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二烯合成反应,是从链烃合成环烃的重要反应(德国 阿德儿、迪尔斯)。
人工合成氯丁橡胶,是最早切合广泛实用的橡胶,在战争中开始大量代替天然胶(美国 卡罗瑟,美籍比利时人 诺威兰德)。
1929年
分离得两种维生素K,并确定其结构(美国 多伊赛)。
提出晶体场理论,认为在离子晶体中,由于周围离子形成的晶体电场,引起中心离子电子轨道的变化,导致晶体的稳定(美籍德国人 贝蒂)。
提出多相催化的多位假说(苏联 巴兰金)。
确定硅酸盐结构可形成一维长链、二维网格和三维网格(美国 鲍林)。
1921—1929年,逐渐确定正铁血红素的结构是由四个吡咯环所组成的复杂分子(德国 汉·费歇)。
1909—1929年,发现核糖(五碳糖)存在于某些核酸中,发现脱氧核糖,它存在于另一些核酸中,认识到核酸就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这两类(美籍俄国人 勒温)。
发现天然氧是氧的三种同位素的混合物。从此物理学上改用氧16作为原子量标准,而化学上仍用三种同位素的平均值作标准,到1961年国际上改用碳12作为统一标准(美国 吉奥寇)。
1930年
通过大量二元酸与二元胺的缩合,合成高分子纤维丝,而证实高分子长链的结构理论(美国 卡罗瑟)。
1930—1932年,发现偶氮磺胺化合物百浪多息的抗菌性,开始了对这类药物的研究(德国 多麦克)。
首次提出高分子结晶的织构模型,认为高分子的结晶不同于小分子的结晶(德国 赫曼、杰恩格罗斯)。
发现化学元素钫(美国 阿立生、麦非)。
确定全部叶绿素的结构(德国 汉·费歇)。
制得二氟二氯甲烷(氟里昂),开始了有机氟的研究(美国 米吉莱)。
将霓虹灯涂以荧光物质后发展了日光灯,逐步代替白炽灯(法国 克劳德)。
1931年
提出分子结构的共振理论,认为有些分子的结构是多个价键结构式共振的结果(美国 鲍林)。
对芳香和共轭体系,开始引入非定位价键的量子力学处理(德国 休克儿)。
首次实现全人工合成的纤维,强度大于粘丝,称为尼龙,于1938年投产,人工合成纤维从此开始(美国 卡罗瑟)。
确定维生素A的结构,在一九三三年合成(瑞士 卡勒,德籍奥地利人 柯恩)。
建立第一台放大400倍的粗糙的电子显微镜(德国 拉斯卡)。
1932年
提出高分子高弹行为(即橡胶弹性)的分子运动理论(德国 库·迈耶尔、苏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