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白 >> 正文

 

谪仙李白与道教的不解之缘

草真篆,天人惭妙工。七元洞豁落,八角辉星虹。”⒃这可能是一个级别更高的道篆,有没有举行过授篆仪式,我们亦不得而知。

    李白被诏长安前就曾服药,赐金放还后更是一心服药。在唐代,药有两种,一是草药(如灵芝、菖蒲),一是丹药(金丹)。李白于这两种药都有所尝试,不过,放逐后,人了道,似乎更倾心于丹药。在很长的时间里,他多次提到过炼丹的事,如“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⒄等。丹以硫化汞(HgS)为基础,搀杂别的矿石粉末,用火化炼出来的药物。HgS呈红色,故称“丹砂”;经过火化后,只剩下水银,呈白色,叫“金丹”。李白此期炼丹最重要的地方应是曹南(今山东济阳县)。去曹南的时候,李白已是满身道家气。其挚友独孤及《送李白之曹南序》云:“是日也,东出桐门,将驾于曹。仙药满囊,道书盈箧。”到了曹南,诗人炼丹的态度颇为虔诚,其《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云:“闭剑琉璃匣,炼丹紫翠房。身佩豁落图,腰垂虎盘囊。仙人借彩凤,志在穷遐荒。”“豁落图”全称“豁落七元真篆”,“七元”即日、月与五星。李白将宝剑抛在一边,身佩豁落图,腰垂虎盘囊,不惜财力,大炼金丹,道士形象,俨然在目。唐时炼丹,派别极多,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经书,而且经书上所记之配方与冶炼方法多用隐语,师徒之间靠口口相传。李白属何种派别,我们无从知晓,但从他自己所说“素受秘诀”,“我有锦囊术”看来,他是受过高师名道面授的。李白还有一首完整的炼丹诗,描写大炼还丹的情形,这便是《创大还赠柳官迪》。诗云:“相煎成苦老,销铄凝津液。仿佛周窗尘,死灰同至寂。铸冶入赤色,十二周律历。赫然称大还,与道本无隔。白日可抚弄,清都在咫尺。北酆落死名,南斗上生籍。” “大还”即“大还丹”,《广弘明集》卷9:“炼成水银,还水银成丹,故曰还丹。”从诗中所描写铅(河车)、水银(姹女)、丹砂(朱鸟)及@石(白虎)等矿物质在烧炼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张炎威,守本宅,-凝津液)来看,李白的确深谙炼丹之道⑻。


(四) 流落江南时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南奔寓浔阳(今江西九江),其《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诗云:“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李白在庐山,当然免不了炼丹服饵,所谓“仆卧香炉顶,餐霞嗽瑶泉”,“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是也。还丹相传为黄帝九鼎神丹之四,由水银、雄黄等物质配制炼成。至于“琴心三叠”当指《黄庭内景经》所载“三叠琴心化胎仙”,是说血脉和平之极,圣胎结出,便可成仙。这似是一种内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白续娶的那位好道的宗夫人也南奔至此。宗氏崇道,李白在前此所写的《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中即已表明:“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宗夫人乃武后、中宗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她在庐山与奸相李林甫人道的女儿李腾空颇有交往,常去探看。李白曾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相送,其一云:“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若恋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据《庐山志》载:李腾空曾“学三洞法,以丹药、符篆救人疾苦。”诗中的云母,即为炼丹药物之一,庐山盛产,以水碓捣炼,舂成细末可服用。李腾空隐于庐山屏风叠之北,与李白为近邻。故从李腾空的炼丹学仙生活,可窥见李白在庐山炼丹服砂的大致情形⒆。李白此期道教活动又一个集中的地方便是皖南,如敬亭山、秋浦、清溪、大楼山等地。他在敬亭山的炼丹活动,可从《秋送从侄耑游庐山序》一文中得知:“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文中说不能陪侄子李耑游庐山是因丹液未炼成,放不下手。诗人在秋浦停留良久,并有《忆秋浦桃花旧游》一诗记录其道教活动:“不知旧行径,初发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此炼金骨。”炼丹必需一些药物,为此,诗人不辞辛苦,到处采集,《古风》其四、《宿虾湖》二诗便反映了他采集仙药的情况。如前一首诗云:“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羽驾灭去影,飚车绝回轮。尚恐丹液迟,志愿未及申。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大楼山在池州府(今安徽贵池县)城南七十里,青溪即清溪,流经池州府门外,从清溪口入长江。诗人攀山越岭,采铅的目的是烧炼紫河车。元萧士簧《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注“紫河车”云:“道家蓬莱修炼法:河车是水,朱雀是火。取水一斗铛中,以火炎之令沸,致圣石九两其中,初成姹女,次谓之玉液。后成紫色,谓之紫河车。”从这些我们今天看来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活动中,可知诗人李白晚年沉溺于道教已是很深的了。

