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所带两个班的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基础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古诗文。一个班级学生因为家庭成长环境好,有较扎实的古诗文基础和学习习惯,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积累;而另一班级学生相对较差,班级中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对古诗文学习没有兴趣,背诵理解默写成为难题。 教学内容分析
这首诗歌是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附古诗词背诵内容中的第四首。这是一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李白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2)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这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情景交融,形象感人,学习时要注意体会浪漫主义手法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分析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可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 (二)明确诗歌讲求节奏、平仄、押韵、语言凝炼、含蓄、形象的特点,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三)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 2.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3.全班齐读,加深体会。 (四)研读——品味诗的情感美 1.思考: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指名一学生朗读,思考: A.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B.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C.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旅途艰辛,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 3.讨论:
(1)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作者还大胆想象,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来向友人表达对其不幸的同情、关怀和牵挂,这种方式好在哪里?
(理解将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4.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五)课堂练习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六)课堂小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七)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