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经济观点谈管理_人物
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TAG标签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外人物分类索引 > 经济 >
 

从知识经济观点谈管理

时间:2008-09-15 21:24来源:中国哲士网 作者:admin 点击:
(许士军教授为台湾著名的管理大师,台湾元智大学远东管理讲座教授,台湾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由于许教授生活在台湾,下文中部分用语及观念与大陆不同,请读者注意判断。) 一、 都是“管理”这一名词闯的祸--必先正名也乎! “管理”,无论做为
  

  五、

  为什么管理学院在大学校园中被视为异类?

  在大学校园中,管理学院不但是一个成立较晚的单位,而且在其它学院眼光中往往被投以异样的眼光。先就前者而言,美国设立最早的管理学院一般认为应推1881年成立的宾州大学华顿学院(The Wharton School),距今不过120年,较之美国常春藤大学成立历史要短得多。再看欧陆情况,英国两所历史长达八百年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其设置正式管理学院更晚到1990年之后;其它欧洲大学,甚多迄今仍无正式管理学院这一单位,或是即使有之,也可能是依附于其它领域--例如经济--之内。

  这一姗姗来迟的原因,在某种程度内也正是管理学门被视为校园中异类的原因。一方面,这一学门在理论发展所达到的系统化和成熟程度,较诸大学中其它领域为迟;另一方面,管理学院给人们的印象乃属于实务导向的,尤其代表其教育主流的MBA学位,基本上即为培育实务界所需要的经理或顾问人才,而非如物理、历史或经济系所那样的学术研究人才。

  固然在大学校园中也存在其它属于专业性质(professional)的领域,例如医学院是为了培育临床医师,法律学院是为了培育法官或律师,建筑学院是为了培育建筑师,但在专业发展方面,管理人员似乎又没有获得社会像对于医师、律师或建筑师那样的认同和肯定地位。

  事实上,在专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这些学院在任务、宗旨、组织编制和资源分配方面,和文理学院相较,一般都存在有显著的差异。例如绝大多数的顶尖管理学院,如哈佛,史丹佛、西北、哥伦比亚等,一般都不招收高中毕业生,同时为了配合同学的就业及建教合作之需要,学院组织中就特别设有就业辅导、在职教育及企业咨询之类单位,而且十分庞大。在课程与活动设计方面也力求配合外界环境及实务界的需要。和大学校园中的文理学院是显著不同的。

  很不幸地,在台湾高等教育学制内,并没配合管理教育之特性给予不同之地位与条件--如同医学院所获者--譬如在同样“四员一工”及其它条件下,使得台湾管理教育无法获得真正有效发展的机会,这实在是值得重视和改进的一项基本问题。

  为什么管理学院不能采取行销导向?            假如我们将管理学院定位为属于一种“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对于“学术教育”(academic education)与“技职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而言--则它所培育的专业人才不管是专业经理人或专业顾问,必然要配合时代潮流和业界需要。在这基础上,管理学院--至少在EMBA 这一类学程方面--采取“行销导向”(marketing orientation)应属应有之义。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