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点拨;重点学习文言虚词“于”“以”“其”等(完成课后练习三)及文言实词“圆”“款”、“缘”等。
4、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教师活动:
据了解,私家花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它们大都模仿自然,推崇山水野趣,叠石掇山,楼阁重复,具有山水画意。下面,让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节,看看于园究竟奇在何处?
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
⑴用文中的话说说于园奇在哪里?课文又是从哪几处来具体描绘的呢?它们各自奇在何处?
“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课文依次描写了前堂、后厅、卧房槛外的磊石,它们分别奇在“实”“空”“幽阴深邃”。
⑵作者介绍于园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空间顺序,标志性词语有“前”、“后”“外”“再后”。
本文按照空间顺序极有层次的来写于园。文章按照有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先写前堂的石坡,石坡上的果子松、牡丹、芍药,接着写后厅的池塘,池塘中的奇峰绝壑,再写卧房槛外盘旋而下的沟壑,最后写于园的水阁、小河、灌木、禽鸟。这样一步步写来,层次井然。
⑶文章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颂了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构思。
2.师生活动:
自读思考,并做批注,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纠正,明确。
3.教师活动:
作者除了介绍磊石之奇外,还写了哪一处景致?你喜欢吗?为什么? “再后一水阁”,它让人产生一种怎样的意境?
4.学生活动:
各抒己见。
5、归纳文章的主题:
这篇短文,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五、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于园的奇特之处,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并且学会了按照空间顺序有层次的来介绍园林的方法。
六、比较一下《黄鹤楼》与《于园》
作者带我们去黄鹤楼和于园“神游”了一番,请你说说对黄鹤楼和于园的总体印象以及“神游”时的感受。
对黄鹤楼的总体印象是巍峨,“神游”的感觉是如临仙境。
对于园的总体印象是于园堆砌的假山的奇特:“实奇”“空奇”“幽阴深邃奇”,“神游”的感觉使人有置身大自然的岩壑林泉之感。
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
2.你最欣赏于园中的哪一处景致,把你欣赏的理由和对景致的描述说给同学或家长听。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