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1954年,通过温度、压力、电场的瞬时扰动平衡法研究水介质中的“超速”离子反应,可达0.1微秒(德国 埃根、李·迈耶尔)。
1953—1954年,确定脑叶催产素中八个氨基酸排列的次序,并进行合成,这是第一个合成的蛋白质激素(美国 杜维格尼奥德)。
1950—1953年,用碳和氮轰击镎和铀,制得99号超铀元素锿;用中子轰击钚制得100号超铀元素镄(美国 乔梭)。
1954年
确定活泼的“二价”碳化合物作为中间体而存在,用以阐明了有关化学反应的机理(美国 多林、埃·霍夫曼)。
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用半导体硅制成第一个太阳能电池。
用齐格勒有机铝及钛的组合催化剂首次合成立体定向高分子(德国 纳塔)。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正式生产泡沸石,即俗称分子筛。
提出多相催化的链反应理论(苏联 谢苗诺夫)。
人工合成马钱子碱、羊毛甾醇、麦角酸、麦角诺文等(美国 伍德武德)。
1955年
1955—1962年,制备大量胆甾相液晶和向列系液晶与研究它们的相变温度效应,并开始研究胆甾相、向列相、近晶相液晶在温度、压力、电场等外界影响下的光学效应。(英国 格雷等)。
从理论上探讨可以存在非阻尼振荡的化学反应,后即发现大量的生物学振荡反应和温度、浓度、电化学的化学振荡反应(比利时 普里皋金)。
1953—1955年,发明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定量分析上得到应用(澳大利亚 沃尔许)。
用 粒子轰击锿制得101号超铀元素钔(美国 西博格)。
1953—1961年,首次确定蛋白质(牛胰岛素)的分子氨基酸顺序结构(英国 桑格)。
确定核甙酸结构与合成低分子核甙酸(英国 托德)。
确定维生素B12(氰基钴氨)的分子结构(英国 霍琪金)。
1956年
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发明第一个可以和纤维进行化学结合的活性染料。
确定垂体后叶激素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子中氨基酸顺序,证实人类生长激素的氨基酸组成,到1970年合成了这个激素(美籍中国人 李樵豪)。
1957年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利用瑞典人利安德1953年的发明和美国人哈·霍尔1954年的发明,开始生产人造金刚石。
分别获得高分子单晶,提出褶叠链的片晶是高分子晶体的基本结构。从此褶叠链和织构链成为高分子结晶的两大基本类型(德国 依·费歇,美国 梯尔、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