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出现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老师的一次重大挑战;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课程利用好,还是我们新理念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还指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已超越了传统的狭窄的“唯语文”学科领域,而是拓展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向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综合性学习强调“综合”,那么“综合性”能涵盖一切吗?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之一而存在,“综合”和“活动”都仅是手段,在“综合”和“活动”中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才是综合性学习的宗旨。而要想把握住这个宗旨,在语文的综合性活动中,必须要突出“语文味”。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 “课标”又云,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综合性”带给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无涯”的广阔和自由,而“语文味”带给了综合性学习独特的美感和芬芳。越俎代庖,试图综合一切的学习,极易导致学习结果大而空,丢了语文的“一亩三分地”。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笔者针对《在综合性学习中,如何突出“语文味”》这个专题,谈谈笔者努力营造“语文味”的几点做法: 1、注重积累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根本就是积累沉淀。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就会干涸”。因此,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中,不忘积累语言这个根本,才是实在的语文“味”十足。 2、整合听说读写能力于活动中;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指导人格个性发展都集中于这一基础科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就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一次有机的统一,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只要我们以语文为出发点,在综合性学习中兼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那么,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会保持自己的“味”,而不被异化。 3、积淀民族文化;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民族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一代一代的人们汇入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摘自程少堂《语文教学如何教学出语文味》)立足语言,给综合性活动注入“文化味”,让语文学习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这是语文的至味。 4、捕捉独特情感;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 (摘自程少堂《语文教学如何教学出语文味》)综合性学习的视角伸向广阔的、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空间,要开发课堂之外,与学生成长紧密相关的课程资源。教师这个组织者、引导者,要在这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中挖掘出情感点。在综合活动构想中,要思考如何使课程资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只有有情味的语文课堂,才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才会“天人合一”,才会有高峰体验…… “语文”日益膨大,“语文味”的提出,有了排斥或拒绝的姿态,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为明确、更有高度的要求。如何在“无所不包”的内容中,走出语文该走出的路子,宣扬语文独特的个性和尊严,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清醒思考。笔者以上四点的做法是渗透在八年级上册的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中,并根据单元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而有所侧重。 八上教材中的“综合性练习”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大型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四、六单元的是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 下面笔者就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以及本次专题的要求,具体谈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如何突出的“语文味”的一些初步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怎样搜集资料》 (按: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本册其他综合性学习很多依赖于这种技能。所以,笔者重新编排了综合性学习的次序,将《怎样搜集资料》放在第一位,以保证其他综合性学习的畅通无阻的开展。) 活动目标 1、培养信息素养,训练思维品质。 2、加强对搜集资料的认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资料的方法; 4、提高学生口头交际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目标说明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当时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后经历了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并先后制定了相关的具体标准,且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些标准。在我国,2000年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我国21世纪学生提出以下6个方面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培养目标:①信息获取能力;②信息分析能力;③信息加工能力;④信息创新能力;⑤信息利用能力;⑥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信息素养与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不相悖,相反,应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也是实现语文素养的必要和有效手段。华东师大祝智庭教授提出,信息素养是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因此,信息素养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专利。 搜集资料不仅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搜集资料可获得前人、他人的间接经验或已有成果,使自己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成功。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会学习得人,必定具备应用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搜查资料基本技能。资料搜集应用十分广泛,不仅读书、旅游、科研、经商等离不开资料的搜集,就是人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