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律诗二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师:今天学习《律诗二首》。这课咱们没上过,把两首诗放在一起上,会有另外一种韵味在里面。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下面请两位同学将《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分别读给老师听一下。

    (生甲朗读《过故人庄》。生乙朗读《游山西村》)

    师:呵,读错了一个字,两个字读反了。再读的时候节奏要分明一点,不能读断。你们听我读:“故人具鸡泰,邀我至田家。”(学生齐读《过故人庄》《游山西村》。老师板书:朗读)

    师: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板书:吟)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吟读和朗读的味道可不同啦。你们听老师把《过故人庄》吟读一遍。

    (老师示范吟读《过故人庄》)

    师:你们看,吟诗和朗读,吟读的味道就是足一点。好,下面请同学们学着吟读《过故人庄》。

    (学生大声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师:“斜”字可以读为“xiá”,“家”、“斜”、“花”是押韵的。好,咱们再来吟诵一次。

    (学生齐吟《过故人庄》)

    师:“合”字读得特别好,”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但第三句情感没有读出来。

    (老师吟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师: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好,再试读一次。

    (学生再次吟读《过故人庄》)

    师:这一次味道就读出来了,老师为你们喝彩。同学们带着这种体会,揣摩揣摩,自己吟读《游山西村》。

    (学生自由吟读。老师请一女生吟读《游山西村》)

    师:“夜叩门”三个字还要读得有意境一点。

    (老师吟读:“从今若许闲来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要读出叩你家的门到你家来作客的快乐情感。

    (学生齐声吟读《游山西村》)

    师: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下面进行译读。(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两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

    师:现在咱们再做一个“预备动作”,老师先以《游山西村》为例进行示范。大家读,老师译,注意听老师对“押韵”的处理。

    (学生吟读,老师示范)

    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师:莫笑腊月里农家的那一杯浑酒,丰年有足够的鸡和猪把客挽留。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一重重山啊一道道水,好像是无路可走;谁知花明柳暗又一个村庄在前头。

    生:“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师:策声鼓声紧紧追随,春日的集会就在前头,那简朴的衣服头饰说明古风尚存。

    生:“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师:今后若有月下漫步的闲情,说不定什么时候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

    师:下面你们来译《过故人庄》。我来读诗,你们译。先来试一下,看看它应该押什么韵。

    (学生依据课文注释译诗)

    师:建议你们翻译的时候,将“家”、“斜”、“麻”、“花”用来押韵,但不一定用这几个字,“家”、“花”可以用,中间“斜”和“麻”怎样翻译押韵,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译,想一想,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

    (学生讨论。老师吟诗,学生再译)

    师:“故人具鸡泰,邀我至回家。”

    生: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来到他家。

    师:“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生:远处有青色的山崖。

    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生:边喝酒边谈论庄稼。

    师:“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生:到重阳时还来欣赏菊花。

    师:这一句我是这样翻译的:“到了重阳节那一天,再来喝酒和赏菊吧。”这样朋友相邀的味道就出来了。

    师:刚才同学们翻译的还差一点诗味,现在老师来润色一下,大家读,我来译。

    (学生吟诗,老师翻译)

    生:“故人具鸡黍。”

    师: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生:“邀我至田家。”

    师:邀请我来到秀美的田家。

    生:“绿树村边合。”

    师:村外绿树环绕。

    生:“青山郭外斜。”

    师: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

    生:“开轩面场圃。”

    师: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

    生:“把酒话桑麻。”

    师:边谈论着庄稼。

    生:“待到重阳日。”

    师: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

    生:“还来就菊花。”

    师:再来赏菊和喝酒吧。这样译诗就上了层次。

    师:以诗译诗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情味。好,下面一个学习环节是背读。(板书:背读)背呢,也不能让你们轻易过关,先提一个问题。老师把这两首律诗放在一起教学,肯定有原因。原因是什么呢?这两首律诗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同学们想一想,商量一下。

    (学生商量、讨论,准备回答)

    生甲:这两首诗都是律诗。

    生乙:这两首诗都是写作客。

    生丙:这两首诗都是写农家生活。

    生丁:这两首诗都是写景的。

    师:这句话必须限制性地回答两首诗中的某一句都是写景的。

    生戊:这两首诗的押韵都在最后一个字上。

    师:这两首诗都是按格律押韵的。

    生己: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淳朴农家生活的喜爱。

    生庚:这两首诗都写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过故人庄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律诗二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年级上课…
    过故人庄_孟浩然
    孟浩然《过故人庄》注释及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学习参考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严太平书孟浩然过故人庄诗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读孟浩然《过故人庄》有感而作
    丹青拾韵 书法作品:孟浩然《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
    诗词欣赏——孟浩然《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教案2
    沪教:《过故人庄》教案设计
    沪教版《山居秋暝》《过故人庄》教案
    孟浩然: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译文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孟浩然
    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孟浩然《过故人庄》鉴赏
    七年级《过故人庄》的写字教学案例
    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初中语文七年级)
    说孟浩然《过故人庄》(诗词赏析一例)
    组教学案例--《龟虽寿》《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孟浩然》的翻译技巧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学案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2
    过故人庄
    孟浩然《过故人庄》诗歌鉴赏
    《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诗词】:过故人庄
    读孟浩然《过故人庄》有感而作
    《诗五首》有关资料:《平淡中见淳美…
    过故人庄原文
    陈志华版主执教的《过故人庄》片断欣…
    《过故人庄》
    孟浩然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五言律诗——《过故人庄》原文…
    《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赏析
    《过故人庄》赏析
    名诗赏析(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邵震海 作品
    《过故人庄》作品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赏析
    《过故人庄》解析鉴赏
    过故人庄 赏析
    古诗词赏析--过故人庄
    诗词赏析---------[过故人庄]
    唐朝的田园畅想曲——孟浩然《过故人…
    孟浩然《过故人庄》审美赏析
    唐诗三百首英译 孟浩然: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诗歌翻译】过故人庄
    《精品扇面/唐 孟浩然诗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孟浩然)
    【诗歌名称】: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孟浩然
    一幅恬静、优美田园风光图—孟浩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过故人庄》旨意鉴赏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赏析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离别卷 过故人庄
    孟浩然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孟浩然
    《过故人庄》赏析及答案
    教科:《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 过故人庄教案 科教版
    〈〈过故人庄〉〉学案
    七年级-《诗五首》有关资料:《平淡中…
    用孟浩然原韵续《过故人庄》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