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向恃才傲物。对于皇帝,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对于宠臣,他不肯“摧眉折腰侍权贵”;但对于文学前辈,他却表现出了少有的推崇和尊重。李白一生对屈原、曹植、陶渊明、谢灵运等许多古代文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欣赏和赞叹,但真正让他倾倒和折服的,恐怕只有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人谢脁了。
谢脁(464—499),字玄晖,南齐人,“竟陵八友”之一。史书上说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又说他“善草隶,长五言”。出任宣城太守后,谢脁在山水诗歌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因而能与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并称“大谢”和“小谢”。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脁不预其谋,反遭诬陷,下狱而死。
一代诗坛巨星,年仅三十六岁就悲凉陨落,这不仅在当时引发文坛轰动,更让数百年后的李白唏嘘不已。谢眺在李白的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翻开李白的诗集,诸如“谢脁”“谢公”“小谢”之类的字眼,触目可见。
读李白的诗,笔者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李白把谢脁看作是诗歌上的守护神,一生谨守着谢脁写诗的原则,追求“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至善境界。李白作品中的“澄江净如练”,原是谢脁的名句,李白将其化入自己的作品,这既是一种文学上的认同和共鸣,也是一种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
李白对谢脁的崇拜,不仅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而且还表现在他的行踪上。凡是谢脁生前去过的地方,李白一定会几番前来寻找前辈的足迹。宣城,是一个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的胜地。谢脁在这里作太守时,曾建有一个北楼,即“谢眺北楼”。李白一生多次踏进宣城,有时一住数年。期间,他不止一次地登上过“谢眺北楼”,并写下优美动人的诗篇。当涂境内的青山,是谢朓特别钟爱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谢脁,将其宅改建为“谢公祠”。李白一生至少有七次来到当涂,登临青山凭吊“谢公祠”,著名的《望天门山》就是李白初来青山时留下的佳作。
(摘自新西兰《中文先驱报》 作者:刘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