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W >> 亡羊补牢 >> 正文

 

《寓言两则》阅读教学设想

《寓言两则》阅读教学设想   浙江省台州市双语学校 孙日东       《寓言两则》的第一则是《亡羊补牢》,作为成语,这四个字连用,大概是从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剑南诗稿·秋兴》,诗句“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开始的,再往前找,它在《战国策·楚策四》的《庄辛谓楚襄王》里,当楚襄王由于不听庄辛的忠告而被秦军攻下首都被迫流亡时,又把庄辛给找来时问他:“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时,庄辛说:“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因而,在课伊始时,可以以这个故事导入,既拓展文本的外延,又激发学生的兴趣: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陵君又总是随着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这样下去国都郢城将会保不住了。(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这时候,庄辛就给楚襄王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我们学习的寓言──亡羊补牢。请大家认真去读一读,仔细体会一下庄辛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楚襄王什么道理。

  在读通课文,解决了字词后,可以让概括主要内容,并联系课文理解课题中的“亡”和“牢”。课文中有现成的词可解释:“亡”──丢了,“牢”──羊圈。

  接着以“当他第一次丢羊后是怎样想问题的?”“第二次丢羊后又是怎样看等这个问题的?”来引导,并利用这些练习的辅助得出寓意:

  庄辛想通过《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告诉楚襄王。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一个同学,因为不认真学习而致使学成绩下降,老师想给他说说《亡羊补牢》的故事,那老师想告诉那个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可以这样小结:这么看来,不管什么事,只要做错了或出了问题,都要(  )。

  所以人们在运用这个成语的时候,常常还这样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当然,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文后提出的要求是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作为初始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示范来让学生明白这样才算“自己的话”

  可以先出示课文的一段话(第一段),然后罗列一些讲法给学生参考:

  1、从前有个养羊人,一天早上,发现自己的羊少了一只。他查了一下,发现是羊圈破了一个洞。夜里,狼从这个洞里钻进来,把羊给叼走了。

  2、很早以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有一天,他发现少了一只羊。原来他的羊圈破了一个窟窿,半夜里狼从这窟窿钻进来叼走了羊。

  3、以前一个人,养了一些羊。一天早上,他在放羊时发现少了一只。哪里去了呢?原来是他的羊圈不知什么时候破了一个窟窿,被一只狼发现了。夜里,这狼就从这个洞里钻过去,把羊叼走了。

  第二个故事《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原文是这样的: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因而也可以以这个原版故事为导入:

  魏王一心想称霸诸侯,取得天下的信任,于是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想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正出使别国的季梁听说后,走到半路赶紧折回来,衣服上的皱折顾不得整理平整,脸上的尘垢也顾不得洗干净,急急忙忙去见魏王,说了自己路上碰到的一件怪事:这个怪事就是我们接下去要学的《南辕北辙》。

  在读通课文时,也需要释题。这个释题最好能制作一张马车的图片,这样就能比较形象地明了辕和辙的意思,这为理解隐含着的“目标和行动”这一意思铺垫了基础。

  在理解课文时,也可抓住这个人是怎样想问题的?他朋友呢?你呢?来理解文本,领会寓意。(寓意:做人做事,必须有正确的方向。方向错了,条件越好,花的力气越大,离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越远。)

  之后可延伸开去问:季梁说这个故事和这有什么联系?这样既得出寓意,也可深切了解战国时期的这些辩士高超的表达方式,促进对国学的了解。

  不过,这儿提醒一下,课堂上学生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南辕北辙是能到达目的地的,而且还是环球旅行呢?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寓言两则》阅读教学设想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寓言两则》课后题解
    《寓言两则》电子课本
    《寓言两则》快乐练习:同步轻松练习
    《寓言两则》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寓言两则》快乐练习:试题
    《寓言两则》教学杂谈
    课本剧《南辕北辙》学生想象力让我折…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我被学生问“倒”了──《寓言两则》…
    《寓言两则》句子分析
    《亡羊补牢》教学片断
    《南辕北辙》教学片断及反思
    都是严格惹的“祸”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寓言两则》教学建议
    《寓言两则》阅读提示
    《寓言两则》重点难点
    《寓言两则》教材分析
    《寓言两则》学习要点
    《寓言两则》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寓言两则》素质教育新学案
    《寓言两则》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燕子》近义词反义词
    《寓言两则》词语解释
    《寓言两则》近义词反义词
    《寓言两则》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寓言两则》课文结构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材插图
    《寓言两则》教材简说
    《寓言两则》学习目标
    《寓言两则》教学建议
    《寓言两则》教学建议
    《寓言两则》课文中心
    《寓言两则》语言感悟
    《寓言两则》课文导读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用寓言故事教育孩子
    寓言的含义、产生发展和特征
    南辕北辙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由来
    “亡羊补牢”续写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南辕北辙》教后记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文本链接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乞巧》教学反思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语言积累
    寓言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说课设计
    《寓言两则》快乐练习:写字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