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
发明场发射电子显微镜,限于研究高熔点金属及合金的表面,气体的吸附及晶体的缺陷等(美籍德国人 欧·缪勒)。
首次用固体晶胞的模型来描述液体,后发展为液体的晶胞理论(美国 艾林)。
1937年
首次人工合成元素周期表中空位的元素——43号的锝(美籍意大利人 埃·塞格勒,美国 佩里埃)。
确定三种维生素E的结构,于1938年合成(瑞士 卡勒)。
发展放大7000倍的可供科学研究的电子显微镜,人类的视野开始进入病毒和蛋白质的世界(美籍加拿大人 海勒)。
从大量小晶体取向以代替大晶体的光学效果出发,制成人造偏振片,代替了尼科尔棱镜。发展二元色彩色新体系,修改了托·杨和赫尔姆霍茨三元色理论(美国 兰德)。
明确维生素参与辅酶部分而发挥生化功能(美国 爱尔维杰)。
1935—1937年,发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作两类,一类对营养无效,一类约二十余种是营养物中基本氨基酸,但对不同动物体基本氨基酸也不同(美国 维·罗思)。
1938年
发现聚四氟乙烯,开始了含氟聚合物的研究,到五十年代正式投产(美国 杜邦公司)。
发现一些简单的磷酸酯对温血动物具有剧毒及强烈的杀虫作用(德国 施拉德)。
提出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多分子吸附理论(美国 布伦瑙尔、埃米特,美籍匈牙利人 特勒)。
首次分离得到纯净的维生素B2(德籍奥地利人 柯恩)。
1939年
人工合成维生素K(美国 菲泽)。
1939—1942年,提出联合制碱新法(中国 侯德榜等)。
提出多相催化的活性集团假说(苏联 柯勃谢夫)。
1899—1939年,分别对非碳四面体元素硅有机物的研究,制得含硅高聚物(英国 刻宾,苏联 安德利扬诺夫)。
1935—1939年,试用在1873年合成的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D.T.)于治虫,1942年工业生产(瑞士 保·缪勒)。
1940年
分别实现用中子和氘轰击铀238,发生衰变以制备超铀元素的方法,制备了93号镎、94号钚,指出超铀元素的性质都相似于镧系稀土元素(美国 西博格、艾贝尔森、麦克米伦)。
人工合成元素周期表中另一空位元素85号的砹(美籍意大利人 埃·塞格勒)。
提出用六氟化铀,通过热扩散法分离富集铀235(美国 艾贝尔森)。
以气体扩散法从铀238中分离铀235(美国 尤里)。
分离得到长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碳14,用于生物化学、地质和考古(美籍加拿大人 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