答:1)根据进行评价的时间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根据对评价结果的解释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考评价;3)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以分为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2.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和问题;★★☆☆☆
答:优越性:1)客观性;2)计划性;3)可比性;不足之处:1)测验内容过于狭窄,形式单一;2)脱离真实世界;3)测验被滥用;4)不能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
3.简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的认知目标的内容;★★★★☆
答:认知领域中的教育目标是学习者对学习信息进行记忆、理解、应用、分解、重组等;按照学习结果从简单到复杂,或者从低水平的思维能力到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4.教师自编测验的原则?★★☆☆☆
答:测验应能测量出明确界定的学习结果;测验应能测量出预期的学习效果和教材的代表样本;测验应依据所预期的学习结果来选择试题类型;测验的编制应配合其特殊用处以提高测验的成效;测验要有效、可靠;
第十三章
小题(填空和选择)
1.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
2.群体的特征有:1)目标和规范;2)组织与沟通;3)群体心理与群体凝聚力;
3.目标是群体进行活动的方向和目的,规范是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4.群体的功能是指群体情景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塑造功能;
5.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群体规范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两类;
6.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7.群体内部存在三种目标结构:竞争、合作和独立;
8.奖励方式有两种,即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
9.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即心理距离;
10.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学校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11.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标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照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竞争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双方有共同争夺的目标;二是竞争的结果只有一方取得胜利;
12.课堂管理就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具有促进和维系的功能;
13.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环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态度;
14.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5.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景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组成的就是课堂结构,它又包括课堂情景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16.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和控制;
17.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
18.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
19.影响人际吸引与排斥的因素有:外貌、能力、相似、互补、相邻、性格特征;
20.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2)群体的领导方式;3)群体内部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4)外部影响;
21.课堂纪律的类型可分为: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答与论述
1.群体规范的功能和意义?★★☆☆☆
答:群体规范的心理功能概括为以下几点:1)维系群体的功能;2)评价标准的功能;3)行为导向的功能;4)惰性功能;
2.印象形成的效应有哪些?★★★☆☆
答: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前者是对人的第一印象;后者是指最后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2)晕轮效应;指他人的某种品质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新鲜明的印象,以至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的判断;3)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指社会对某一对象的固定看法;4)投射效应;
3.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答:非正式群体除了自发性和满足成员心理需要的两个主要方面外,还有:1)凝聚力强;2)群体内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3)信息传递快,反映灵敏;4)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受到成员的拥护;
4.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答:1)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领导方式;2)教师的课堂管理技术;有包括了洞悉、兼顾、保持教学过程的平稳和连贯;保持全班同学的参与、建设性的批评学生等;3)教师的期望;4)教师的情绪;
5.简述学校中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答:合作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合作不仅能提高成绩,而且能促进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尊心,形成对他人的积极态度,保证心理健康;竞争和合作是对立统一的,他们都以能否满足各自的利益而转移;在学校交往中,我们不能片面的强调合作忽视竞争,也不能强调竞争忽视合作,应该协调合作和竞争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实现促进功能的有益手段;
第十四章
小题(填空和选择)
1.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2.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之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3.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两部分: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5.影响教师期待效应的学生因素中:年龄越小、个性柔弱的学生容易受到教师期待的影响;
6.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影响的实验研究: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7.教师的心理特征包括教师的信念系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个性差异;
简答与论述
1.简要说明教师的心理特征.★★★☆☆
答:教师的心理特征分为三部分:1)教师的信念系统;包括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3)教师的个性特征;其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明显效果;一是教师德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2.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答:1)工作满意度;2)人格特征;3)角色冲突;4)学校管理;5)社会的影响;
3.教师的教育能力有哪些?(去年考过)★☆☆☆☆
答:1)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2)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的能力;4)教师身教的能力;此外,还有教师的教育能力还包括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师生互动的能力、后进生的转化能力等;
4.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答:1)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的影响;2)教师期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3)教师期待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5.如何利用自我实现的预言提高教学效果?★★★☆☆
答:1)对学生抱有“恰当的”高期待,使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循环;2)避免造成消极的心理循环;3)帮助“差生”突破底期待的不良循环;
6.如何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答: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包括正确自我认识和增强自我职业观念;2)应付压力;3)社会支持;4)专家的处理;5)教师的休闲;
7.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答:1)教师的适应不良;2)职业心理问题;3)教师职业倦怠;4)教师人际交往问题;5)人格缺陷;6)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7)教师常见的神经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