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是恶道因,不能不觉悟,决定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
经上常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有一条就能被拉下地狱,何况五欲具足,所以要晓得,这绝对不是好东西,决定不能在这上面起心动念。聪明人听到这个教训,他自然就会断掉,为什么?不想堕地狱,不愿意走这条路。所以,不把这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舍弃掉,要想不堕三恶道,真是太难了。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形成烦恼时,是由里到外,如同穿衣;去除烦恼时,是由外到里,如同脱衣。“遣其欲”,就是收心,把心从外面收回来。如《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遣其欲,方法是心忆佛,口念佛,耳闻佛,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身口意三业相应。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心里除阿弥陀佛外,什么都没有,如是摄心,妄念自息。念佛法门,是用念阿弥陀佛,来破除见思烦恼。“澄其心”,就是破除无明烦恼。见思烦恼破了,就能跳出六道分段生死;无明烦恼破了,就能明心见性。
出离分段生死,是二乘圣人;明心见性,是诸佛菩萨。只要能证得相应的学位,就不会再向下退转。一是位不退,断见思烦恼,入圣人流,不会退堕凡夫;二是行不退,断尘沙烦恼,恒度生,不会退堕二乘;三是念不退,破无明见佛性,念念流入如来觉海,不会退堕空有二边。故说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六欲是色声香味触法欲,三毒是贪嗔痴。贪嗔痴三毒,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它能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使众生长劫轮回,受无量苦,故称三毒。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不能做到六欲不生,三毒消灭的人,是心未澄,未破无明烦恼;欲未遣,未断除见思烦恼。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
“能遣之者”是能破见思烦恼的人。“内观其心,心无其心”,里面没有错误思想,没有错误见解,依十二因缘,就是里面没有贪爱等烦恼。“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因为没有贪爱,所以对外面,形形色色的万物,也不会执著、不会执取,不会造成错误的做法。“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因为没有爱、取,所以也不受后有的果报,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不会有生老病死等苦果。“三者既悟,惟见于空”,烦恼空了,六道生死就也空了。
对无心无形无物觉悟了,就能证到空观智,然后出空观证假观,再出假观入中观,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翠虚子道人说:“无心无物也无身,得会生前旧主人,但是此中留一物,灵台聚下纤砂尘。”生前旧主人,就是本来面目,是真我真身。如果其中有一个环节不破除,就会使自己的本性,受到纤砂尘的染污,而变成无明、分别、执著。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空,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净。
“观空亦空”是不著空;“空无所空”是能空与所空二者双亡;“无无亦无”是“能所”两空的念头亦不著;“湛然常寂”就是自己的清净心,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寂无所寂”是成佛了,心里头连成佛的念头也不能有。这是真正的禅定之处,六祖大师说:外不著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金刚经》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里面能生欲的种子没有了,外面能生欲的土地没有了。这个时候,才是真净,真净就是破无明,见法性。
这一段与实相念佛非常相似。实相念佛就是远离对待,远离两边,远离能所,能空所空泯灭,能念所念消除,所念之佛不离能念之心,能念之心就是所念之佛,心佛不二,自他不二,能所俱泯,不一不异,本有自性当下显现,如是念佛,是名实相念佛。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净,常清净矣。如此清净,渐入真道。
“真常应物”是明心见性后,用真常之心,去处事待人接物;“真常得性”是通过历事练心,来逐渐破除无明,逐渐证得法身。明心见性后,就算进入诸佛果位,但不是究竟果位,若依圆教说法,从圆初住菩萨开始,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如是经历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破四十一分无明,证四十一分法性,然后进入妙觉菩萨,妙觉菩萨就是究竟佛果。所以,从圆初住菩萨开始,真常应物,真常得性,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自利利他,在帮助众生中,来成就自己的学业。
“常应常净,常清净矣。如此清净,渐入真道”,菩萨以自利利他为本,广行六度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常住真心,帮助众生,天天度众生上,天天不著度众生相。如同念佛法门,“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不住有,无念而念不住空,空、有两边都不执著,自然达到心佛一如,能所两忘的境界。以此来渐渐的步入一真之道,步入常寂光净土。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表面上有得道的假名,实际上并无所得。因为这个真我并没有失去,只是被烦恼遮盖住了,现在把烦恼破除了,见到的还是本来那个我,不是另外又得到一个我。所以说“道”不可得,“智”也不可得。《心经》上说“无智亦无得”,不仅是五蕴、六入、十八界不可得,连能证的智,所证的菩提涅槃,也不可得。若问为什么,心性本空,就是这个道理。能得的,觅之了不可得,所得的更不可得,二祖慧可法师的开悟、契入,就是入这个境界。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为了度化众生,以方便说法,称有得道之名。佛说法的原则是真、俗二谛。依真谛来说,是“实无所得”,这是佛与法身菩萨的境界,他们见的是诸法实相,本有的真如自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这是事实真相。俗谛是随顺众生的境界,我们今天看到一切现相有生有灭,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这都是生灭现相,佛也这样讲,是随顺众生说,随众生心,现所知量,因为众生还没有觉悟,所以这是佛的方便说法。所以俗谛好懂,是我们的常识,我们能理解;真谛我们往往无法接受,因我们没见到,所以无法理解。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能明这个道理的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