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四载(745)宜城王士源辑录孟浩然诗,得218首,其书已佚。现在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较王本多45首,其中窜入有别人的作品。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朝代】
唐朝
(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中外交流等方面,中国在唐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李唐王朝历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及哀帝共二十帝,中间在中宗、睿宗之际曾出现过短暂的武周政权。据开元二十八年(740)户部统计,全国共有三百二十八个郡、府,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县。唐朝的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起单于府,南止日南;都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以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为东都,通称"二京"。
【体裁】
五言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如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这是除夕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感慨自身遭际的诗。全诗八句,40个字,押“十一真”韵,平仄合规则。律诗的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如这首的颔联“一年”对“万里”,“将尽”对“未归”,“夜”对“人”;颈联“寥落”对“支离”,“悲”对“笑”,“前事”对“此身”。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 ● ● ⊙ ● ● ○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 ⊙ ○ ● ○ ○ ⊙ ●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 ⊙ ● ● ⊙ ● ● ○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 ⊙ ○ ● ○ ○ ⊙ ● △
【注释】
题解:“过”是访问,文题的意思是访问老朋友的村庄。
主题归纳:这首诗通过叙述到农人家做客的事情,描述了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歌颂了淳朴诚挚的情谊。
1.过:拜访,探访,看望。
2、故人:老朋友
3. 具:准备,置办。
4.鸡黍(shǔ ):指烧鸡和黄米饭。
5. 合:环绕。
6.郭:指村外。
7.斜:(xiá) 指倾斜。
8.轩: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9. 场圃:农家的小院。(场:打谷场。圃:菜园。)
10.话桑麻:谈论庄稼。桑麻指桑树和麻,在文中指庄稼。
11.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就,文言文中很多都有此意,靠近接近,例如"就义"、"持就火炀上(《活版》)"
12.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
13.把:拿、端。
14.重阳日:这里指夏历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大意】
老朋友准备好了饭菜,邀请我到他朴实的田家作客。
村子外围被一片绿树环抱,而郊外则是苍翠碧绿的小山包平斜着。
打开窗户面对着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两个端着酒杯边喝酒边谈论庄稼的长势。
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就再来这里边欣赏菊花畅饮美酒。
【诗文赏析】
人称“孟襄阳”之诗无意求工而清新超俗,清新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此诗即可称是孟氏之代表作,全诗用平淡之语写平淡之事,恬淡之中见亲切。
青山绿树、鸡黍桑麻,好一派田园风光;场圃、老友、淡酒,真好比人间仙境,在这里,俗世名利、荣辱得失全如过眼烟云,飘然脑后。老友相聚,待以鸡黍之饭,普通简单的事情却被诗意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美的意境和幻想的空间。
这音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作客所写。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语言朴实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全诗清空如话,既不用典,也不生涩,读起来令人想到纯朴,自然而又真挚,一种古道热肠的友情跃然诗上,传诵不衰.
这首诗为什么能具有这样的艺术感染力呢
仔细想来,是因为诗人以喜悦的感情,写出了一个和平生活,美丽恬静的农村情景,既无名山胜水,也无异草奇花,有的是一片场圃,一片桑麻和具有淳朴感情的农家朋友.当诗人被邀到农家做客的时候,于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朴素语言展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