    综上所述,李白终生崇道,但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态势。蜀中及被诏长安前,其崇道主要是为了求得声名,得到皇帝赏识、诏见。因胸中尚荡漾着强烈的功名欲望,故崇道活动既不深入,又不持久,对道教的认识亦较肤浅。赐金放还及流落江南时,其崇道主要是为了排遣精神痛苦及追求长生久视,故对道教的认识有所加深,对道教的态度更加虔诚,并正式加入了道士的行列。有人在未对李白道教活动作全面考察的情况下,仅举出个别诗句,如“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⒇等,便否定李白的道教信仰,或说李白晚年已从道教迷信中清醒过来,摘句批评,以偏概全,这是极不严谨的做法。须知李白晚年亦写过“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的诗句[21]。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李白不是真心的学道,像他那样放荡不羁的人竟然会甘愿反绑双手,数天数夜不吃不喝,环绕坛边,鱼贯而行,口中不断地念念有词,向神灵祷告?我们也很难想象,如果李白不是醉心慕道,在漂泊潦倒、沉沦不遇、生活尚无着落的情况下,竟然会倾其家产去烧丹炼汞、吞金服砂?诚如李白也否定过功名一样,他在神仙道教面前也曾徘徊过,怀疑过,但就其主流而言,李白一生崇道还是很深的,在唐代众多文人中,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唐代奉道教为国教,“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22]排遣仕途失意后的精神苦闷,追求个性自由、解放与延年久视及强烈的自我仙人意识,这些都是李白崇道的思想契机。[23]

