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其发展历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推动带来了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17世纪到18世纪的产业革命使经济结构由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托夫勒称的“后工业经济”。继而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又称之为“信息经济”;直到1990年联合国一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97全球知识经济大会。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材料、能源和资本,而现代经济理论已把知识列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因为知识投资具有越来越高的回报率。
80年代初美国政府为解决经济滞胀问题和咄咄逼人的日本竞争困境,一方面采用高利率和大幅度赤字预算的政策促使日元升值,阻击日本商品出口,并诱使大量日资涌入美国购置房地产;同时从微软公司等计算机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受到启发,决定依靠工业界与高校的结合,实现知识与经济的结合,发展高知识含量并具有高回报率的经济来抗衡立于于制造也的日本经济。现在美国的信息产业已占国内总产值的十分之一,超过了汽车、建筑等重要传统产业的产值。比尔·盖茨任总裁的微软公司曾一度以每周4亿美元的幅度增加其次资产,并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富豪榜首,它的年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和。美国正进一步以巨资注入信息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日本正在急起直追,平均每年投资100亿美元以实现2010年前建成全国信息基础设施的目标;法国投资300~400亿美元以便在2015年每个家庭实现光纤联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作用越来越强劲,使得全球经济发生根本的变化,表现为:一方面知识因素更高程度的参与溶入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知识取向不断增强,产品与服务的知识含量不断提高。当今,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其旺盛的生命力预示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