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在强酸性金属卤化物催化下脂肪烃、芳香烃的烷基化反应,也可制备芳香酮(法国 费莱德尔,美国 克雷夫兹)。
1878年
提出确定多相体系平衡条件的相律(美国 吉布斯)。
发现化学元素镱(瑞士 马利纳克)。
1879年
发现化学元素钐(法国 布瓦培德朗)。
发现化学元素钪(瑞典 拉·尼尔逊)。
发现化学元素铥和钬(瑞典 克利夫)。
提出毛细电渗现象是由液体界面形成双电层引起的假说 (德国 赫尔姆霍茨)。
1880年
发现化学元素钆(瑞士 马利纳克)。
1881年
提出实在气体的状态方程式(荷兰 范德瓦尔)。
1882年
首次人工合成靛蓝(德国 约·拜耳)。
提出稀溶液的冰点下降、沸点升高定律,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引起的冰点下降反比于它们的分子量,提供了测定不挥发、可溶性物质分子量的新方法(法国 拉乌尔)。
1883年
制得锰钢,经淬火变得超硬,用于粉碎岩石、金属切削及钢轨,正式引入“合金钢”一词(英国 哈德费尔德)。
1884年
提出压力、温度对化学反应影响的平衡变动原理(法国 勒夏忒列)。
1885年
发现化学元素钕和镨。利用氧化钍、氧化铈制得白热灯罩芯(奥地利 威斯巴克)。
1885—1886年,提出稀溶液理论,将稀溶液中溶质分子和理想气体的分子相对应,解释了稀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并推得用电极电位来求化学平衡的公式(荷兰 范霍夫)。
1885—1890年,完成晶体构造的几何理论,奠定了经典结晶化学的基础(俄国 弗德洛夫)。
发现电位与汞的表面张力成正比,得出迅速的滴汞与电解质不显示电位差,后被用作滴汞电位计(德国 赫姆霍尔茨)。
1886年
通过冰晶石降低氧化铝熔点的方法电解制铝,制铝发展为工业(美国 查·霍尔,法国 赫洛特)。
发现化学元素镝(法国 布瓦斯培德朗)。
发现化学元素锗(德国 文克勒)。
首次人工合成生物碱——毒芹碱(德国 莱登伯格)。
1887年
提出电解质的电离学说,认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正、负自由离子,溶液性质是所有离子性质的加和函数。提出电解质活度系数的概念。解释了电解质反常的渗透现象。这一学说不能解释强电解质及浓溶液的一些性质(瑞典 阿累尼乌斯)。
首次应用热分析法(德国 勒夏忒列)。
通过催化酯的水解和醣的转化速度,测量了三十多个酸的亲和常数,从该常数比例于电导的活度系数得到电解质活度与化学活度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电离学说。用滴汞电极法证实了伏打电堆的电流起源于化学原因(德国 奥斯特瓦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