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好记实作文,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和教研实践中,我始终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指导学生写记实作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记实作文强调写“实”。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学生习作时就不可能说真话,文章也就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可以说,生活是作文的基础,没有生活就没有记实作文。
1、鼓励学生观察生活
习作时,常常发现有的学生拿起笔很长时间,却不知写什么。这说明这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不注意观察人、事、景、物,许多可写的东西并不是他(她)没看见,而是没有用心看,用心想,在头脑中没有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善于观察生活,作文时只能编造事实,令人难以置信。针对这些情况,在习作教学时,我以身边熟知的人、事、景、物为例,向学生说明观察生活的好处,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做“有心人”。经过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高了对观察生活的意义的认识。学生观察生活的自觉性提高以后,每天看到的东西比原来多了,习作时就不会出现“咬笔杆”和编假话的现象。
2、教给观察方法
学生有了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积极性后,能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这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表达的需要,教师要及时教给观察方法,以便使习作能够有条理,人、事、景、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充分。
(1)要按顺序观察。对于景和物的观察,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等。
(2)观察要抓住特点。对于人的观察,要抓住特点。可以从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入手。
(3)观察时要抓住重点。对于一件事的观察,要重点观察事情的经过部分。
(4)对于写景、物的文章,观察时要恰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更具体、生动、形象。
学生掌握了观察方法之后,观察之前做到了心中有数,可以使观察得来的信息具体、实用。
二、读写结合,读中学写。
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材料是习作的先决条件。学生有了生活积累,并不一定能把文章写好。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书面表达技巧问题。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或多或少地在审题、选材、组材、遣词造句等方面打下了习作的第二个基础。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如何贯彻这一原则,使学生写好记实作文呢?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教研实践,我认为关键是抓准读写结合点。学习一篇课文,学生不可能什么都掌握得很好,只要有一点掌握好了,能够对习作有所帮助,就是一个可喜的收获。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时,可引导学生注意文中描写白求恩大夫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特别是他的语言。通过对白求恩大夫语言的分析理解,学生领悟到了他是一个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人。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不但能逐步将课文中含着的作文知识转化为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同时还能够在思想上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审题是作文的关键一步。虽然《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少写命题作文”,但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问题,阅读教学时还是不能忽视了对课题理解(解题)这一重要环节。因为阅读教学的解题与习作的审题是一个良好的读写结合点。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应从课题入手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这个课题是以一个句子的形式出现的。从这个课题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以及通过主要事件所要赞扬的精神和文章的重点内容。
三、上好作文指导课
学生有了习作的两个基础后,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按习作内容和要求写出像样的作文。但对于大多数基础一般或差的学生,还不能写出达到要求的作文。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临场指导。高耗低效的教学模式应该改革。因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它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但是,传统教学中一些有益的做法还是应该发扬的。在作文指导课上尤其不能忽视了审题、选材、修改这三个重要环节。
先说审题这个环节的指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今后一段时间内,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将不会出现命题习作内容或只出现少量的命题习作,非命题习作训练要求将会更多地出现。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更应该加强审题指导。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习作训练,教师可以从范围、要求、重点三个方面审题。
再说选材的指导。选材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好的材料能引人入胜,使读者产生共鸣。指导学生选材时,要提示学生注意两点。首先,选择的材料要健康。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但人们也不可否认,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内,坏人坏事还是有的。应引导学生多选择那些能振奋人们精神的好人好事来写。其次,选择的材料要有典型代表意义。还是拿《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来说。从文中记叙的内容,我们可以想象白求恩平时就是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但作者为什么没有写他平时的事?这篇文章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地点是在战场上。作者就是想通过这些特殊环境表现一个特殊人物的精神风貌。
最后说说修改。修改也是提高习作质量的重要措施。小学生年龄小,习作经验并不丰富,往往选好材料拿起笔就写。这样写出的文章可能与习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修改。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以范例引路,引导学生掌握习作修改的方面和方法。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在作文指导这个环节中,需要教师指导的东西很多,但又不能面面俱到。如果什么都指导,反而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与课改的要求相违背。至于其他几个方面的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灵活处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发展。
总之,指导学生写记实作文时,要严格要求,悉心指导,持之以恒。要鼓励学生写生活中存在的东西,说心里话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