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二首 一、余亦能高咏 此诗原题为《夜泊牛渚怀古》,全诗如下: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席帆,枫叶落纷纷。 牛渚,是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长江,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江面开阔,江水奔腾有声,既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又是风景佳胜、骚人墨客诗酒流连之所。当李白这位寻仙学道,才华盖世,怀抱雄才大略的诗人,怀揣着一颗渴求知音为朝廷赏识见用的急切之心,于某个秋夜,行色匆匆,泊舟于此。但见夜空澄碧,青天无云,明月高悬,月色苍茫的长江显得格外开阔而寥落。这让他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想到了东晋大将军谢尚慧眼识袁宏的故事。数百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秋月当空的晚上,也在这长江边,年少孤贫、以运租为业、没有一点家庭背景的袁宏,因为在小舟上高咏大将军谢尚的咏史诗,恰巧被这位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的大将军听到,并感到非常赞赏,于是邀袁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的赞誉,从此声名大振。 在李白看来,自己的孤贫,自己的才华、抱负,都与数百年前的袁宏没有两样,月白风清,秋夜寥廓的情景也是一样的,但自己没有袁宏的幸运,没有在船上碰到那位谢将军。余亦能高咏一句,表达了李白满腹才华不让古人的自我期许,让他郁郁不欢的是,这位当年赏识袁宏这样才高而没有一点政治背景的谢将军而今安在!现实是残酷的,茫茫江面上,他终于不复见这位异代知音了。斯人不可闻!这是他怀才不遇的深切感叹!明天,他又将在枫叶落纷纷的寂寞凄清的深秋季节挂片帆远去,踏上他寻觅施展政治抱负的知音的旅途。 李白诗清新超拔,不事雕饰,直抒胸臆,有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表现了他那飘逸不群的性格,被清诗人王士祯称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范。李白夜泊一首,正是如此!千载而后的今天,当我们读李白此诗,其怀才不遇、又落拓不羁的身影,如在目前,字里行间,仿佛可闻他在孤舟上的叹息之声!
二、曾无黄石公 原诗题作《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全诗如下: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李白是不屑于当诗人的,哪怕封他为诗坛领袖也罢。他壮怀激烈,雄视天下,以张子房、祢衡为同道中人。此诗正是表现了他这样的情怀。 这是一篇简练生动的有关张良的诗歌传记。正如西方诗人所言,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李白眼里的汉朝开国功臣张良,是一位慷慨激昂、落拓不羁的英豪,而且又生逢其时,在黄石公的帮助下,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全诗可分两半,前半,说张良(字子房)未发迹前(他用了虎啸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张业绩的认同,也表达了对当时风云际会,英豪云集时世的仰慕!),为报秦灭韩国之深仇(张之祖、父都曾任韩国宰相),张“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破产不为家五字,写出了张良豪侠仗义、不同寻常的性格,后来终于获得壮士,与张良一起阻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虽然只打死皇帝近臣卫士,但天下震动,皇帝大索天下,张良只好暂时隐居游匿到下邳,并以"岂曰非智勇"一句将张在这里受黄石公兵法一事略去不写! 下半,以“我来邳桥上”一句,把作者自己置身其中,并直言自己因为钦佩仰慕古人而来,按照情理而言,作者自然是来凭吊张良的,但岁月无常,唯见桥下流水,澄澈碧绿,一如张良当年,而张良安在?作者感叹更深一层,下句竟不提张而提张的老师黄石公,诗人用意似在:当代未尝没有如张良这样具有英风的人,而只是没有像黄石公这样的人加以识拔罢了!最后两句,表面上是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似乎在感叹,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但其实是以曲笔自抒抱负。大有继张良而起,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之慨!李白另有诗云:“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可以看成此诗末两句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