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瑜(原载《文史》第6期)
(一)北伐的捷奏是否健全
岳飞绍兴十年北伐,留下的捷奏最多。《鄂国金佗稡编》卷16有《复颍昌府奏》、《陈州颍昌捷奏》、《郑州捷奏》、《漫独化捷奏》、《复西京捷奏》、《龙虎等军捷奏》、《复南城军捷奏》、《郾城县北并垣曲县等捷奏》、《小商桥捷奏》、《河北颍昌诸捷奏》(据奏捷内容,“颍昌”乃“孟州”之误)、《王贵颍昌捷奏》和《临颍捷奏》,《鄂国金佗稡编》卷19还有《鹘旋郎君捷报申省状》,共计十三份,记载了十七次战斗。这十三份捷奏却不能包括这次北伐的全部战绩。以下举几个例证,《宋史》卷29《高宗纪》载:
(六月)岳飞领兵援刘锜,与金人战于蔡州,败之,复蔡州。①
复蔡州是岳飞率主力北上的第一战,却无捷奏传世。《三朝北盟会编》卷202载:
(六月)二十三日丙寅,岳飞军统领孙显大破金人排蛮千户于陈、蔡州界。②
排蛮即裴满,是女真人的姓③。孙显败裴满千户之战,也无捷奏传世。此外,《三朝北盟会编》卷202、《建年以来系年要录》卷136和《宋史》卷29《高宗纪》的记事说,六月十三日丙辰,牛皋在京西败金兵。京西即京西路,具体的州县不清楚。此战也同样没有捷奏传世。
由此可见,岳飞的第四此北伐也同前三次一样,传世的捷奏决非完整无损,而是残缺不全的。有些战役的捷奏已经佚失,又有些战役,例如往后还要介绍的郾城和颍昌之战,虽有捷奏传世,而补充捷奏也已佚失。
残缺不全的资料,当然不可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我们只能依据现存的记载,尽可能作一番去伪存真、辗转推求的考订工作。
①《皇宋十朝纲要》卷23也有同样的记述。《金佗续编》卷4有《复蔡州因奏贼虏之计大合上意奖谕诏》。《会编》卷205《淮西从军纪》:“(岳)飞取蔡州。”《金佗稡编》卷9《遗事》:“马羽守蔡,苏坚守西京,赵秉渊守淮宁,皆有干城牧众之功。”可知复蔡州后,由马羽驻守。 ②《要录》卷136绍兴十年六月丙寅也记录此战,但不提金将是排蛮千户。 ③参见陈述先生《金史拾补五种》第83页。 (二)岳飞孤军深入的形势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宋金订立和约,宋朝称臣,金朝归还黄河以南的土地。可是宋高宗和秦桧命令岳飞等支大军原地驻守,河南之地却基本上不设防。绍兴十年,完颜兀术(宗弼)在“盟墨未干”、“口血犹在”的情况下,又大驱南牧之马。他改变秋季出战的常规,而在盛夏用兵。女真骑兵如疾风急雨,很快重占重镇河南之地。
当时,刘锜带领近二万人,正前往东京开封,到顺昌府后,便遭完颜兀术大军围攻。刘锜部以逸待劳,以少击众,英勇抵抗,大败金军。完颜兀术被迫由攻势转为守势,自己和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①守开封,命韩昌守颍昌府,翟将军守淮宁府(陈州),完颜阿鲁补守应天府②。以这三个府为前卫,而开封府大军作后盾。
各路宋军相继进兵,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胜利。东线的韩世忠,西线的吴璘、杨政和郭浩三部都是努力作战的,但对战争全局不起决定作用。与完颜兀术大军对阵的中线,则有岳飞、刘锜和张俊三军。
七月初以前,岳飞的战斗部署大致如下:第一,由李宝、孙彦、粱兴、董荣、孟邦傑等人人率游击军,深入金军后方,攻城占地,切断和骚扰其供应线。第二,命武赳率兵进据虢州,与商州的邵隆、陕州的“忠义军兵”首领吴琦协同作战,切断完颜兀术与关中完颜撒离喝(杲)的直接联系。第三,后方留守部队,自然包括全部水军,还接管了直至江东路池州的江防③。第四,亲帅主力正面推进,据蔡州,克颍昌,复淮宁,取郑州,占洛阳,以扫清开封外围。
完颜兀术部署三个开封前卫据点,被岳家军夺据两个,剩下一个位于开封东南的应天府,应是张俊军的攻击范围。
当岳飞刚出师时,宋廷曾命岳家军的前参议官李若虚奔赴军前,制止北伐。岳飞说服了李若虚,李若虚回到临安,“谓敌人不日授首矣,而所忧者他将不相为援”④。这实际上反映了岳飞对形势的估计。他出师时的“所忧”很快变成了现实。
东线和西线的宋军不能同岳飞直接配合。张俊军近乎兵不血刃,拿下宿州和亳州,却于闰六月底班师。刘锜自顺昌战胜后,颇为踌躇满志,无意于进取而立新功。他有七个军,左右两军护送家属、伤员和辎重撤回镇江府,剩下的一万多人留在顺昌,按兵不动。
到七月初,岳飞的孤军独进己成定局。宋庭却还要刘锜全军撤回镇江府,而顺昌府改命岳飞“分拨兵将,严为守备”。岳飞上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