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设计意图: 《卜算子·咏梅》这篇课文是毛主席词作中的精品。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和超凡脱俗的气质。作品语言通俗,画面感强,耐人寻味。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文学知识积累,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特殊身份,对学生构成了一定的吸引。教学这首词,要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联系写作背景,对比陆游的词,进一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本文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同题作品,毛主席在创作这首词时就曾提到“反其意而用之”,所以两首词在风格上对比鲜明,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关注这一点。另外《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于以上的考虑,我将两词对照起来,引导学生自读研讨,以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结合搜集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能力目标:能够处理和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认知 1.由你见过梅花吗?你了解梅花吗?导入。 2.以“多彩的梅花”为题,组织同学汇报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诗文、图片、乐曲等),由搜集人自行介绍(详细内容、搜集渠道、自我感受)。 3.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针对搜集信息的质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反思:搜集信息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倾听学生的汇报,及时给予评价,可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学生相互交流,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 二、结合资料,自读自悟,理解词意 1.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并结合学生旧知弄清词牌、题目等。 2.启发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 3.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读文研讨。 反思:从学生的自主质疑中,教师可以及时获得信息反馈,以便调整教学走向,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阅读能力。 三、汇报交流,加深理解,感情读背 1.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2.结合自己小组喜欢的词句,畅谈学习收获。 3.有感情练读,教师相机指导,尝试背诵。 四、巩固练习,丰富积累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试着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 )的梅花 2.从搜集的资料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内容介绍给同桌同学,择优抄写在积累本上。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