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凭着他对欲用间人员的深刻了解,凭着他的“仁义”与“圣智”,他在许多战役中用间均取得了成功。高宗二年,岳飞奉旨讨曹成。“飞入贺州境,得成谍者,缚之帐下。飞出帐调兵食,吏曰:‘粮尽矣,奈何?’飞阳曰:‘姑反茶陵。’已而顾谍若失意状,顿足而入,阴令逸之。谍归告成,成大喜,期翌日来追。飞命士蓐食,潜趋绕岭,未明,已至太平场,破其寨。成据险拒飞,飞麾兵掩击,贼大溃。”“飞知刘豫结粘罕,而兀术恶刘豫,可以间而动。会军中得兀术谍者,飞阳责之曰:‘汝非吾军中人张斌耶?吾向遣汝至齐,约诱至四太子,汝往不复来,吾继遣人问,齐以许我,今冬以会合寇汉为名,致四太子于清河。汝所持书竟不至,何背我耶?’谍冀缓死,即诡服。乃作蜡书,言与刘豫同谋兀术事,因谓谍曰:‘吾今贷汝。’复遣至齐,问举兵期,挖股纳书,戒勿泄。谍归,以书示兀术, 兀术大惊,驰白其主, 遂废刘豫。”
在这两次用间中,岳飞均成功地使用了反间计。讨曹成时的反间,给敌酋曹成造成岳飞因缺粮而将大举撤退的假象,因而能容岳飞以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绕岭破寨,最后击败对方;以兀术手废刘豫更是运用反间最为精彩的一笔。岳飞了解到,刘豫是死心塌地降金,并一味结连金军副统帅粘罕。而兀术却厌恶刘豫。针对此种情况,岳飞故意假认兀术派来的间谍,使其将假情报报告给兀术,借兀术之手除掉了刘豫。
本文第4部分提到的“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谋略被岳飞降服的黄佐,因感岳飞“诚信”与“善遇”,“誓以死报”。后被岳飞以“内间”的身份遣回湖中,“袭周伦”,“擒陈贵”,“招杨钦”,为最后打败杨么立下莫大的功劳。岳飞不践诺言,“上其功,”使黄佐迁武功大夫。能使人‘誓以死报’,至少应具备孙子所说的两个必备条件:一为‘仁义’,二为‘圣智’。有了“仁义”,“誓以死报”的人才能确信岳飞所说的封侯荫子的话不为虚言,才能为岳飞尽忠报国的理想去献身;而有了“圣智”,岳飞才能对用间事精心思考,巧妙实施。从以上的两次用间实例和岳飞招黄佐、用黄佐的过程看,他对用间谋略的运用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六、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
“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是孙子的著名主张,意思是用兵的规律,在于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攻击其空虚薄弱之处,并要依据敌情决定其取胜的方针。为了做到这一点,将帅指挥部队出兵时就要指向敌人无法急救的地方,行军千里就要选择没有敌兵或敌人防守不严的地方。力争做到:进攻,使敌人不知如何防守;防守,使敌人不知如何进攻。
岳飞对此谋略有着切实的把握,并灵活地运用到了自己的实战之中。宣和四年,岳飞还是一个普通的青年时,“真定宣抚刘合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遣卒伪为商入贼境,贼掠以充部伍。飞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垒。贼出战,飞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俊及进和以归。”岳飞从刘浩解东京围时,“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其未定击之。”乃独骑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
在这几次战役中,岳飞皆能“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在他还是一个刚刚被招募入伍的战士时,便能主动请命,针对“剧贼”的“虚实”情况,避开与对方正面交锋的不利之“实”,“遣卒伪为商”,“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诱敌,终于以里应外合的方式大败‘剧贼’;“从刘浩解东京围时”,遭遇金兵部队。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决定乘敌未知其虚实时首先发动进攻,并斩敌枭将,使敌人产生巨大的恐慌,于是,对方大败;对兀术的劲军拐子马,更是极富创意地避开它联在一起方能发挥效能的不可战胜之处,巧妙地利用其倒下一个,其它两匹便不能前进的虚弱之处,指挥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顿时,兀术的强大实力变为最大的劣势,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七、爱兵恤民,军纪严明
爱兵恤民,军纪严明,这不但是岳飞用兵的一大谋略,更是他人格魅力的充分体现。孙子曾说:“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对这一点,岳飞有深刻的理解,他保全民众,爱护士兵,并纪律严明地指挥着部队。
宋将杜充降金后,“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师每休舍,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殉。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调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