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内容:
《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赠汪伦》
2 了解故事大意,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
重点难点:
1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面。
2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前设计
一 学习《赠汪伦》
1 解题:“赠”是什么意思?赠了什么给汪伦?
2 了解作者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3 自己读读这首诗,再看看后面的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4 学生讲解诗意
5 教师对重点进行点拨。
6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7 教师配乐《阳关三叠》感情朗诵,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生动形象的面。
8 学生说说自己想象到的面。
9 学生反复诵读
10 体会诗所表达的感情: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什么?
11 练习背诵《赠汪伦》
二 总结古诗的学习方法
1通过上面一首诗的学习,你认为怎样学古诗?
2小结古诗学习基本方法
(1)解诗题 (2)了解作者 (3)反复诵读
(4)理解诗意 (5)想象面 (6)体会感情
(7)背诵古诗
四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赠汪伦》
板书设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送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 (叙事) 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桃花潭水深千尺。 贴切的比喻
不及汪伦送我情。 (抒情)
古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叙事)
孤帆远影碧空尽, 写景 借景抒情 依依惜别之情
唯见长江天际流。
教学中设计
在教学《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首诗时,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后,一个学生提出了他的发现:这两首都是送别诗,教师及时抓住这一可贵的发现,引导学生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发现这两首友人送别诗都是先叙事,然后抒情,《赠汪伦》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一个贴切的比喻来比喻朋友间的深情厚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景,抒发了友人依依惜别之情。教师继而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友情的比喻:比桃化潭水还深,比长江流水更长,可见在作者李白心中友情是多么珍贵,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友谊。这一插曲用时不多,却从内容上、文学表达方法上,还有思想感情方面进行了比较,起到了龙点睛之效。课后,教师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友情送别诗,学生积极性比较高,不仅学会了这两首诗,还体会了更多的友情送别诗句。
友人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 ,儿女共沾巾。
送别 无名氏
杨柳青青着地吹,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1,借问行人归不归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天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杨柳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然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课后反思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对于古诗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我认为,从阅读心理的一般规律和读懂古诗的基本要求出发,应该抓住下面几方面。
一、粗讲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如果“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必然贪多嚼不烂,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如宋代的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
那么怎么粗讲呢?我觉得应该从下面三点考虑:
一是比较生疏的字词。如“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浥”,“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绦”等,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再就是古今音变意变的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儿童急走追黄蝶”的 “走”,“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衰”等,这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还有,就是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很显作者炼字的功夫。一堵高墙的“关”和一枝红杏的“出”,形成了一对矛盾:一个要把满园春色关住,一个却要枝露墙头,春光外泄,一“关”一“出”,整个面活了,有了动感,显出了春花盛开时的盎然春意。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写送客的时间、地点和送客时的环境,“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着意“孤帆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浅蓝色的天际间,只见长江水滚滚东流,和蓝天连接在一起”表达送别的心情,。一个“孤”字,看似写舟,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惆怅孤独之感。诗句中这些字词,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二、熟读
通过粗讲,学生对诗句有了大概理解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熟读。而熟读对小学生来说,最具效果的莫过于诵读。说起诵读,其实古人写诗,往往都是在“诵”的过程中完成的。难怪有人说“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了。因此,读诗也不应该离开吟咏诵读,宋代的朱熹更是进一步提出读书成诵的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即晓其义也。”所以书声琅琅,才是读书富有诗意的境界。读书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动嘴“读”书,心、眼、口、耳并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其效果较之单纯用“眼”看,要好得多。读书时读出声来,便于大脑快速接受符号和信号,易于激活存储于大脑中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对文句的理解,也容易记住。
什么是熟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达到“使其言皆出之于吾之口”,换句话说,就是读得滚瓜烂熟,以至熟而成诵。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致于混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三悟情,就是让学生结合实践对熟读的古诗去感悟和体验,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进入诗句所描绘的情景。比如熟读了韩愈的《早春》,为了让学生感受“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有的教师就在早春时节带领学生到野外去看景,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在远看、近看中,对诗句就有了深切的感受。又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寥寥数字,如果让学生仅用白话把它翻译过来,那就未免太简单甚至枯燥了;如果让学生想象江水滚滚东流的情景,诗句中蕴含着的深沉感情,就容易感受和领悟了。
本次教学,认真探索了古诗的教学,明确了古诗教学应重在诵读、悟情上,而不应片面强调诗意的翻译。然而,考试时要求学生写诗意,阅卷标准又该怎样定呢?待与教研者研讨。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迢迢牵牛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3
    诗歌赏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注…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赏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
    《迢迢牵牛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登飞…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岳…
    诗五首《江南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七年级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
    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处——唐诗《闻王昌…
    《诗五首》教案:《使至塞上》《闻王…
    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教学设计-30.1、诗五首--闻王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文、…
    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3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
    高考湖南卷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浅说
    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版第30课《闻王昌龄…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古代诗文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词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淮上与…
    《诗五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十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炯峰 [行草 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年级上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
    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诗五首》教案:《使至塞上》《闻王…
    古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唐诗宋词英译: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简介、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译文
    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