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石油开始化学综合利用,用于生产各种有机物、塑料、纤维、橡胶等。
1909—1940年左右,对有机硼化合物进行研究,在高能燃料,耐辐射材料等方面开始获得实际应用(德国 斯托克)。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发展了离子树脂交换法,对十四个稀土元素进行分离,“稀有金属化学’开始迅速发展(美国 斯佩丁)。
1942年
应用离子树脂交换法分离得到纯铀二吨,用于制备第一颗原子弹(美国 斯佩丁)。
1942—1950年,由于原子反应堆的建立,辐射化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发展分子结构的立体构象分析理论(挪威 哈塞尔,美国 巴顿)。
1942—1951年,提出高分子溶液的晶格模型理论,并由此推出高分子稀溶液粘度的近似公式(美国 弗洛里等)。
1943年
分得纯青霉素,被用于医药(英籍奥地利人 弗洛利)。
发明分配色层分析法,广泛用于分离少量复杂混合物,在胰岛素结构和光合作用等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英国 马丁、辛格)。
1943—1950年,分得纯链霉素、金霉素、地霉素,四环素等,开始统称之为抗菌素(美籍俄国人 瓦克斯曼)。
1944年
用中子轰击钚和 a粒子轰击铀制得95号超铀元素镅,用
粒子轰击钚制得96号超铀元素锔(美国 西博格、乔梭)。
用斜喷金属膜的方法,使电子显微镜可见到三维立体图象(美国 维可夫)。
人工合成奎宁,这是不经过天然中间体而从简单化合物合成的复杂有机物(美国 伍德沃德)。
1945年
发现电子顺磁共振现象,是研究自由基等的重要途径(苏联 柴伏依斯基)。
1934—1945年,用X光结构分析法,确定了碳碳单键,双键、叁键、共轭键以及氢键的键长(英国 杰·罗伯森)。
分别用磁共振法和磁感应法实现核磁共振,测量核磁矩,推进了原子核磁性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核磁共振谱开始用于化学结构分析(美国 珀塞尔,美籍瑞士人 布洛赫)。
确定配尼西林的分子结构(英国 鲁滨逊)。
1946年
确定马钱子碱的结构(美国 伍德沃德,英国 鲁滨逊)。
证实宇宙射线导致的氚,也存在在大气与水中,用它可以测定古代水和酒的年龄(美国 李比)。
1947年
发现化学元素钷(美国 马林斯基、格兰顿能)。
约1930—1947年,实现测古化石年龄的技术。可以测定古生物化石的年龄达45,000年,从而确定最晚冰河期为10,000年(美国 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