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博超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历史上能够名垂千古的人并不多,李白以他的诗而名留史册。
年轻气盛的时候喜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非凡气势,喜欢“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淋漓快意,那种率意驰纵、洒脱不拘每读起来都让一颗年轻的心兴奋不已。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年少时虽然读出了李白诗中的狂放与叛逆,却不能读出狂放深处的愤怒,叛逆背后的理想。古人讲“知其人,读其书,识其事”,所以只有感受到李白报国济世的理想、傲岸不屈的人格与无奈现实的碰撞后,才能真正读懂李白的诗。
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走入李白的生命历程。
据史家考证,1300年前,李白出生于地处西部边陲的碎叶城,5岁时,才随父亲迁回祖籍四川。少年时的李白诗文很好,喜好剑术,为人任侠,曾著文自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后来游侠的“噬血仇杀”的一面丢弃了,而“豪饮壮游”的一面却成为他人生中不可割弃的一部分。
李白25岁离开四川,目的不只是游山玩水,他是很有一番抱负的。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夫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三峡后,李白顺江东下,登庐山,访金陵,游扬州,经年浪迹于吴越之间;其后北上洛阳,在安陆成亲,过了几年稳定的日子,其间还曾应朋友邀请,同游太原。
在科举制之前,很多人是通过自己卓越的声誉和才能而被帝王赏识,并发挥了拯救危难、扭转乾坤的巨大作用。比如辅佐周文王成就霸业的吕望,舍身刺秦王的荆轲,三国时的诸葛亮,东晋的谢安等等,这些都是李白诗文中反复引用的典故,李白在他们的身上寻找着自己的理想,也走上了这样一条途径。与当时已趋成熟的科举制相比,这实际上是一条落伍的路子,但是李白矢志不渝地走了下去,一方面展示出其人格的力量,一方面也预示了他悲剧人生的必然性。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李白奉召入长安,时年42岁,接到诏书后仍然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长安后,唐玄宗亲自召见,任他为翰林供奉,以“布衣侍丹墀”。
但李白不是追逐权势的李白,也不甘于“摧眉折腰事权贵”,而是“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的李白,可惜玄宗只把他当做一个做应命诗文的才子看待。很快,李白蒙谗出京,失望地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漫游。这次漫游的范围更广,从陕西经河南至山东,再至燕赵大地,并和杜甫结下了不朽的友谊。安禄山叛乱期间,他避居庐山,常以谢安自喻,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 ,永王起兵讨逆,李白很踊跃地加入了永王的队伍。
虽然已是56岁的高龄,李白仍满怀希望地认为这是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建立一番不世功业的大好机遇,他的诗中重又流溢出喜悦和憧憬来。但李白对于政治的认识实在是太天真了。仅仅过了一年,永王兵败,李白受到牵累,以垂暮之年流放到遥远的夜郎。流放途中,行至巫山,始遇赦东还。
在政治漩涡中接连遭受打击的李白,虽然常常在诗文中表达心中的愤懑,但是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仍未泯灭。在人生的最后一阶段,李白渐入凄凉老病的晚境,然而他的诗情酒兴,还是不减当年。临死前一年,李光弼率兵讨伐史朝义的叛乱,李白闻讯请缨,不幸中途因病废弃。
公元762年,李白死于当涂,享年62岁。关于李白之死,还流传着醉酒捞月堕江而亡的传说。毕竟是诗人,连死都被附会得风雅而浪漫。
李白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以豪放、洒脱的诗风影响着后世,同样以豪放、浪漫的形象在后世流传。他的志向不在诗而成于诗,相反,他有着一番安邦定国、拯济苍生的政治理想,而且终其一生遇百折而不回,这也注定了李白悲剧的一生。
对于这一点,海子的诗为所有富于幻想的悲情诗人做了最诗意的注解: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