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悠然吟哦的诗人,还是著书传世的大家,说到古代文人,给人们的印象无不是才华横溢而又不食人间烟火。他们用诗文记录思想,浸染生活。笑谈生与死,感怀爱与恨。他们独有自己的一方天地,或于清山绿水间抒情达意,或在南山采菊中玩味人生。好不潇洒,好不惬意。
文人大多有傲骨。他们不会简单的随声附和或是人云亦云,于是便对凡俗不屑一顾。在形式上表现出执拗与孤芳自赏,狷介而特立独行。这些表现似乎与政治的争斗毫无关系,其实错了,在路卫兵看来,古代文人几乎一刻也没脱离过政治。范仲淹不会无缘无故的对岳阳楼大发感慨,欧阳修也不是毫无来由的在醉翁亭“得之心而寓之酒”,“猛志逸四海”的陶潜先生未必真的喜欢“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田园生活。这不过都是政治上的失意罢了。古语所谓“学而优则仕”,即是文人和政治关系的最好诠释。古代文人没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所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悬梁刺股为的不再受苦,凿壁偷光为了祖宗荣光。梦想一朝入仕,衣锦还乡。
文人既想当官,就要搞政治。文人离不开政治,但未必都懂政治。搞政治就要懂权术,而权术的最基本的功夫便是“拍马屁”了。这功夫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门技术,须经千锤百炼,绝非朝夕之功。当然也有天生丽质的,稍经点拨便能掌握拍人于无形拍马于不惊的超高技巧。文人能够作得锦绣文章,未必马屁拍的就好,相反越是才华出众的文人越会表现的不屑一顾。这就会在政治上吃大亏。比如李白。
李白的才情与高傲是大家公认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何其潇洒。而当着玄宗面戏弄杨贵妃,羞辱高力士,痛哉快哉,狂放不羁莫过于此。嘴是痛快了,结果却在政治上吃了大亏,最终着了高力士的道儿。李白自己把自己当棵葱当头蒜,殊不知政治是不需要诗人的。对于天之骄子的皇上而言,少了一个诗人不过是少了些附庸风雅的兴致。可是少了溜须拍马的高力士,便没了做皇帝的许多乐趣。不懂政治的文人喜欢在政治上剑走偏锋,在老谋深算的政客面前简直是小玩闹。所以李白吃了亏,被逐出宫门。
李白经过“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流放岁月,终于幡然醒悟:原来这地球没谁都照转。能“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奇才子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到有关部门去待价而沽了。于是他向荆州长史韩朝宗写信自荐,想要谋个差事干干。李白这次学乖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该同志政治成熟,思想进步。他在《与韩荆州书》的自荐信中毫不掩饰的大拍马屁,全然没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情。杜甫夸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也算是白瞎了,这次没用天子呼唤,自己主动游过去了。
信中一开头便给韩朝宗戴了一顶高帽:“白闻……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世人宁可舍弃万户封侯,也要认识一下韩荆州。对比出效果,极言韩朝宗之重要性。这高帽戴的够可以的,要真封了万户侯,他也不见得瞧得上小小的韩荆州。曾经连皇帝都不怎么放在眼里的李白,能说出这样的话,不能不说是思想上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再看看“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这几句,便是毫不掩饰的直抒胸臆了。说韩朝宗的政绩建树可以和神明相比,德行才能感天动地。文笔精妙能参透天地造化,学问渊博可穷究天上人间。听了这话不起鸡皮疙瘩的,恐怕只有韩朝宗本人了。李白要早这样会说话,官至宰相也未可知啊。何须如此奴颜婢膝的要求韩朝宗“幸推下流,大开奖饰”呢!把面子揣起来,单用嘴说话,确也够难为李白的。(文/路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