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洱 >> 正文

 

[图文]李洱 作家嘴里开花腔

李洱的名字真正广为人知是在2008年底。媒体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德文版《石榴树上结樱桃》送给中国总理温家宝,并点名要与李洱对谈。
一个月后李洱与吴思、蔡定剑一起见到了默克尔,当时她刚结束与胡锦涛的会面。默克尔发现自己的裤子上有些灰尘,不停地去掸。“那些灰尘是哪儿来的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她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好像没想起来。”
其实早在2007年访华时,默克尔就希望见见他,但李洱在河南看护母亲,未能回到北京。得知李洱的母亲过世了,默克尔称她为“伟大的母亲”。
德国媒体对李洱评价颇高。但这位作品(《石榴树上结樱桃》)被《普鲁士报》认为“配得上它所获得的一切荣誉”的小说家接受国内媒体专访的次数屈指可数。
他自称不善于说话。“很多人能把废话说得极漂亮,舌头像蛇信子一样吞吐不息。全是废话,但很有节奏,我真是佩服。”但他很可能是最聪明、最会讲笑话的作家之一。他纵横捭阖,收放自如,感到惊讶时,喊一声“乖乖”。他既诚挚又狡黠,既严肃又八卦,既得体又放松。

没有人回信的祖父和父亲


    李洱有个“家族徽记”:密密的抬头纹。“小时候看我爷爷的额头,皱纹非常非常深;现在我儿子一岁多就有!我们家是一代不如一代啊!”他半开玩笑地说。
    他祖父弟兄三人,当年一同投奔延安。大哥老死在那里,二哥进城之后屡获升迁,长期任军方要职。他爷爷原是延安的马列教员,后因家事返乡,在随后的年月里备受折磨。因处境不同,兄弟三人长期不通音讯。唐山大地震时他祖父给远在北京的二哥写信,问他是否平安。此后,他掐算着日子,想着几天之后可以收到回信。信如石沉大海,但祖父的等待却被孙子记住。后来李洱读到马尔克斯的小说《没有人回信的上校》时,眼前出现的不是那个流亡异乡的哥伦比亚老头,而是缄默的祖父。
李洱第一次投稿是在八九岁时,当然,投的不是自己的稿子。
   当年他的父亲考上了新乡师专,此后在济源的中学教书。上世纪80年代,他就把《百年孤独》看得津津有味,私下里也一直在写小说。其中一篇写的是农民买化肥的故事,八九岁的李洱看完父亲的小说,碰巧手里有几分零钱,就瞒着父亲把小说寄了出去,信封上写着:《光明日报》收。但他忘记在信封上留下家里的地址了。后来他父亲翻箱倒柜找自己的小说,李洱每次都吓得要死。最近他才向父亲坦白了:稿子是被我偷偷寄走了。
    过了许多年,李洱终于见到了曾身居高位的二爷爷,他既没提到那封信,也没问到他弟弟的死,只是反复教育李洱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过了几年,李洱突然接到他的电话。问李洱是不是他的孙子,是不是写过一部小说叫《花腔》,他想看看,能不能给他寄一本。李洱立刻就想起了祖父寄信的往事。他没有当面回绝已经90多岁的老人,他说,“好吧,回去就寄。”但他终究没有寄。


给了“优”又要回去的道理


    1983年,李洱考入华东师范大学,那里曾经有“全国最好的中文系”。“80年代前期,中文系里人人都是诗人和小说家。当时文史楼有个通宵教室,一到晚上就坐满了,写小说呢,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种气氛下,就是傻瓜也会写。”
    “对我来说,80年代是文化的童年;对文学来说,那是它的青春期;对时代来说,那仿佛是新婚之后最忙乱的时期。”
    最初的小说创作跟博尔赫斯有关,此后师承的名单不断拉长:马尔克斯、昆德拉、卡夫卡、哈维尔、索尔·贝娄……“博尔赫斯,当时大家都叫他豪·路·博尔赫斯!全称,以示尊重。当时华东师大就有一个博尔赫斯,格非嘛。当然,格非的视力是1.5。”
    当时李洱跟格非来往很多。格非比他高两届,李洱写毕业论文时,格非还是助教,没资格指导论文,李洱逼着他当了自己的指导老师。
    结果李洱的论文评了个“优”。但那一次,得“优”的学生太多了,教导处说,要去掉一个。格非只好来找李洱,说,“我只是个助教,就把你的‘优’去掉吧。”李洱急了,你不给“优”就罢了,哪有给了又要回去的道理?
    李洱早期的小说,格非大都看过。“他提意见的时候很委婉,不直接说我的小说,说的都是大师的作品:霍桑有个细节是这么写的,海明威有句话是那么写的。”
    也正是格非,陪着李洱把他的第一篇小说送到了《收获》杂志社。
    “那是一个文学的年代,文学是一种思想资源。奇怪的是,当时的小说其实是没人看的,包括后来的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洱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李洱 作家嘴里开花腔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李洱新作:《石榴树上结樱桃》
    河南作家集体与新浪签约 李洱小说火爆
    颠倒的本领——读《石榴树上结樱桃》
    《石榴树上结樱桃》平静下的悲剧
    李洱:我的师弟谢宏
    李洱:现代汉语叙事的转型
    《石榴树上结樱桃》
    《遗忘》
    默克尔送给温家宝的礼物:李洱的小说
    李洱:写乡村生活“困难”难
    李洱的 “爱情档案”《破镜而出》
    李洱:我对历史有疼痛感
    李洱:“颠倒话”讲述农村生活
    莫言李洱获首届“鼎钧文学奖”
    朋友之妻
    李洱
    李洱简介
    李洱自述:一个怀疑主义者的自述
    又见李洱
    李洱:我无法写得泥沙俱下 披头散发
    李洱 德国总理点名要见的中国作家
    李洱论“小说的虚构”
    乡村政治游戏版:《石榴树上结樱桃》
    戏谑化的乡村权力——评李洱《石榴树
    李花腔
    李洱:农村生活更具有戏剧性
    李洱 文学路上有严寒 莫言 绝不向流行
    《花腔》后新生代作家李洱转型“务农
    《花腔》
    李洱:网络文学是文学的卡拉ok
    李洱: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喜欢我?
    李洱 写一个活泼的乡土中国
    《花腔》之后李洱新作关注乡村生活
    李洱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喜欢我
    李洱 探究知识分子心灵困境
    李洱:知识分子应该关注多种生活
    李洱:《花腔》之后的变化
    李洱:我无法写得泥沙俱下 披头散发
    转换中的李洱
    听李洱耍“花腔”
    书生李洱
    李洱:一本《圣经》看了20年
    李洱《遗忘》:知识分子的诗意人生
    李洱:作家嘴里开花腔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