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 《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要点:关键词:送春归,迎春到。有送走春天的伤感,和迎接春天的喜悦。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要点:关键词:百丈冰,花枝俏。对比,突出表现梅花的凌寒开放,坚贞不屈。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要点:关键词:不争春。突出表现梅花的谦逊。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要点:关键词:丛中笑。这一句是难点,作者除了表达了梅花在“山花烂漫时”,结成梅子,隐藏于花丛中的谦逊之外,还表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
(说明: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含义,并找出关键词即可。)
2、对于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只要求学生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即可。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1)你认为词篇中哪些是关键的词语?
要点点拨:寂寞、愁、风和雨、妒、辗作尘、香如故。
(2)请写一段话,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你对本词的理解。
学生读出自己的作品。
教师示范: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断桥边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将临,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它不想去争艳夺宠,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贞不屈的品格。
(3)你觉得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什么形象?
要点点拨:美丽寂寞、坚贞不屈,同时孤芳自赏。
五、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词的不同: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培养初步的作品欣赏能力。)
要点点拨:毛主席的词感情基调是乐观的、豪放的,而陆游的词主要表达了一种坚贞不屈同时又孤芳自赏的情调。正如他们笔下的梅花一个是与一百花一起装点春天,一个是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
虽然写的都是梅花,但由于毛主席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
(让学生拿出准备的1961年国内社会背景的材料,交流讨论,教师明确)
1961年的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困难时期,毛主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写这首词的用意在于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陆游生活在金朝派兵攻打宋朝的时代,面临山河破碎的现实,他力主抗战,然而遭到的却是投降派一次次的打击和排挤。无力改变现实的他只能是无奈。
两首词也有共同之处,陆游的那首梅花词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但也流露着伤感,表现出脆弱。毛泽东的这首梅花词,表现的也是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但充满昂扬的斗志,谦逊的态度。
这两首词各赋予梅花不同的思想内涵,不必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六、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这两首词的理解,各画两幅画,来表现两种不同风貌的梅花。
(学生画画,教师巡视,选取优秀作品展示)
七、读读背背: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重点。
指导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教师示范——再练读——再试读。还可以创设情境,如展示图片、配上乐曲等。
在读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毛主席笔下梅花的特点——凌寒独放、乐观谦虚来讨论交流,领悟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的风姿,梅的品格。可让学生将两首词对比读一读,体会这两首词同样写梅,但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八、作业布置:
1、背诵两篇《卜算子 咏梅》
2、请同学们在课外读读毛主席其他诗词。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