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石榴》 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对石榴从不同角度的刻的分析归纳,使学生准确把握它的外在特征。

2.指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反复朗读,体会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特别是修辞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关键句子,把我石榴的外在特征。

    点: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掌握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意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石榴吗?吃过吗?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课前预习:

1)让学生熟悉课文,分学习小组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

预习问题设计:

1)作者按怎样的思路来结构全篇的?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的美?

3)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石榴的可爱之处作了生动描绘?

4)作者说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结合课文第七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注意教师范读的技巧以及感情。

2)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梗概,提出疑问。

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文章段意。

2.师生互动。

1)请同学们再次课文,体会课文的节奏、韵律以及感情,然后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几段或几句话有感情地朗读,看看谁能读得有感情。

    学生在小组内朗读。

   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任选朗读内容,每组推举代表朗读。全班评价。

2教师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自读课文,自由讨论文中不懂的语句,本组无法解答的可以向其他小组请教,也可以交给全班解答。

   明确:学生会以各种形式质疑问难,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但教师要适当引导。

3教师出示句子,检查学生对句意、文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A.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这风度”是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梅柳之长”是指奇崛、清新,“梅柳之短”指枯瘠、柔媚。)

B.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天的心脏吗? (“陆离”“华贵”“夏天的心脏”是就石榴的颜色和形态而言的。)

C.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奇迹指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

D.单瓣的花虽然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妙幻的演艺”和第6段中的一词相照应,具体指戏法。)

E.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原因是我本来就喜欢夏天,而石榴花的陆离、华贵、妙幻的演艺又增添夏日的魅力,所以我更喜欢……)

3)老师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任意选你喜欢的自然段进行归纳,你可以归纳一个自然段的段意。也可以将几个自然段合为一体进行归纳。

    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

    第一段:先写了状写对象——石榴树,并以一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最可爱的一种”总领全文。

    第二段——第六段:一是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二是写它的花,三是写石榴的果实,四是写由花到果实的变化,五是写石榴的果实,这一部分紧扣“最可爱”三个字,突出了石榴的特征。

    最后三段,交代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以及对石榴的向往。

四、课堂达标反馈:

注音:奇崛  枯瘠  辟易   犀利  安普刺   金罍  忍俊不禁  丰腴

2.释义:奇崛:奇特突出      枯瘠:这里形容植株干枯、瘦弱        唾津:唾液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争妍斗艳:争着比美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丰腴:丰满     

五、学习小结:

    本文从石榴的枝片、花、果实等方面描写了花,作者以石榴的生长过程为序。

学习方法:要想真正读懂一篇好文章,必须反复朗读、品味,多读一遍,便多一份不同的见解。

六、作    业:

    课内:课堂反馈、课后练习一。

课外:学生将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语句摘抄于笔记本上,做到活学活用。

 

板书设计:

 

爱石榴——“最可爱”

              枝叶美:“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石榴——花朵美:“夏季的心脏”

              果实美:“籽粒透明、光嫩,丰腴酸甜”

赞石榴——“喜欢夏天”,“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课时

一、课前热身:

检查上节课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课后练习一。结合上一节课对段意的归纳,指导学生重点阅读第二部分,把握石榴的外在特征。

二、师生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归纳石榴的外在特征。

2)简介作者的生平以及此文的写作背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概括文章主旨。

解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2.师生互动:

2-1教师请学生精读课文第25段。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石榴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石榴》 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