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 9.作业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 自我问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作者: 赵婧 (初中语文 甘肃武威四期初中语文一班 )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初中语文七年级)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所教八年级(2)班的语文,共有学生52人,整体而言学习语文的兴趣很浓,主动性强,成绩在年级组名列前茅。85%的学生上课能专心听讲,作业完成优秀。
3、教学内容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被收录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中:课外古诗词诵读的第五首。古代诗歌的教学关键要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力。
4、诗词诵读三维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背诵这首诗歌。
5、教学难点分析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6、教学课时:一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导入:可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
(二)、明确诗歌讲求节奏、平仄、押韵、语言凝炼、含蓄、形象的特点,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提问:李白的生平及作品是怎样的?(指名回答)
集体订正: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开创了继屈原之后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有《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独坐敬亭山》《赠汪伦》等。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唐玄宗天宝七年(748)戊子四月,以高力士为骡骑大将军,其权力与地位日渐显赫,太子称之为兄,诸王公称之为翁,附马则直呼为爷。李林甫、安禄山同时因附其而被摧升为将军与大臣。杨贵妃三姊皆被封为国夫人,地位既高,势倾天下,杨贵妃的堂兄杨钊,善窥玄宗之意而迎逢之,恩幸日隆。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约开凿于该年。
王昌龄五十八岁。春,以“不护细行”之罪,被谪龙标(今黔城)尉。时李白还金陵,与王昌龄相遇,遂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1、 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
2、 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3、 全班齐读,加深体会。
(五)、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情感美
1、指名学生朗读,并思考:
A、 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B、 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C、 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旅途艰辛,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
2、归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在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时,写给王昌龄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怀。本诗构思巧妙,诗人以明月作信使,代为转达自己的一片情意。
“杨花”乃随风飘落之物,“子规”系泣血悲啼之鸟。景随情迁,这种衰愁气氛,是对表达“愁心”的烘托与暗示。
怎么向远去的友人表达自己的牵挂之情呢?诗人想像丰富,构思奇巧,“我寄愁心与明月”,竟遣明月做信使,转达他的慰问:你切莫因孤独而过于忧伤,现在我要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伴随你同到夜朗西。寄愁心与明月常相随,不仅表明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处不在,而且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表达对远方挚友的慰问。
(六)、小结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8、课堂练习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运用拟人手法,表达怀念朋友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感情朗读本首诗,当堂背诵
9、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初中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