 (1991年初稿于合肥,1996年修改于常德,1999年定稿于湘潭)
注:
(1) 李阳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白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谪仙李白与道教的不解之缘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李白
    李白诗精选
    李白被逐:翰林院同事进谗言
    漫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孙双金教学实录——《走近李白》
    李白为什么做不了高官
    争鸣:不妨以积极的眼光来看两地争李白
    李白诗集1
    赠汪伦
    哪位诗人让恃才傲物的李白也最崇拜?
    李白"床前明月光"的"床"找到物证 类似
    谈古论今-“李白的个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墓园
    诗仙李白身后有多少女人?
    资料:《杨贵妃秘史》人物小传--李白
    李白故里之争:四川江油向湖北安陆发
    李白是唐朝第一“古惑仔”?
    闲话婚姻中的李白
    李白《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李白诗五首
    一首令李白口服心不服的唐诗
    诗仙--李白
    历史与空间:不是当官的料 李白为此不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
    【生平简介】李白
    【生平概述】李白
    客中作
    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
    怨情
    李白
    李白诗集2
    李白令人叫绝的“马屁功”
    关山月
    蜀道难
    行路难
    渡荆门送别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玉阶怨
    李波:李白故里之争的两个结局
    长相思 其一
    将进酒
    送友人
    清平调 其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的诗
    子夜吴歌
    岐王宅里寻常客 宫廷名伶李龟年见证盛
    “李白故里”争夺战:两城市对簿公堂
    李白书帖苍劲雄浑气势飘逸 毛主席曾爱
    李白现存唯一墨宝故宫亮相
    李白身世存疑:是皇室同宗还是西域胡
    赠孟浩然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望庐山瀑布
    登金陵凤凰台
    清平调 其二
    春思
    金陵酒肆留别
    长干行
    春思
    月下独酌
    世人所不知的李白
    被炒鱿鱼 李白泄露了哪些皇宫隐秘?
    李白第四讲     李白作品选读
    李白 上阳台帖
    李白有诗云:我本楚狂人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说李白是古惑
    李白诗中的太阳
    唐野史之——李白的死因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李白名诗赏析
    浅析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成因
    李白诗二首
    李白《将进酒》两个“君不见”句品读
    豪放李白的悲凉狂放梦——解读《梦游
    天宝初年李白奉诏入京地再考辨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李白《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比较
    李白与汪伦
    李白的绝望
    李白的个性
    感悟李白·与李白对饮
    嫁给苏轼还是李白
    解秘:李白进入上层是因跟公主关系暧
    关山月
    太白遗风
    浅谈李白诗歌的抒情意向
    李白诗歌中的“亲月”行为
    解读李白坎坷悲愤的一生
    李白倒骑驴
    黄鹤楼
    以梦为马的诗人李白
    对李白和苏轼两首诗歌的对比分析
    酒与剑诗化李白人生
    李白与《蜀道难》《将进酒》解析
    李白身世揭秘:他是地道的胡人
    李白为政治前途走婚姻路线娶四次老婆
    以宫女幽怨自况 李白《长门怨》述说别
    李白颂
    李白遭遇“制度化陷阱”
    "长衫狂人":盛唐风造就"古惑仔"李白
    塞下曲(其三)
    李白诗集(卷二)
    浅谈李白道教化的佛教思想
    从李白《送友人》絮起
    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诗童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生都在摧眉折腰事权贵 诗仙李白原是
    长相思
    中国李白研究会介绍
    李白诗鉴赏 古风
    公无渡河
    独漉篇
    结袜子
    历史故事:李白的传说
    长相思 其二
    奇观潮李白醉作《横江词》
    谪仙曾卧白云乡 李白流寓九华山
    猛虎行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扶风豪士歌
    将进酒
    送友人
    宫中行乐词
    塞下曲(其五)
    子夜秋歌
    春思
    行路难
    怨情
    听蜀僧浚弹琴
    送孟浩然之广陵
    玉阶怨
    嘲鲁儒
    蜀道难
    渡荆门送别
    清平调①·其一
    清平调·其二
    清平调·其三
    长相思·其一
    清平调 其三
    夜泊牛渚怀古
    江夏行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①酒肆②留别
    月下独酌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早发白帝城
    静夜思
    长相思·其二
    杨叛儿
    赠裴十四
    上李邕
    巴陵赠贾舍人
    送贺宾客归越
    望庐山五老峰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古风
    赠孟浩然
    示金陵子
    蜀道难
    登金陵凤凰台
    静夜思
    横江词六首(其一)
    将进酒
    梁甫吟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丁都护歌
    古风(其一)
    古风(其三)
    古风(其十五)
    春日醉起言志
    远别离
    子夜吴歌
    古朗月行
    妾薄命
    玉阶怨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
    苏台览古
    宣城见杜鹃花
    古风(其十九)
    临路歌
    长相思
    襄阳歌
    江上吟
    玉壶吟
    刘眘虚诗鉴赏
    清平调词三首
    从军行
    赠汪伦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东鲁门泛舟二首
    下终南山过斛
    把酒问月
    庭醉后三首
    夜下征虏亭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长门怨二首
    秋下荆门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越中览古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望鹦鹉洲悲祢衡
    谢公亭
    忆东山二首(其一)
    夜泊牛渚怀古
    秋浦歌(其十四)
    拟古十二首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听蜀僧濬弹琴
    劳劳亭
    山中问答
    哭晁卿衡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长干行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梦游天姥吟留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独坐敬亭山
    长干行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赠钱征君少阳
    望天门山
    夜宿山寺
    峨眉山月歌
    清溪行
    乌栖曲
    登太白峰
    梁园吟
    渡荆门送别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金陵酒肆留别
    灞陵行送别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送杨山人归嵩山
    望庐山瀑布
    赠孟浩然
    关山月
    鸣皋歌送岑征君
    战城南
    行路难三首(其一)
    日出入行
    北风行
    乌夜啼
    早发白帝城
    送友人入蜀
    江夏赠韦南陵冰
    客中行
    送友人
    秋浦歌
    春夜洛城闻笛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一)
    塞下曲六首(其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